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勇
(陜西理工學(xué)院,陜西 漢中 723000)
李賀《大堤曲》探析
袁智勇
(陜西理工學(xué)院,陜西 漢中 723000)
《大堤曲》創(chuàng)作于李賀生命晚期,能夠體現(xiàn)詩人成熟期的風(fēng)格。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此詩進(jìn)行了解讀,分別從背景、意象特征、造語設(shè)色等方面來進(jìn)行深層次發(fā)掘。這首以女性為題材的詩屬于李賀詩歌的主流,在用字造語方面頗為講究,雖沒有猙獰險怪但也有瑰奇驚心的效果,通過詳細(xì)分析來解讀這首詩歌的深刻蘊義。
李賀;大堤曲;大堤;意象
李賀一生才華卓犖卻懷才不遇而又孜孜以求。韓愈曾為此作《諱辯》,鼓勵李賀應(yīng)試。終因禮部官員聽信讒言,選拔人才敷衍從事,致使他名落孫山,遭遇到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挫折。正如其在(810年)《仁和里雜敘皇甫浞》里寫到:
“還家白筆未上頭,使我清聲落人後。
枉辱稱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強絙斷。
洛風(fēng)送馬入長關(guān),闔扇未開逢猰犬。
那知堅都相草草,客枕幽單看春老。
歸來骨薄面無膏,疫氣沖頭鬢莖少”。[1]p82
終因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yīng)舉赴京、卻未能應(yīng)試,遭饞落第。加上他沒有入世而超世的襟懷,樂觀曠達(dá)的心胸,于是他那種奇思異想一旦與冰冷的社會遭遇,其詩也就顯得刺激狠透,正如杜牧的《李長吉歌詩敘》中描述的“荒國陊殿,梗莽邱壟,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1]p13
《大堤曲》的寫成年代依據(jù)朱自清的《李賀年譜》可以推定為元和九年(814)南游吳楚經(jīng)襄陽,擬樂府舊題而作。這一年他的詩“集中詠南中風(fēng)土者頗多,其中固有用樂府舊題者,然讀其詩,若非曾經(jīng)身歷,當(dāng)不能如彼之親切眷念。如《追和柳惲》,《大堤曲》,《蜀國弦》,《蘇小小墓》等”。(朱自清《李賀年譜》)據(jù)《舊唐書·李賀傳》記載,“其樂府詞數(shù)十篇,至于云韶樂工,無不諷誦?!遍L吉善長樂府詩,號稱“騷之苗裔”,詩人《巴童答》一詩所云“非君唱樂府,誰積怨秋深”[1]p104,即異常清晣地透露出此中消息。長吉同時代人沈亞之《送李膠秀才詩序》一文:
余故友李賀,善擇南北朝樂府故詞,其所賦亦多怨郁凄艷之巧。誠以藎古排今,使為詞者莫得偶矣。
文中道出了詩人熱衷創(chuàng)制此類作品主要還是籍此盡情發(fā)抒他胸中的“怨郁凄艷”之思。李賀詩受漢魏樂府的影響,在不少作品里留下了顯著印跡,它們多半襲用樂府舊題,所演之情事亦與前者大體保持一致。
《大提曲》據(jù)清代王琦題解“大堤曲起于簡文帝,所謂雍州十曲之一”[1]p45,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有梁簡文帝的《雍州曲三首》,其中一首就是《大堤》[2]p705,《大提曲》之名或起源于此,還有一說“宋隨王誕襄陽曲曰:‘朝發(fā)襄陽來,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大提曲蓋出于此,一統(tǒng)志,大堤在襄陽城外?!保?]p45長吉此詩沿用南朝樂府古題,使用大堤女子的抒情口吻,抒寫了與北人的強烈戀情,通過一系列幻想性形象的著意描摹,生動的刻畫出大堤女的美好形象。詩歌通篇以五言句式為主,中間又使用了一組三言詩句,形成音節(jié)錯落之美,使詩篇洋溢著民間歌謠的風(fēng)調(diào)。
詩歌的具體意象才是詩意的承載體,李賀詩歌“設(shè)色秾妙”,這一點王國維先生早己指出“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jīng)荷營,都在修辭設(shè)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故李賓之《懷麓堂詩話》謂其‘有山節(jié)藻棁,而無梁楝’。”[4]p46同時李賀在詩中也大量運用通感手法,感官互通,時空交錯,境界幽邃曲折,情感變得復(fù)雜幻化。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客觀物象的重新組合構(gòu)成層出不窮、瑰麗多姿的精彩畫面,詩人的情感也隨之搖曳繽紛。
長吉這首《大堤曲》總體上借用大堤女子的口吻寫與行客的熾熱戀情,詩中大部分的意象是幻想性的。句中所用的“青云髻與明月珰”“鯉尾與猩唇”“桂香、蓮風(fēng)與菖蒲花”意象紛繁,令人眼花繚亂。唐詩中描寫女子“云鬢”所用的比喻并不少見,楊巨源《大堤曲》[2]p705中就有“歲歲逢迎沙岸間,北人多識綠云鬟”。長吉卻別出心裁,讓青云來教大堤女梳理發(fā)髻,用明月為珠做耳墜,這樣把月之姣美無形中附著在大堤女的身上,美人明月交相輝映,烘托出大堤女出水芙蓉般的姿質(zhì)。在這組意象中實質(zhì)上是將青云、髻、明月、珰這四種意象重新組合,讓其產(chǎn)生一個新的意象群,使讀者獲得更多的審美愉悅。正如錢鐘書在《談藝錄》中所說:“其比喻之法,尚有曲折。夫二物相似,故以此喻彼;然彼此相似,只在一端,非用全體”[4]p51。正是在取相似取意合的創(chuàng)作傾向中使得長吉的詩歌較難理解,甚為滯澀?!磅庺~尾與猩猩唇”一句按照陳允吉的解釋:“郎食二句:表面上說此女子與北人飲食相得之歡,實際上是用隱匿手法暗指男女的性愛行為”[5]p177。筆者不這么認(rèn)為,《呂氏春秋·本味》中就有記載“肉之美者,猩猩之唇”[6]p284,元代《饌史》將鯉尾和猩唇列入“八珍”中,李賀的《將進(jìn)酒》中亦有“烹龍炮鳳玉脂泣”,說鯉魚尾猩猩唇在此應(yīng)當(dāng)代指珍饈美味。貴客要走,作為青樓歌伎舞女的大堤女自然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選取天下美味讓客人留下,這也是她們最為真摯樸實的挽留方式?!肮鹣恪⑸忥L(fēng)與菖蒲花”詩中的桂香、蓮風(fēng)、菖蒲花等三處意象是為奇筆?!肮鹣恪钡囊庀笃鋵嵲陂L吉詩中并不少見,如《夢天》中的“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1]p47,《天上謠》中的“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纓”[1]p53,《帝子歌》中的“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1]p56等。此意象被李賀反復(fù)使用而且都與月宮之類的神話有關(guān),頻繁的使用這個意象讓其內(nèi)蘊具有了很強烈的個人色彩,如同沾染上了仙氣的道具,使全詩一開篇就籠罩在一片神秘朦朧的氛圍里。第二句依然如此,杳渺青云,皎皎明月,讓讀者誤以為寫的是一位身披紅紗,從月宮而來的女子。接下來的“蓮風(fēng)”用的也甚妙,蓮風(fēng)當(dāng)指夏季蓮花盛開時水面上吹過的清風(fēng),長吉在此即取其氣又取其形,讓大堤女在蓮香中活動,美好的背景也就附著她的身上了;也取其微風(fēng)漫過荷花時的形態(tài),那種曼妙的姿態(tài)也恰與大堤女的身姿相映。同時也暗示出大堤女與北人的繾綣風(fēng)情。結(jié)尾以“菖蒲花”喻大堤歌女,菖蒲花在春天開放,花期又短,而大堤上佳人青春亦是短暫易逝,香艷繁華如曇花一夢。結(jié)末一句“明朝楓樹老”王琦的解釋:“楓樹之老者,礌砢多節(jié),以喻老丑之狀”[1]p45,細(xì)致入微的描述出大堤女在離別時的復(fù)雜矛盾心理。
“大堤上”的繁華往事與隨風(fēng)而逝的一縷香夢,《大堤曲》的首句“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敝兴谩皺M塘”剛好照應(yīng)了大堤,唐宋詩詞中,“橫塘”同名而異地的至少有三處:一是在江蘇南京市。宋代張敦頤《六朝事跡》記載:
吳大帝時,自江口沿準(zhǔn)筑堤,謂之橫塘。楊修之有詩云:“早潮才過晚潮來,一一軒窗照水開。鑒面無塵風(fēng)不動,分明倒影見樓臺”[3]p43
因堤塘筑于淮水南岸,故又稱南塘。崔顥《長干曲》:“君家何處在?妾住在橫塘?!保?]p1030橫塘和詩題“長干”均為地名,在今南京市內(nèi)。《長干行》賦予了這個詞美麗的意味,即與江南女子的一次美麗邂逅,因而“妾家橫塘”指向心理的空間大于地理的空間。二是在湖北襄樊市。清代王琦注釋李賀《大堤曲》中的“橫塘”時指出“橫塘與大堤相近,其地當(dāng)在襄陽,非金陵(今南京)沿淮所筑之橫塘也?!保?]p45橫塘、大堤均在襄樊市;大堤現(xiàn)名大堤渠。三是在江蘇蘇州市。賀鑄《青玉案》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橫塘所指地方這么多也恰好說明它在人們心中的地域文化認(rèn)同也是較高的。長吉詩中的橫塘與大堤當(dāng)如王琦所注,兩地均在襄樊市,這也就印證了朱自清的《李賀年譜》中關(guān)于李賀八一四年的行程與所寫詩歌。
襄陽大堤東臨漢水,南北朝時就已是歌舞繁華之地,早期的就有前面提到的《襄陽曲》。到了唐代,襄陽大堤已成了詩人流連之地。孟浩然的《大堤行》一“大堤行樂處,車馬相馳突?!保?]706以《大堤曲》為題的則有襄陽人張柬之的“南國多佳人,莫若大堤女”[2]705,李白的《大堤曲》“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淚向南云滿”,楊巨源的“二八嬋娟大堤女,開爐相對依江渚”等句。劉禹錫《堤上行》有“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一句再現(xiàn)大堤商賈云集的盛況,其還有一首《踏歌詞》:“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笨梢姶蟮谈栉柰ㄏ_(dá)旦。在此共時語境中,“大堤女”被賦予了一種誘惑的形象,“大堤”則幾乎成了文人士大夫狂歡行樂之地的代名詞。正是在這樣豐富的文化語義的背景下,李賀使用《大堤曲》作為他吳楚之行的心路記載。
詩末四句“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痹娭邪央y得一見的菖蒲花與老楓樹相對比,美丑殊異十分醒目,愛意繾綣與生命的飄逝感打并在一起,取得令人震撼的藝術(shù)效果。李賀詩中感嘆流年的頗多。正如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所說“細(xì)玩昌谷集,舍侘傺牢騷,時一抒泄而外,尚有一作意,屢見不鮮。其于光陰之速,年命之短,世變無涯,人生有盡,每感愴低徊,長言永嘆。”[4]p58長吉詩中關(guān)于此類的詩歌還如《天上謠》中的最后一句:“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1]p53中就頗有淪桑巨變之感。還如《秦王飲酒》《古悠悠行》等。之所以長吉有這種感概還在于以下幾個原因:
李商隱的《李長吉小傳》[1]p13)“長吉細(xì)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本蛿⑹隽似淦嫣氐娜菝玻湫愿褚伯惓9缕?,身體羸弱,在《昌谷讀書示巴童》中寫到“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痹谒牧硗庖恍┰娭斜砻髌湟恍┰缢サ陌Y狀和心態(tài)?!皦驯Яb恨,夢泣生白頭”“我當(dāng)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身體的羸弱讓他早早的感到了生命的倏忽異常,加上早年的遭遇使他對生命的意義失去了追求熱情,于是他的詩境便在仙界、神境、鬼域中來回穿梭,發(fā)乎于情這類嘆恨生命短暫的詩歌也就比較多。那種生命的硬度一旦與這樣詩境結(jié)合就格外顯得刺目驚心。
出眾的才華,不平凡的出身,然而家境貧寒。李賀雖出身望族,(據(jù)朱自清的〈李賀年譜〉)可是到他父親,家世已經(jīng)衰落,父親做邊疆小官且死的很早使原本寒素的家變得更加困窘。李賀在《感春》用“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1]115來訴說家庭的貧寒。在《勉愛行二首送小系之廬山》里敘寫年幼的弟弟為糊口而遠(yuǎn)走他鄉(xiāng),這說明家中是非??嗪?。這些現(xiàn)實中的困境更讓他在這個紛繁復(fù)雜的社會中心有不足,更加重了他對生命流逝的無助,那幻滅感就異常強烈,既使面對美好的南國風(fēng)情也難脫其心中鉛重般的心緒。
綜上所述,這首創(chuàng)作于詩人逝世兩年前的《大堤曲》相對比較成熟,代表了詩人詩歌晚期的風(fēng)格。作為其生命晚期的一首悲歌,他對女性的容貌神態(tài)描寫的十分細(xì)致,對她們的心理把握也很入微。總體上情意款款,留戀哀怨的氛圍比較濃烈,同時在意象的剪裁組合中體現(xiàn)出瑰麗奇僻。這諸多方面的特點無疑可以作為其代表作體現(xiàn)他的詩歌風(fēng)貌。
[1][唐]李賀.李長吉歌詩三家評注[M].(清)王琦等評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宋]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M].王進(jìn)珊校點.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4]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7.
[5]陳允吉.李賀詩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曾縱野.中國飲饌史[M].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88.
On the LeveeSong of LiHe
YU N A Z hiyong
(Shan x i Universityof Technology Col lege Arts,Hanzhong Shan x i 723000)
The levee song is created in late l i fe of Li He;it can ref lect his mature style.This ar ticle analyzes it f rom fol lowing three aspects,the background,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the design of language,and so on.This poem writes about female belongs to the mainst ream of Li He's poet ry,it has no ferocious monsters but also has the st range ef fect.This paper careful ly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profoundmeaningsof thepoem.
Li He;Levee Song;F emale;Imges
I707.22
A
1672-2094(2013)02-0056-03
責(zé)任編輯:周哲良
2013-01-14
袁智勇(1982-),男,陜西漢中人,陜西理工學(xué)院文學(xué)院古代文學(xué)2010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