李敏
【摘 要】作為中國本土語言的最基礎學科,語文一直都是學生最容易學習的科目。但是,高中的語文并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學好的,想要拿高分就必須在學習語文上面好好地下一番功夫。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所以,如何讓學生擁有學習語文的興趣,是值得我們語文老師去思考探究的。
【關鍵詞】學習 高中語文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61
“興趣”就是人們的意識對一定客體的內在的傾向性和內在性的選擇。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有了興趣,就會排除干擾,克服困難,用心投入,不斷提高。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粝胍岣哒Z文課堂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是關鍵。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恰當運用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加強學生好奇心,讓他們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因此,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認為教師要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上多下工夫?,F(xiàn)在筆者將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介紹幾種開啟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之門的方法,以供大家共同探討。
一、改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因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關鍵。然而,從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來看,“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經(jīng)成為主流。在課堂上,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知識接受者,這樣他們的積極性不但不會提高,還會因此產(chǎn)生厭學情緒,認為語文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改進語文課的呆板教學過程和方法。我們的教學方法應該不時“更新”,不斷地給語文園地注入活水,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所以,我們要變換教學方式,做好以下幾個階段,讓課堂妙趣橫生:
(一)課堂的起始階段——“課伊始,趣乃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可以以疑激趣:提出一個與課文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讓他們產(chǎn)生好奇心;或者以圖激趣:讓學生欣賞一幅與課文有關的圖畫,讓他們產(chǎn)生好感;或者以事、詩激趣:說一段與課文有聯(lián)系的故事或生動地朗誦一首與課文有關的小詩,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出課文;或者以練激趣:讓學生做一次課前練習,讓他們對課文有所了解。這樣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始就引起學生好奇,營造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
(二)課堂的發(fā)展階段——“課正行,趣仍濃”??梢宰寣W生在自由的課堂氛圍里去交流討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且可各抒己見,不論對錯。通過激烈的交流討論也可訓練他們的求異思維,擴大思維面,豐富人生閱歷。還可以開展一系列趣味競賽活動。如智力競賽,教師適當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智力競賽??砂讶喟醋环纸M,讓他們搶答問題,誰答得正確,給誰加分,最后選出優(yōu)勝組給予精神或物資上的獎勵。
(三)課堂的結束階段——“課已盡,趣猶存”。以讀存趣:讓學生將文章分段落或分角色地朗讀一遍作為結尾;或者以疑、議存趣:留下一兩個問題讓學生開展課后討論作為結束;或者以畫存趣:讓學生品賞與課文有聯(lián)系的圖來結束課堂學習;或者以寫存趣: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或其他與課文有關的文章來作為結束。
二、充實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內容上,首先要抓住人物形象,把握一篇課文的情感基調。課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藝術表現(xiàn),所以,教學中應利用藝術真實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生活真實,從而增強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然而,“言為心聲”,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之所以說讀萬卷書可以代替行萬里路,是因為通過一篇文章可以洞察世態(tài)萬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關鍵。用這種感情滲入到課堂教學的言語中,去感化學生。然后,抓住課文中的典型環(huán)境誘發(fā)學生去體會課文中的不少藝術環(huán)境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遇到凝聚了作者強烈感情的情境,應把學生引入意境中去,讓他們設身處地的體驗該情境作者的情感。最后,努力探求語文教學內容的內在規(guī)律性,用相對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和能力組織教學和訓練,用畫“語文知識樹”的方法使語文知識教學系統(tǒng)化,有的以語文知識為線索編排教材,都是探求語文教學內容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有益嘗試,都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把教學內容落到實處,講練結合,重點突出,并在處理教材時適當提高理解和訓練的難度,讓學生有所提高。通過這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學生就不會認為教學內容是枯燥無味的了。
三、利用不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興趣
要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必須改變“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單調教學手段,實現(xiàn)語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F(xiàn)代化教學手段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它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使課文中所涉及的各種自然景觀、人物形象等生動形象地進入課堂。因此,教師要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可以收集一些和課堂教學相符合的素材,讓自己的課堂內容豐富起來,如用視頻、音響資料,從視覺和聽覺感化學生,用富有感染力的畫面與音樂去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一種特定的情境,自然地吸引學生走進文本,走近人物,感悟主題。從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比僅僅教師口講、板書要有趣得多,而且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通過繪畫的手段來實施教學:有的課文要求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文中內容。通過閱讀課文,在繪畫上較有天分的學生便可以在黑板上繪畫,這種方式讓學生不得不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和繪畫能力。然后,大家對照這幅畫一起學習,欣賞這幅風景,把握這幅風景的內涵,抓住景物的特點。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采取學生能參與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組織辯論賽、小組討論、故事會等,讓學生活動起來,參與其中,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尋找學習語文的快樂,也可以組織話劇表演,通過學生的現(xiàn)場表演來講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對表演進行及時的指導,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的興趣自然提起來了。
前蘇聯(lián)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教育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想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就要想方設法使課堂妙趣橫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實踐證明,筆者這套方案的實施,對于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