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杰
(菏澤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菏澤274035)
當歸散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觀察
張秀杰
(菏澤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菏澤274035)
當歸散/治療應(yīng)用;骨折;橈骨遠端骨折/治療
《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骨傷科專著,奠定了骨傷科辨證、立法、處方和用藥的基礎(chǔ),被后世列為從事骨傷科必讀之書[1]。當歸散即出于此書。本試驗旨在考察當歸散在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并與傷科接骨片(大連美羅中藥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自2007年9月—2011年9月,選取我院門診橈骨遠端骨折石膏外固定患者共88例,男32例,女56例,年齡19~54歲,平均31歲。設(shè)對照組傷科接骨片組44例,試驗組當歸散組44例,兩組的入選患者的一般情況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當歸散的組成藥物,澤蘭、當歸各300 g,芍藥,白芷、川芎、肉桂(去粗皮)各150 g,續(xù)斷300 g,牛膝300 g,川烏、花椒(去目)各90 g,桔梗、甘草各120 g,白楊皮(不用亦可),細辛150 g(以上俱要凈稱)。中藥散劑制備工藝制成每粒3 g的膠囊。
2.1目的評價當歸散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
2.2觀察指標促進骨折愈合的情況
2.3給藥方法1)觀察組:當歸散,每次2粒,1次/d,口服。2)對照組:傷科接骨片,每次4片,3次/d,口服。
2.4療程1周為1個療程,視骨折部位可觀察2~12個療程。
2.5愈合標準參考骨折的臨床愈合標準及骨性愈合標準。觀察骨折部位臨床愈合時間參考值與平均時間:橈骨干骨折6~8周,平均7周。
2.6統(tǒng)計學方法臨床試驗資料經(jīng)審校后,按資料性質(zhì)不同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
當歸散組44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其中優(yōu)18例,占40.91%;良26例,占59.09%;Z值為0.05,P>0.05。臨床治愈時間為5.71±2.13周r值為1.20,P>0.05。接骨片組44例患者中,優(yōu)18例,占40.9%;良24例,占54.55%;可2例,占4.55%;Z值為0.05,P>0.05。臨床治愈時間6.59±2.28周。
骨折損傷氣血,致血離經(jīng)脈妄行,惡血留滯,形成血瘀以致氣血運行失常,瘀積不散,為腫為痛。清·陳士鐸指出:“內(nèi)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2]。當歸散,一千余年來一直是骨傷臨床的驗方。方中重用當歸為君藥,當歸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抗炎鎮(zhèn)痛及補血等作用,其主要成分阿魏酸,也被現(xiàn)代藥理所證實。劉宇等也通過研究證實,當歸在外傷骨折的愈合中有重要作用[3]。
當歸散在本次臨床試驗中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安全性好。說明該藥,在骨傷疾病的治療上,有相當可觀的療效。
[1]曾一林《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研究[J].中國骨傷,2008,21(8):639 542-543.
[2]陳士鐸.石室秘錄[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0
[3]劉宇,馬獻軍.當歸在外傷性骨折治療中的作用[J].中醫(yī)正骨,2004,(6):54.
R683.41;R289.5
:A
:1008-4118(2013)02-0056-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3.02.24
2013-05-24
張秀杰(1983.10-),男,碩士研究生,山東菏澤市中醫(y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