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社交退縮性行為,在學前時期預防和糾正應該越早越好。干預不僅要聚焦于訓練社會技能,而且要調節(jié)情緒,這是需要多種渠道共同配合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認識到學前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為的表現(xiàn)、形成原因及糾正方法,更有利于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社交退縮是指兒童不能主動與同伴交往,沉默寡言,寧愿一個人玩,也不愿主動參加到同伴們的游戲中去,不愿進入陌生的環(huán)境,出現(xiàn)害怕、孤獨、膽怯等行為特點。在幼兒園,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幼兒遲遲不能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斷斷續(xù)續(xù)哭上一學期;有的幼兒在園沒有朋友,總是一個人獨自游戲;有的幼兒見了老師怎么也不肯打招呼;也有的幼兒在家能說會道,到了外面卻膽小、自卑、孤僻。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夠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協(xié)調彼此之間的關系,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的社會化、個性與品德的形成、情緒情感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正確對待社交退縮的幼兒,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主動親近融真情,游戲活動練技能
游戲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和健康具有無可替代的發(fā)展效應。我們根據不同幼兒在交往中存在的不同問題,對于社交退縮的幼兒盡量給予更多的關愛,主動親近幼兒,激發(fā)其主動交往的意識。我們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游戲活動中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采取了相應的對策:選擇合適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指導缺乏交往技能的幼兒進行交往;鼓勵一些交往有障礙、有退縮行為的幼兒與其他孩子一起玩;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進步時,給予及時表揚。平時多陪他們玩玩具、講故事、做游戲,并帶動其他的孩子參與游戲。拉拉他們的小手,幫他們梳梳頭發(fā),抱抱他們,摸摸他們的小臉蛋,讓他們感受老師的愛。
二、同伴關愛添友誼,創(chuàng)造條件促發(fā)展
由于家庭中的交往與同伴間的交往不同,孩子已經習慣了家庭成員對他的忍讓,凡事都順著他的做法,這種習慣會影響孩子與同伴建立良好的交往關系。幼兒在園無論是用蠻橫不講理的方式還是采取退縮的方法,都會導致其在交往中受挫,多次重復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怯懦,也就體驗不到交往的快樂。要想讓社交退縮的幼兒在幼兒園過得愉快、開心,并愿意和小伙伴一起游戲,單純有老師的關愛是遠遠不夠的,同伴的接納、關心很重要。因此,我們有意識地把社交退縮幼兒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的小朋友旁邊,讓活潑開朗的幼兒影響他們,多提供給他們和同伴交流的機會。同時更多地關注他們的表現(xiàn),讓交往能力強的幼兒主動和他們游戲,讓他們感受同伴的關愛。
三、家園共育常聯(lián)絡,創(chuàng)設機會強自信
美國哲學家艾馬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庇變航煌芰Φ陌l(fā)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對有退縮行為的幼兒,關鍵是要為其增強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我們有意識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或任務讓他們完成,當他們完成任務后,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
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為孩子創(chuàng)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如邀請孩子喜歡的小朋友到家中玩耍,或讓家長相約一起帶孩子外出游玩。并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及時對孩子在交往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讓孩子積累一定的經驗,掌握交往的技能。同時,父母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父母為孩子作榜樣,給予孩子正確的示范,讓孩子學會交往,成為受同伴歡迎的人。
總之,交往是兒童學習社會技能的重要背景。發(fā)展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兒童期缺乏社會交往是成長中的危險因素。我們對于社交退縮的幼兒盡量給予更多的關愛,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與技巧,同時更多地關注他們的表現(xiàn)。父母為孩子作榜樣,給予孩子正確的示范,讓孩子學會交往,糾正退縮。而實踐證明,找出幼兒社交退縮行為產生的原因,努力探索指導策略,能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大膽、自信、主動地與人交往,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