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錦
(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山東菏澤274000)
引用文獻的基本原則和目的
邵文錦
(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山東菏澤274000)
科技論文引用文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說明自己研究課題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是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所以要求作者、編者引用文獻原則和目的要明確,對所引文獻要給于足夠的重視,避免在引用參考文獻時出現這樣和那樣的錯誤與問題。
參考文獻;原則;目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
科技論文一般都要引用文獻,對作者、編者、讀者來說,其基本原則和目的是不存在認識上的盲區(qū)的。但卻有作者和編者對其認識不夠全面,甚或把引用文獻看成是一種形式,而不是一種必不可或缺的內容[1]。因此,有的作者把文獻拿來胡亂湊數和目的不純(如知而不引、斷章取義、引而不準、來源不實、盲目自引),而有的編者把注意力放在文獻引用的數量、著錄格式、擺放的位置上,較少從引用文獻的基本原則和目的上去考慮問題。就基本原則和目的分屬如下,以供作者和編者同仁共勉。
引用文獻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專業(yè)性和權威性、親讀自閱性、準確可靠性、公開性、嚴密性、時效性、數量限額與規(guī)范化等。
1.1專業(yè)性和權威性最能代表相關課題的研究水平及現狀的科技論文多發(fā)表在專業(yè)性和權威性雜志上,應盡可能引用,但這并不排除一般性雜志上有高水平的論文。因此,在引用具有本學科專業(yè)性和權威性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獻的同時,認真查閱一些普通雜志上的相關文獻也十分重要。另外,特別是外語水平較高的作者,應盡量避免只關注國外雜志上的文獻,而忽視國內相關刊物上的文獻的傾向。如果作者來稿全是外文或全是中文文獻,編輯有責任提醒作者注意。
1.2親讀自閱性由于親自閱讀與轉引文獻常常會在理解上發(fā)生大相徑庭的現象。因此,科技論文中所引文獻必須是經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一次性文獻。轉引可能出現以訛傳訛。有的作者喜歡走捷徑,通過文獻轉引文獻,或者直接轉述他人綜述上的觀點,從二次、甚或三次文獻中轉引的文獻只可以涉獵一些信息,但成文后被發(fā)表的論文應當是引用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一次性文獻,不遵守這一原則的作者大都是初學者,尤其是常見的綜述類論文。
1.3準確可靠性是指正文中引用標注的準確性和著錄項目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引用準確性強調忠實于文獻,絕不可斷章取義,為我所用,甚或曲解原文的意思[2]。雖然不可能對每一篇文獻都核對原文但可借助于審稿專家,當審稿人對所引內容提出異議時,編輯最好親自核對原文或轉請作者核對。引用文獻所標注的位置必須正確,不管采用何種方法,作者在撰寫論文時所引文獻一定要準確無誤。特別是小標題上有注碼的,或一處多注,這樣標注的準確性就會受到質疑,且會使讀者很難核對有關文獻[3]。對此,編輯應當建議作者重新標注。把注碼標在應標有的地方,并避免小標題上注碼,或一處標多個注碼。此外,編輯應仔細核對注碼在文中多次出現的一致性和與著錄碼的一致性。著錄項目的準確性強調根據所引文獻是期刊、專著、專利文獻、電子文獻、研究生論文等,各個項目要全面而準確,尤其是刊名、年、卷、期、頁和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年、頁等,連接符號也必須準確。
1.4公開性一般不引用未公開發(fā)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發(fā)表的文獻,因為這些被引用文獻的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性未經過嚴格審查,在科學性上無說服力。公開發(fā)表的文獻便于讀者核對以及能為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果所引文獻非公開發(fā)表者,可能會使讀者無從查找。這不但使所刊文獻無價值,而此篇文章也遜色不少。另外,少數保密性科技論文也要求不引用非公開文獻,但是非公開發(fā)表的論文,如學位論文、供國內會議交流的論文,可根據需要,適當引用非公開發(fā)表的文獻,甚或個人信函及談話。編輯有權處理文稿中引用的非公開性文獻,也可建議作者本人刪改這些文獻,同時將正文也做相應的修改。對于非公開性文獻中確有必要列出的,可在正文中相應的部位寫清楚文獻的出處,并置于圓括號內。
1.5嚴密性引用文獻也象給論文命題一樣,存在所引內容與相關內容結合是否貼切或緊密的問題。在“材料與方法”項下引用的文獻比較容易符合緊密性原則。但在引言和討論中要做到這一點相對較困難,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者和編者的較高水平及駕馭能力。
1.6時效性根據普賴斯指數原理,所引文獻不超過五年作為一個量度指標,普賴斯指數越高,表明該論文所涉及的問題越接近當前的前沿性課題。所以一般要求所引文獻至少70%為近五年內的期刊文獻。對于當前國內外的熱門課題,近五年內的文獻所占比例會更高,如果發(fā)現所引文獻確實過于老化,而且對該項研究確有較新文獻可尋,編者有責任建議作者重新查閱較新的文獻。因為在查閱新文獻的過程中,作者有可能會在接受新文獻后更新自己的思路,甚至會改變原來的認識或結論。再者若所研究的問題很有價值,近五年的相關文獻則又很難查到,這樣必須引用五年以前的,甚至幾十年前的相關報道,所引文獻一定是原始論文,不要引用二次文獻,這樣既能更詳細的了解該研究的內容,也表現出作者對前人的的尊重。對于同行們近幾年對該項研究已證實或解決的某些重大問題必須重視并追蹤有關文獻,不能只停留在自己對該課題研究時的認識水平上。另外,少數作者則錯誤的認為引用的文獻越老自己所研究結果越可靠,其實則不然。
1.7數量限額自然科學期刊對參考文獻的數量有一定的限制。如醫(yī)學期刊,一般要求論著8~12篇,不超過15篇(最多不能超過20篇)。對少數綜述或講座類論文不超過25篇,以10~20篇為宜。但這種要求不適合于不供發(fā)表的論文。雖然,多數作者對參考文獻的限制并非無知,但認為文獻引用的少了感到難于說明問題。有一篇論文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大鼠實驗性心肌梗塞的研究的論文,正文有2600字占1.5頁,而參考文獻89篇占3.5頁,文獻遠遠大于正文。還有一篇總結某科30年臨床科研經驗的論文,正文只有7頁,而參考文獻有133篇,占6頁。這兩篇文章已經失去了引用參考文獻的價值,是很不可取而荒唐的。
1.8規(guī)范化是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和標注的規(guī)范化。溫哥華式參考文獻著錄多被科技期刊采用。由文獻類型決定其著錄項目比較固定,標點符號也力求一致,在正文中標注的方式基本統(tǒng)一,注碼按照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寫,在提要或摘要中不標注碼。由于國內還沒有統(tǒng)一標準,各家期刊在使用上仍有出入。因此,編輯有責任修改或示例。編輯應當多注意著錄的規(guī)范化而忽略了標注的規(guī)范化,有時在正文中并無注碼。因此,編輯應當多核對正文內注碼是否標全,與著錄碼是否一致。由于多媒體時代的到來,作者獲取參考文獻的途徑各有不同,如網絡引擎、博客、飛信、免費獲取等各終端。所以新問題不斷出現,如文獻有作者但是不全,三個作者只寫一個加等,或沒有文題、或沒刊名、或沒有出版年、或沒有卷(期)、或沒有頁碼等。還有一篇文獻反復標注,正文中有1、2、3、4、5注碼,但參考文獻中1~5順序碼后只是一個文獻。
科技論文引用的目的主要有:尊重前人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強調自己研究的連續(xù)性,使自己的研究更加深入,正確的引用文獻可縮短篇幅,避免重復,給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源,以供查找[5]。因此,文獻的引用主要集中在引言和討論兩部分,在引言中是作者借鑒已有概念、原理和方法來說明與本文有密切關系的他人或自己的研究成果,引發(fā)問題或旁證自己的將要展開研究的論點等,從而體現作者研究成果的新穎性和超越性。在討論中主要是借以證明自己的觀點、結果和結論與前人或他人對該課題存在的質疑和分歧,進而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和研究的新思路,突出作者自己新的論題和研究的主要內容,從而體現科學的相關性和延續(xù)性。有的作者往往只引用支持自己觀點的文獻,而不引用與自己觀點有分歧或相悖的文獻[6]。作為一個成熟而有責任心的作者是不應該這樣做的,相反更應注意與自己觀點相反地文獻,借以著重于“異”的討論。若在材料與方法中引用文獻,可節(jié)省文字和篇幅,避免重復眾所周知的標準、方法及分類,降低了重復率,同時也節(jié)約了讀者的時間。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的方法,只需根據需要對不同部分和改良部分作必要的介紹,此舉可降低文獻重復率的20%左右。而相同部分則引用文獻。結果部分要用自己獲得的第一手數據,不要用第二手數據,最好不引用文獻,除非是與他人的研究數據比較。另外,編者和讀者也可以通過所引文獻查閱、考證作者的觀點、方法、結論等是否正確。不要只為了提高引用率而引用,這樣會適得其反。
[1]李晶.醫(yī)學論文參考文獻引用和著錄的常見問題及著錄原則[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7,32(2):250-252.
[2]張菊,鐘均行.醫(yī)學期刊中參考文獻引用錯誤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845-847.
[3]張錦波.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作用及著錄原則[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3(2):47-50.
[4]梁三英,凌慧春,陸娜.醫(yī)學論文參考文獻著錄及引用常見錯誤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7,(1):147-148.
[5]吳效普.醫(yī)學論文寫作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86-195.
[6]徐海琴.重視醫(yī)學論文參考文獻的著錄[J].海軍總醫(yī)院學報,2006,19(3):186-189.
The Basic Princip le of References and Pu rpose
Shao W enjin
(HezeMedicalCollege,Heze 274000,Shandoing)
The thesis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isan indispensable partof references,on theone hand shows the ins and outs of what research topic is on the other hand respect predecessors an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others,so I asked the author,the editor's principle and the goalmustbe clear,to bring literature should give enough attention,avoid when the reference so thatmistakesand problems.
reference;principle;purpose;normalization;standardization
G237.5
:A
:1008-4118(2013)02-0077-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3.02.36
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