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多黎
【摘 要】微格教研是基于微格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教學研究方式。對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和教學效果能夠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本文就微格教研對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格教研;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效果
一、微格教研的定義
微格教學產(chǎn)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始創(chuàng)的,于8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它是基于現(xiàn)代教育和心理學理論的研究,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設備,培訓教師教育技能的理論和方法。
微格教研是在微格教學的基礎上演變發(fā)展來的,微格教研采用微格教學的手段,提取教學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供教研室成員進行研討,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總結,并聯(lián)系相關的教育理論,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和教學效果。
不同于微格教學,微格教研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微格教研的主要目的是改進教學實踐活動,是對某個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的探討,研究的是教學過程中的實際現(xiàn)象;第二,微格教研不僅僅是改進具體的教學實際環(huán)節(jié),更是為了加強對理論的學習和完善,從而能用理論更好的指導實踐;第三,微格教研是教師的一種合作研究,不是個體的個別行為,微格教研需要各方面教育工作者的廣泛參與和配合。
二、微格教研的特點
微格教研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微格教研的方法可以準確的記錄教學過程,可以隨意定格某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分解、比較,可以對教學行為進行細致分析,幫助教師重塑教學行為。教師也可以有效的進行自我分析和評價,從“他人”角度審視自己的教學過程,總結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效果和方式,以更好的改進教學模式。
(2)在教研活動中,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能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從“小點”切入,深入探討。
(3)可以對同一門課不同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橫向分析對比,從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設計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4)多角度審視教師的教學實踐,從不同時間段,不同教師授課方式對比,讓教師不斷的在學習者和執(zhí)教者之間實現(xiàn)角色轉換,將總結歸納的教學技能不斷的結合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5)在同一教研組里,對一些常見的教學方式達成共同的認識,定期總結教學經(jīng)驗,形成一套從實踐中總結出的寶貴教學經(jīng)驗。
三、微格教研的內容
微格教研應當包括以下三方面:
(1)基本教學技能,基本教學技能包括教學用語言、板書設計、內容講解、教師教態(tài)、教學演示、課堂提問技能等。
(2)教學過程的調控技能,包括知識點復習、新課引入、教學重點組織、課堂氣氛調控、總結、作業(yè)布置、結束等等。
(3)相關的其他技能,包括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師生配合程度的控制、教師間的合作評價、編寫教案等。
四、微格教研的形式
微格教研的形式主要指觀摩和公開課后的評價:
觀摩分現(xiàn)場觀摩和錄像觀摩兩種?,F(xiàn)場觀摩是指聽課活動,微格教研的現(xiàn)場觀摩要求對教學過程采取全程錄像,之后教師通過觀看教學錄像,共同研討、總結,之后形成理論并將之運用到之后的教學實踐中。
公開課后的評價要求微格教研組研究成員對每次的公開課進行及時的評價,積極評價能讓授課教師認識到自己的教學優(yōu)勢,并將這些優(yōu)點在教學過程中繼續(xù)發(fā)揚。重點評價可以讓授課教師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敦促教師不斷的改進不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微格教研的方法
一堂標準的微格教研課應當包括“教——評價——再教——再評價”的過程。
(1)教。教研組長指定某個教學任務,接受教學任務的教師對這部分指定內容進行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并請教研組成員對教學過程進行觀摩。
(2)評價。教研組成員對這一教學過程進行及時的探討評價,同時可以請高水平的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并給出意見。總結評價意見及改進方法。
(3)再教。運用教研組成員的評價意見和改進方法再次設計教學過程,并且多次進行片段式教學。同時請教研組成員繼續(xù)觀摩。
(4)在評價。教研組成員對教學過程進行再評價,幫助主講教師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過程的優(yōu)勢和不足之處,總結教學經(jīng)驗。
六、微格教學實施的局限性
微格教研的實施有其局限性,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微格教研課的過程包括“教——評價——再教——再評價”,這一過程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很多,目前的教學課程安排的非常緊張,很難達到深度探討。
(2)硬件受限。由于一個微格教室的配備費用遠遠超過普通教室的費用,學校的教學經(jīng)費有限,一般每個學校只能配備一間微格教學的專用教室。因此進行微格教研的靈活性不足,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了微格教研的進行質量。
(3)微格教研的評價沒有規(guī)范的標準,評價的主觀性較強,部分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礙于同事面子等其他因素,出現(xiàn)“人情評價”,比較容易出現(xiàn)不真實的現(xiàn)象,勢必影響到了微格教研的效果和目的。
七、結語
在微格教研的實踐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它的優(yōu)勢,即能夠幫助教師進行更加有效的教學設計,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但也在同時發(fā)現(xiàn)了實際操作的一些問題。我們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探討的過程中不斷的改進,最大程度的達到良好的教研效果,以求更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等師范學校教師職業(yè)技能形式訓練大綱,<試行>.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2]范建中,高慧仙.微格教學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4
[3]王鳳桐,陳寶玉.走進微格教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2010
[4]孟憲愷.微格教學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5]榮靜嫻,錢舍.微格教學與微格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