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要
黃某在擔任廈門市新圩鎮(zhèn)某小學四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兼語文教師期間,利用上課時讓學生到講臺桌批改作業(yè)之機,在講臺桌后多次分別對16名未滿14周歲的女學生進行猥褻。這種行為不僅有違師德,而且侵犯了學生的人格權。學生有維護自己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權利。它表現(xiàn)為一種身體權。法律保護學生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不受侵犯。廈門市同安區(qū)人民檢察院以被告黃某犯猥褻兒童罪向廈門市同安區(qū)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認為黃某的行為是在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要求按《刑法》第237條第2、3款的規(guī)定對黃某從重處罰。
■案情評析
廈門市同安區(qū)人民法院經(jīng)過不公開開庭審理后認為,被告黃某身為小學教師,在學校利用上課時要學生到講臺桌批改作業(yè)之機,采取淫穢下流的手段,多次分別對16名未滿14周歲的女學生進行猥褻,其行為已構成猥褻兒童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指控被告黃某系在公共場所當眾實施猥褻行為應當依法從重處罰的依據(jù)和理由充分,本院予以采納。被告黃某提出的其行為是體罰學生,不構成犯罪的辯解以及其辯護人提出的黃某并非在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的辯護意見,于法于理均不符合,本院不予采納。據(jù)此,該院依照《刑法》第237條第2款和第3款、第56條第l款的規(guī)定,作出刑事判決如下:被告黃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教師黃某公然在教室里猥褻學生構成犯罪,是否應該從重處罰。
教師在學校中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學生一般都信任教師,教師在學生中有一定的權威性,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師法》第8條規(guī)定了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yè)道德,為人師表;(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3)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4)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zhì)等方面全面發(fā)展;(5)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xiàn)象;(6)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這是基于教師在學校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的特別要求,義務就意味著責任,違背了義務就應該承擔相關責任。
《刑法》第237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婦女或者侮辱婦女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黃某違反的正是《刑法》第237條第3款的規(guī)定。
黃某的行為屬于在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主要理由是,首先,本案的犯罪地點是在課堂上,課堂作為該班學生上課的地方,相對于學校其他班級的學生和教師而言,是特定的學習場所,但相對于該班學生而言,卻是一個公共場所。被告在課堂上猥褻兒童,應視為在公共場所實施猥褻。其次,被告在講臺桌后對單個女學生實施猥褻行為,面對的是課堂上的眾多學生。況且其犯罪行為在時間上有連續(xù)性,犯罪的對象是多人多次,客觀上已造成其犯罪行為的公開化。因此,其行為符合“當眾”的情節(jié)。本案判決黃某12年有期徒刑,正是基于其教師的特殊身份,其猥褻的對象是未成年人,并且是在公共場所公然猥褻學生,所以應當從重處罰。
(案例摘自《教育法案例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