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面對中小學英語出現(xiàn)分化過早、比例過大的趨勢,筆者通過調查教學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本文闡述了有關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結果與分析,并提出分層教學法,多維互動教學法和趣味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利用。
【關鍵詞】 教學現(xiàn)狀 教學對策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興起和不斷推進的新課程改革,小學也已開設英語課程。我們課題組在本校中學部和小學部前期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出現(xiàn)分化過早、比例過大的趨勢。從教學方法上來看,小學英語課堂重在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課堂多使用各種靈活的教法和手段。初中英語,由于時間的限制和知識量的增加,使得教學方式相對單一,這就使得初一新生難以適應。因此為了保證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順利銜接,教學方法的銜接是至關重要的一大環(huán)節(jié)。我們課題組針對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教學現(xiàn)狀,研究符合學生認知的教法,探討共性問題和有效對策。
1. 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本校七年級共302位同學進行了不記名問卷調查。問卷共設10個問題,發(fā)放問卷302份,回收302份,回收率100%。之后也對部分學生就中小學英語老師的教法差異和看法進行了座談,并把內容記錄下來。
英語教學情況調查表(總人數(shù)302)
1.1學生對自身英語能力的評估
英語學習要求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都要達標。我們在對學生的這四項能力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126位學生選擇寫,占總數(shù)42%,33%的學生選擇讀,18%的學生選擇聽,而7%的學生選擇說。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學生普遍存在寧寫不說的啞巴英語現(xiàn)象。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有以下幾種因素,內向性格,責備型教學方式,輸不起心理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善于營造一個愉快、生動、友好、和諧的課堂氣氛,在口語交流時合理地評價學生參與活動的表現(xiàn),滿足學生潛意識里想要表達英語的愿望,保證英語四項基本技能的全面發(fā)展。
1.2小升初后英語課堂不適應的因素
初一新生還未能適應初中英語課堂,在問及不適應的因素時,共有133位學生選擇個人因素,占總數(shù)的44%,29%的學生選擇學習氛圍,16%的學生選擇初中教材,11%的學生選擇老師的教法??梢?,來到了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面對新的老師,和不同的自我認知,會出現(xiàn)以下情況,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缺乏學習的持久性和意志力等。那么要想使學生高質、高效地投入英語學習,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教學方式和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和意義,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態(tài)度,使得學生克服個人因素,迅速投入到初中英語課堂的學習中來。
1.3學生喜歡的課堂教學模式
英語的學習效率和英語的教法、學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最喜歡的課堂活動方式中,36%的學生喜歡游戲和表演,34%的學生喜歡講解語法和句型,17%的學生喜歡記筆記,13%的學生喜歡聽讀和模仿,但是問到最有效的學習新知識的方式時,游戲和表演降了7個百分點,聽讀和模仿上升了7個百分點,其余相差不多,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運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最喜歡的英語課環(huán)節(jié)上46%的學生喜歡聽老師講解課文,學唱英文歌曲只占9%,充分顯示了學生依賴性較強,學習習慣被動,用英語進行交際的主動性不夠。對于有效鞏固課堂知識的方式,64%的學生認為課堂游戲、小組討論、填表做題、對話采訪這些方式均能有效鞏固課堂知識。
1.4促使學生積極投入課堂的方式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發(fā)展變化,學生的自我意識也逐漸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表現(xiàn)欲也增強,在提高課堂積極性的方式中,41%的學生認為是課堂有趣,25%的學生認為是教學設計精彩,22%的學生認為是師生互動多,12%的學生認為是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可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氛圍,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極大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fā)學生儲存在內心的無窮力量,使他們自主、積極、高效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可見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 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對策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交際性,以此來適應小學生的活潑好動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加快課堂速度,擴大知識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使學生自然適應初中英語學習方法。
2.1分層教學,面向全體
我們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可以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自主性、考試成績由強及弱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采取個別教,分組教,班級教三者有機結合,這樣既能讓每位學生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又能提高和鍛煉不同層面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
2.1.1教學目標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力求全體參與,按照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將每單元目標分解為單詞、短語、重點句子、課文以及習題。A生要求能靈活運用所學內容,復述課文,熟練會話,解決重點難點題目,單詞默寫要求滿分。B生要求掌握常用單詞和常規(guī)用語,掌握基本語法,能閱讀一般的閱讀材料,單詞默寫不低于80分,C生要求了解課文大意,記住常用的單詞和習慣用語,能大體默寫出單詞即可。這樣的目標分層使得A生吃飽,B生吃好,C生有的吃,激發(fā)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有了切合實際的目標,學生也就有了努力學習的動力。
2.1.2教學設計分層
根據(jù)班級的具體情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基礎,精心制定教學設計,嚴格把控教學起點、教學容量、教學進度,做到因人施教,分層施教,全體參與,一起進步。課前設計好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為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課前揭示不同層次的目標,課后及時檢查達標情況。根據(jù)教學目標,進度以A、B生水平為標準,上課以A、B生要求為共同內容,中等速度進行授課,對C生要求放低起點,弄懂基本知識,多練習,查漏補缺,課堂提問注意層次性、啟發(fā)性,使全體學生均有回答問題的機會,讓他們相信,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果實。相信這樣的教學方式定能使得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張,全體學生都想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2.1.3教學評價分層
現(xiàn)在的青少年,有著較強的自主意識,課堂評價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評、諷刺、挖苦,甚至棍棒教育,只能刺激他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成功標準,對A生來說輕而易舉的問題,C生能回答出來就是成功,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次成功,并及時給予表揚,“Well done”, “Good guy”, Great”, “Wonderful”, 讓每個學生內心都產(chǎn)生積極的動力,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在布置作業(yè)時,不同層次學生要求也各不相同,課堂教學要求A生能寫作,會閱讀,B生能造句,會填空,C生能抄寫,會朗讀。課后作業(yè)布置,要分為必做題—基礎性練習和選做題—綜合探究題,這樣A可以強化練習,B生和C生也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空間,每個人都能再學習中摘到屬于自己的那顆成功之果。
2.2多維互動,教學高效
初中生好奇心、模仿性強,性格活潑、好動,參與熱情高,因此課堂活動中使用師生、生師、生生之間的多維互動,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能高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2.1師生互動
在多維互動的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啟發(fā)、感染能更好地帶動學生的動。課前兩分鐘,教師熱情地用英語問候學生,交流學生熟悉并且感興趣的話題,使得學生注意力快速投入課堂,然后再自然引入課堂話題。如牛津版7B Unit 2 Neighbours, 課前先提幾個和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 Where do you live? Who is your neighbour? What does he do? Where does he work? 學生通過踴躍回答問題,帶動了群體學英語、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講授課文重難點時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做出準確的示范,提問要靈活巧妙,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
2.2.2生師互動
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互為前提,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中發(fā)揮得越充分,越恰當,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能發(fā)揮得更有效。如7B Unit 1 Dream homes Task,在已經(jīng)學了本單元大部分內容的情況下,請同學們猜What’s my dream home like?學生們紛紛向老師咨詢Is your home at the foot of a hill? Does your house have four floors? ...同時讓一名擅長畫畫的同學根據(jù)同學們的提問畫出My dream home,整個課堂學生成了主體,主導作用讓學生體驗到表達的樂趣,再加上教師的傾聽和恰當?shù)墓膭?,課堂不再是學生的被動接受,變成了生師間思維和智慧的相互啟發(fā)和補充,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2.2.3生生互動
學生之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方式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共同發(fā)展。課堂學習活動中,兩人一組,四人一組,男生組VS女生組,精心設計好小組活動,促使學生間的互動與比賽 如7B Unit 4 Finding your way, 在學習方位描述時,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情境對話,并表演出來,最終由學生評選出方向達人和最佳表演組,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
2.3趣味教學,活躍課堂
在課堂教學上創(chuàng)造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和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整體理解并且學會使用語言,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讓課堂充滿趣味性,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直觀教學法。在教不同類型的題材時可以選擇對應的歌曲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入話題;也可以用簡筆畫,多媒體展現(xiàn)大量豐富多彩的圖片,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創(chuàng)造情境編造幽默詼諧的英語短劇,英語單詞“連環(huán)拼詞游戲”,簡筆畫等等。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總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變被動為主動,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學會學習的同時也學會了合作和共享。英語教學方法的有效利用也能推動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縮小中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兩極分化。
[1] 王琦.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新課程, 2011(5).
[2] 趙靜宇. 對有效合作學習的探討[J]. 吉林教育, 2003(6).
[3] 杜志嫻. 中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本文為“初中英語學習過早分化現(xiàn)象研究及對策”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該課題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文號為E-C/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