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下學期,在筆者所在校開展了一場“同課異構”區(qū)數(shù)學教研活動。筆者很榮幸參加了這次教研活動。當天活動流程是先上課再評課,所上課為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圖形與證明——11.1你的判斷對嗎。在評課活動中,專家們的評課使我受益匪淺。然而,對所聽之課與所評之言對比之后,有一種莫名的疑問:在新課程下,教師如何上好一節(jié)課?如何扮演教師的角色?如何整合教材及組織課堂教學?
教師應有的角色定位
古人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彪S著新課改號角的吹響,隨著新課改的進程不斷推進,這必然要求為師者當思之何為師、師之責。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其目標是學生從被動接受性學習向主動探索學習轉變。這就強烈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也不再只是授人以漁,而應逐步變成學生成長的引導著,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內容的研究者,教育藝術的探究者,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者。
作為新課改的一線教師,更應理解“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深刻內涵。然而,在平時的教學中,似乎很難看出授課教師對新課改下教師角色能有深刻的理解,且在課堂上能有很好的定位。課堂上學生似乎只是個看客,都是老師在表演。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該充當什么角色?筆者認為,課堂上老師應該是個放風箏的人,學生是風箏,要給他們自己飛翔的空間,這樣才可以飛得高,飛得遠。但是,不管風箏如何飛,教師應該把握好手中的線,該放就放,該收就收。不然,學生會失去方向,教學會失去目標。
教材整合的作用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而“用教材教但不能教教材”正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為此,合理整合教材,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就顯得尤其重要。新課改下有的教師難免脫離課標,擾亂教材體系,違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第十一章教材安排意圖:先通過第一節(jié)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說理的必要性并嘗試說理,尤其是運用所學過的知識與思想方法進行數(shù)學說理,第二節(jié)主要引導學生體會數(shù)學說理的必要性并初步感受數(shù)學說理,從而理解證明的必要性。第三節(jié)則是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說理的高級形式——證明,并掌握證明的格式,體驗證明的基本過程與基本方法。然而,這次活動中,在很好地把握課標并有效研究教材這方面,體現(xiàn)并不突出。只有鉆研課標與研究教材兩手一起抓,才能合理整合教材;只有合理整合教材,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深刻領悟是關鍵
新課改的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讓學生參與。而課堂是改革的主戰(zhàn)場。為此,從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與執(zhí)行。不要認為運用了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就是貫徹新課改的精神了,也不要認為采用傳統(tǒng)教學形式就是違背了新課改??匆还?jié)課是否依據(jù)課標,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學,要看什么?第一看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對教學內容的把握。采用什么樣的輔助教學手段,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學,這完全由教學內容決定,因為內容決定形式,只有對教學內容深刻認識,對學生進行認真分析,才能運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合適的教學方法。第二,看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性。畢竟在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教師僅是起到“導演”的作用,同時,要注意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真與假、深與淺,是不是有效參與了,不要認為學生動起來了就叫做參與了。數(shù)學課堂更應關注學生思維的參與性。看學生數(shù)學活動的本質是什么,活動的目標是什么,學生活動結束之后是否達到了活動的目的。第三,看教師的參與性。在教學活動開展前,教師要深入教材實踐活動、研究活動,即教材中的“操作”“數(shù)學實驗室”“探索”等活動。教師要課前親身體驗一把,認真研究,預測在活動中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因素,決定教師在學生活動中,如何組織,是否要給予指導,如何指導;也能預防活動中會出現(xiàn)更多的“意外”。也就是說,教師的參與有效性就決定了學生活動的高效性。從這次活動的幾節(jié)課看,教師好像忽視了什么是課堂,感覺多數(shù)學生似乎沒學到多少,在課堂上“拼紙操作”和“杯水實驗”都可以看出教師參與性沒有達到較深的層次,尤其是對教學內容的課前親身體驗、認真研究不是很到位?!捌醇埐僮鳌边@個活動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為了便于操作可采用硬紙片,第二為了展示學生成果可以將拼得的圖形用膠水貼在硬紙板上。這樣,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能拼成書上的圖形,有的學生則不能。前者自喜,后者自感慚愧。這時候,應引導學生用說理方式驗證結果,可想而知,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效果會大不一樣。針對“杯水實驗”,如果親手去做,就不像教參里所說的那樣,這個實驗可以根據(jù)實際進行改編,如:準備兩個透明玻璃杯(一個杯里裝滿水——實驗前學生并不知道杯中有水,另一個杯里不裝水)和一支筷子,通過演示讓學生觀察筷子在兩個杯子里的情形,為了學生觀察明顯,可以當筷子在有水的杯子中時,將筷子一端放于杯子底部中間并將另一端左右晃動,這種實驗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經(jīng)過這次活動,筆者深刻地體會到,教師應該繼續(xù)學習深刻領悟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這樣,數(shù)學課堂才能教得更精彩、更具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