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亮
【摘 要】以八年級Module 9 unit2 There were few doctors,so he had to work very hard一課為例,就“層進整合”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進行了探究。這種“層進整合”的閱讀教學模式要求我們不僅要站在教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同時也要求教師站在學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層進啟發(fā),層層遞進,將規(guī)律與思維整合,提高教學實效。
【關鍵詞】英語教學;層進整合;閱讀教學;模式探究
英語閱讀讀教學方法很多,每位老師都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著英語教學,作為英語教師的我當然也不例外,我一向認為備課的含金量要遠遠高于上課,所以精心設計一堂課是要付出很多智慧與汗水的,它不是信手拈來,更不是環(huán)節(jié)的疊加。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十分喜愛設計一堂真正屬于自己理念同時呈現(xiàn)自我風格的課,所以在我認真研究課程標準,鉆研課本的前提下,我對八年級Module 9 unit2 There were few doctors,so he had to work very hard一課進行了閱讀教學設計,總體理念為:層層遞進且不失整合性。因此我把它命名為“層進整合”教學模式。其實對于閱讀課的設計不是絕對的,它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文體進行分析設計,記敘文有記敘文的設題方法,說明文有說明文的設題方式,而我所研究的教學模式文體為記敘文,對于“層進整合”理念是否符合記敘文的英語閱讀教學,還需要在實踐中摸索證明。以下為八年級Module 9 unit2 There were few doctors,so he had to work very hard的設計說明。
一、明確教學內(nèi)容
在進行閱讀之前,為了得到更實效的教學效果,應該按照規(guī)律進行閱讀教學,層層遞進。首先應該為閱讀掃清詞匯,我個人認為處理詞匯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有好的方法及承接度,這樣才不會使閱讀詞匯教學與文章脫軌,所以我以本文內(nèi)容白求恩的事跡圖片作為提示,引導學生進行白求恩事跡填空,當然所填的空不但是本課的詞匯,同時也與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這就保證了詞匯教學的不脫軌性。
二、遞進式掃清難懂詞組
在掃清詞匯之后,是否就可以很順利地進行閱讀呢?我認為教師鋪的路還不夠平坦,還需要遞進式掃清難懂詞組,當然詞組教學也不能脫離本課內(nèi)容,這就需要教師將難懂詞組進行設計,將它們?nèi)诤显谂c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句子當中,這樣就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師引導閱讀
在掃清詞匯與詞組之后,便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閱讀當中,在閱讀的過程之中不能使學生盲目去閱讀,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引導需要技巧與方法。我的方法依然是層進式閱讀法,對于人物記敘文,在眾多的文體當中還是屬于難度適中的,但是想要學生對人物有深刻的理解,一次閱讀往往是不夠的,所以我采取了四次閱讀,當然在四次的閱讀當中,我在設題上反復思考驗證,在難度上層層深入,這樣就引導了學生從易到難,從表層到深層地理解了文章的精髓,同時也使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學到了人物閱讀文章的技巧與方法,可謂一舉兩得。下面為第一遍閱讀,與其說閱讀不如說是欣賞,因為我準備了本文的視頻文件,使學生在眼動、耳動、腦動,心動的過程之中回答問題。
1.They will enjoy a video of Dr Norman Bethune and put these sentences in order.
Tell us what he did in the First World War.
Tell us why he died.
Tell us what he did in China.
Give a comment to him.
Tell us where he was from.
以下為第二遍閱讀,題型為排序,難度小,而且段意重組更有利于學生對整體內(nèi)容的把握,在分層閱讀中不失整體性。
2.Read the passage and put the events in the correct order.
a.Born in 1890
b.Started hospitals and wrote books about new treatments
c.Worked with soldier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d.Invented medical tools to use outside hospitals
e.Came to China
f.Died
然后進行第三遍閱讀,主要培養(yǎng)學生精讀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需要對人物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挖掘和了解,閱讀難度在逐步遞進,但始終堅持對全文進行把握。這也要求教師在設題的過程之中注意把握好尺度。
然后進行第四遍閱讀,在進行三遍閱讀之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本文的內(nèi)容,對于白求恩的一生也有了掌握,所以最后一遍的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深層含義進行理解,難度在逐步加大。充分體現(xiàn)層進原則。
在四遍的層進式閱讀后,需要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理解和整合,我采取的方式是課文復述。雖然課文復述是很傳統(tǒng)的方式,但切實有效。課文復述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加些圖片,利用激趣教學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使教與學充分和諧起來。
四、拓展知識,層次升華
對于一篇閱讀文章的教學,不但是要保證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拓展知識的同時進行更深層次的思想引導,這是情感教學必不可少的步驟。這是層進教學的層次升華。我采取“guess”游戲,一名同學描述大屏幕上的英雄,(因為本課主要話題為英雄)另一名同學猜,這樣不但給予了學生語言輸出的機會,同時使學生在思考中得到樂趣,會使教學事半功倍。
One student describes the hero and the other guesses that the hero is.
五、讀寫訓練
最好的語言檢測方式是寫作,對于一篇閱讀教學的結束,到底給予學生留下了什么,可以以短篇寫作進行提升和訓練,一篇閱讀同樣是一個很好的寫作話題,為了能夠降低寫作難度,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語言提示,例如:
Write a short passage just according to these questions.
1.Who is the hero in your heart?
2.What does/did he or she do?
3.Why do you think he or she is your hero?
4.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 or her?
以上是八年級Module 9 unit2 There were few doctors,so he had to work very hard層進式閱讀法與整合式的設計模式。對于任何一節(jié)閱讀課,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不能脫離整體性原則,閱讀要有始有終,所以我以開頭的詩做結尾,我想在對整篇文章理解之后,學生對于詩的理解會別有一番風味。這種“層進整合”的閱讀教學模式要求我們不僅要站在教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同時也要求教師站在學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層進式的啟發(fā)正是來源于學的角度,層層遞進,不失整合,這是適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的,將規(guī)律與思維整合,就會得出更多實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秀平.在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J].河北教育,2011(03).
[2]王佳蓉.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英語教學效果[J].山西教育,2012(04).
[3]劉志紅.初探英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