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厚豐 楊河 李炳
【摘要】目的:探討相對于開腹手術而言,腹腔鏡輔助對于胃癌D2根治術在進展期胃癌中的臨床療效、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對我院在2010 年5月至2012年12 月收治的30名通過腹腔鏡輔助對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的病人進行臨床資料的回顧分析,這30名患者為觀察組,同時以開腹手術22例設定為對照組,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結果:52名患者的手術都完成得很順利,其中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但是在手術中的出血量則少于對照組,手術結束后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肛門排氣時間短于對照組(均是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淋巴結清除數(shù)的差異性不具備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胃癌D2根治手術對于治療進展期胃癌而言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手術后所需康復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
【關鍵詞】腹腔鏡;D2根治術;進展期胃癌
【中圖分類號】R73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293-03
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得以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如今它的發(fā)展已走過了十幾個年頭,儼然演變成了胃癌外科治療的大勢所趨。筆者所在的醫(yī)院在這幾年里通過這種治療方式對30名進展期胃癌患者開展了治療,得到了讓人欣慰的術后近期效果。現(xiàn)在將結果進行如下報到。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的研究對象時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2名胃癌患者,把這52人中通過腹腔鏡輔助下手術治療的30名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通過常規(guī)開腹治療的22名患者則作為對照組。這些患者里有男29例,女23例,年齡在35~70歲之間。其中腫瘤的分布位置情況如下:17名在胃竇部,17名在胃底及賁門部,11名在胃體下部,7名在胃體中部。22名為小部切除,20名為大部切除,10名為全胃切除。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腫瘤大小與位置、年齡、性別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備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通過氣管插管全麻,選取的是兩腿分開、頭低腳高的仰臥位。進行常規(guī)的術前準備。在肚臍下方將人氣腹針刺入,隨之進行充氣并且保持13mmHg的壓力水平。術者常規(guī)要站在病人的左側位置。進腹后開展常規(guī)探查,尤其注意大網(wǎng)膜、腹腔以及肝臟是否有明顯轉移,對腫瘤位置進行確定并且查看有無便及漿膜等。
遠端胃大部切除術:把大網(wǎng)膜通過超聲刀順著橫結腸邊緣進行離斷,右到肝曲,左則到橫結腸脾曲,向上切除胰腺包膜與橫結腸系膜前葉,接著對結腸里的腸系膜上靜脈周圍淋巴結和腸中動脈進行清掃,對胃網(wǎng)膜右靜脈、右動脈進行解剖,先在根部固定好鈦夾,再進行切斷,并對周圍的巴結展開清掃。術中助理人員把大網(wǎng)膜翻到胃的前方并且把胃挑起,對胃左血管、脾動脈、肝總動脈、脾門進行超聲刀解剖,對第7、8、9、10、11組淋巴結進行清掃,用兩枚鈦夾夾于胃左血管根部然后進行切除。把肝十二指腸韌帶被膜、肝固有動脈以及顯露胃十二指腸動脈打開,對第12、5組淋巴結進行清掃。對胃小彎與食管下段通過超聲刀進行裸化處理,對第1和第3組淋巴結進行清掃。在腹正中另作約50cm的切口,對切口用兩端都開口的塑料袋進行保護,通過這個切口把胃從切口進行提出,將病灶進行移除,最后通過45mm的切割吻合器開展胃腸吻合工作。
根治性全胃切除術:同樣進行常規(guī)的腹腔探查,隨后對全胃進行游離并對血管進行處理,與上述手術一樣清掃各組淋巴結。然后取上腹正中切口,長度在5~6cm之間,對切口進行保護,把胃從腹腔里提出,對橫結腸中段的系膜前葉至胰腺下緣和大網(wǎng)膜進行剝除,在離賁門口上方3cm的地方做荷包,然后再切除全胃,常規(guī)則通過吻合器對食管開展空腸吻合手術。常規(guī)放置一條引流管在患者右上腹腔。
胃近端大部分切除術與上述兩個手術方法有相同之處,略有差異,此處不做細述。
對照組的患者采取的是開腹手術,首先取患者的上腹正中15厘米到20厘米左繞臍,然后再遵照胃癌D2根治術的要求進行手術,方法步驟和觀察組是一樣的。
1.3統(tǒng)計學分析:選用軟件SPSS11.0對觀察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t 對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 x2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P <0.05則表示存在的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52名患者的手術都完成得比較順利。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間的出血量、手術時間、淋巴結清除數(shù)、手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參見下表1.
3討論
腹腔鏡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借助腹腔鏡和相關器械開展的手術:也就是通過冷光源提供照明,把直徑在3~10mm之間的腹腔鏡鏡頭插入患者腹腔,然后通過數(shù)字攝像技術把腹腔鏡里的影像經(jīng)由光導纖維進行傳導,再通過后級信號處理系統(tǒng)進行處理,最后將影像在專用監(jiān)視器上進行實時的顯示。這樣醫(yī)生就可以借助這些實時影像從多個角度對患者的器官進行觀察,再據(jù)此對病人進行病情分析診斷,最后通過特殊的腹腔鏡器械開展手術。
胃癌在我國來說可謂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位居我國各類腫瘤的榜首。它的發(fā)病原因不詳,也許與遺傳素質、生活習慣、環(huán)境因素、精神因素、飲食種類等多種因素相關,也和胃息肉、手術后殘胃、慢性胃炎等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胃癌在在胃的任一部位都有可能發(fā)生,但目前多見于發(fā)生在胃竇部,特別是胃小彎側。
得益于不斷提高的胃癌診斷和治療水平,現(xiàn)在的手術適應證比以前得到了較大的擴展。根治性切除手術有兩種,一種是擴大根治性切除方法,另一種是根治性切除方法。D2切除可以充當一種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標準的手術方法。進行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的手術醫(yī)生一定要具備比較豐富的開腹胃癌D2根治術經(jīng)驗,還要具備較高的腹腔鏡技術以及各種胃腸吻合器、腹腔鏡器械操作水平,才能順利完成手術并減少發(fā)生手術并發(fā)癥可能性。
結合本次研究的結果和其他的研究資料,認為相比于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治療胃癌具有出血少、出院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胃腸功能恢復快的優(yōu)點。故可認為腹腔鏡胃癌D2根治手術對于治療進展期胃癌而言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在進展期胃癌中的應用探討,湯黎明,錢峻,朱杰,莫琪,王杰,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8年12期
[2] 腹腔鏡輔助進展期胃癌D2根治手術44例臨床分析,周博斯,胡曉慧,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年17期
[3] 腹腔鏡輔助下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的臨床研究,吳惠澤,常青,黨建鋒,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