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開放性閱讀教學已成為教師的共識。但是,開放不是天馬行空的無度開放,它的首要追求是留住閱讀教學的根本———語言實踐。教師要回應課標呼喚,準確把握每個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全面引領學生扎實地、有計劃地實踐“聽、說、讀、寫”,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F(xiàn)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例,談談如何在有效的開放策略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零的突破
課堂伊始,檢查預習。此為首要的開放策略。老師以“這一排都是寫課文中誰的詞語?”將詞語教學以母親的、父親的、我的三類整合地呈現(xiàn)給學生,在引領學生讀準詞語后,進一步引導學生用其間的幾個詞兒來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這樣,不僅突破了課的零起點,而且在短時間內(nèi)使詞眼、題眼、文眼得以聚焦,面對巴迪的第一首詩,慈祥的母親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嚴厲的父親的評價是“糟糕透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在學生心中怦然碰撞。
二、悟的多元
“令巴迪記憶深刻的,不僅僅是這兩句評價,母親和父親還有哪些具體的表現(xiàn)呢?”輕輕一點,引向自主閱讀;
“在母親雨點般的贊揚聲中,巴迪既靦腆又得意洋洋,此時的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告訴父親。那是一個怎樣的畫面呀?”隨機一撥,引發(fā)想象說話;
“巴迪實在是太渴望得到父親的贊賞了,所以整個下午———”順勢一引,引入情感朗讀;
“小巴迪們,聽了父親的話,此時撲在床上失聲痛哭的你,心里在想什么?”觸情一問,引進角色體驗。
在這一點、一撥、一引、一問之間,學生看到了一位“眼睛發(fā)亮”、“激動無比”的母親,看到了一位無比嚴厲、幾近苛刻的父親;想象到了巴迪當時滿懷期待的等候之情,體驗到了巴迪當時滿是失落、委屈的不解之心。我想,此時學生的這種情感是強烈的,這種體驗是真實的,這份感悟是動情的。
這時,老師將課的節(jié)奏猛然一轉(zhuǎn),請學生讀讀課文后面幾段話,體會長大后的巴迪對父母的評價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批注。
這一注,足足注了5分鐘。
就這一注,注出了———“巴迪有那么好的一個母親,她常常會鼓勵巴迪;巴迪是那么幸運,他還有那么好的一個父親,常常會提醒巴迪!”這樣令人欣喜的感悟;
就這一注,注出了———“母親的‘精彩極了’是對我的鼓勵,父親的‘糟糕透了’,是一種提醒!但不管怎樣,那都是愛!”這樣令人贊嘆的感悟;
就這一注,注出了———“只有稱贊和警告交織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愛!”這樣令人驚訝的感悟;
……
三、拓的適時
“正是這兩種愛的鼓舞,巴迪成了美國著名的作家……”在滾動的巴迪簡介的字幕下,老師用這樣一段熱情激昂的話語適時地補充了拓展資料,讓學生看到長大后如此有成就的巴迪;同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抒發(fā)心語的情境:“當巴迪的作品又被評為讀者最喜愛的作品時,他站在領獎臺上,感慨萬千。此時此刻,他會說些什么?”
此時此刻,學生對巴迪的崇敬之情已經(jīng)油然而生,同時,他們也一定感慨萬千。盡管,他們還沒有巴迪那樣的成就,但是,回顧巴迪的成長歷程,回顧自己已有的成長歷程,他們似乎能從巴迪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似乎能從巴迪父母的身上找到自己父母的影子。于是,這個情景也變得似曾相識。此時此刻,他們也有太多的話涌動在心頭,也有太多的話想一吐為快!那就寫下來吧。這一寫,足足寫了10分鐘!
于是,便有了———“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這里有母親的功勞,也有父親的功勞!”這樣感恩的話語;
于是,便有了———“母親曾經(jīng)說我的詩精彩極了,父親曾經(jīng)說我的詩糟糕透了,這兩種愛交織在一起,才讓我有了今天的成就!”這樣感動的話語;
于是,便有了———“我童年時是多么幼稚?。∑鋵嵏赣H的糟糕透了就是對我的愛!”這樣激動的話語!
于是,在巴迪心里,在學生心里,在我們所有人的心里,這已不僅僅是兩句簡單的評價了,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愛!那“母愛———如水”!那“父愛———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