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坤 徐春梅 王紅丹 葉曉瓊
【摘要】目的:觀察圍刺法對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甲狀腺功能的影響。方法:將80例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用圍刺法結合甲狀腺素替代療法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藥物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其療效。結果:治療組能明顯改善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及自身抗體水平,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圍刺法結合甲狀腺素替代療法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能明顯改善患者甲狀腺功能。
【關鍵詞】圍刺法;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
【中圖分類號】R24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21-02 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屬中醫(yī)學"癭病"范疇,中醫(yī)學認為其病因與情志內傷、飲食及水土失宜、正氣不足、外感六淫、體質因素等關系密切,其主要的病理產物和致病因素是氣滯、血瘀、痰濁,病機是肝郁氣滯,脾失健運,脾腎陽虛,氣血瘀滯。針灸治療癭病在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但以灸法為多見,針刺法使用的較少。近年來我們采用圍刺法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80例患者均來自我院針灸科和內分泌科門診及病房,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
1.2 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的診斷標準:參照森田陸標準(日本厚生省標準)[1],具體內容為:①彌漫而堅硬的甲狀腺腫大;②血清抗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③具有橋本甲狀腺炎的病理組織學所見。同時具備以上3項或①②項或①③項。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75歲之間,性別不限;③自愿接受治療,并簽定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①甲狀腺超聲顯示甲狀腺內有鈣化點;②具有甲狀腺惡性腫瘤病史者;③短期內甲狀腺結節(jié)增大和 TSH 降低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⑤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⑥合并嚴重心、腦、肺、肝、腎功能損傷者;⑦其他甲狀腺炎。
2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采用甲狀腺素替代療法,口服甲狀腺素片20~40mg,每日1次,連續(xù)服用28天,并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適時調整用藥劑量。
2.2治療組:在甲狀腺素替代療法的基礎上,同時采用圍刺法治療:針具選用規(guī)格為0.25×25mm的無菌針灸針。針刺前將腫大甲狀腺的局部皮膚進行常規(guī)消毒,將針尖(斜向病變中心)與皮膚呈15°左右夾角刺入皮下,進行單層包圍式針刺,刺入深度為2-5mm,留針40min,留針期間不給予提插捻轉等刺激手法,刺入的毫針數(shù)量根據腫大的甲狀腺大小而定,每針間隔距離約為10mm。每日針刺治療一次,14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后,休息2天再進行下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3觀察指標
甲狀腺功能及抗體檢測:所有患者在治療前、治療28天時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采血檢測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及TG、TM抗體水平。
4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甲狀腺腫大指數(shù)達到正常,甲狀腺自身抗體及激素恢復正常水平;顯效:甲狀腺腫大指數(shù)下降超過50%,甲狀腺自身抗體有明顯下降或達到正常值以下,甲狀腺激素水平達到正常值;有效:甲狀腺腫大指數(shù)、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其中之一有下降,甲狀腺激素水平回升;無效:治療后甲狀腺腫大指數(shù)、甲狀腺自身抗體及激素水平均無改善或有加重。
5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療效用百分比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被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結果
6.1 兩組患者總體臨床療效,見表1
6.2 實驗室檢查指標的變化,見表2、表3
7討論
本研究采用圍刺法結合甲狀腺素替代療法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并與單純甲狀腺素替代療法組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治療組可明顯提高患者的血清TT4水平,降低血清TSH水平,降低甲狀腺自身抗體TG、TM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95%,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70%。圍刺法結合甲狀腺素替代療法能明顯改善橋本氏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的甲狀腺功能,且本方法安全、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慶兆,魏韜哲.現(xiàn)代甲狀腺外科學[M].鄭州:河南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