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尤麗
(新疆博樂市畜牧獸醫(yī)站, 新疆博樂 833400)
診斷及治療辦法奶牛產后癱瘓的準確
素尤麗
(新疆博樂市畜牧獸醫(yī)站, 新疆博樂 833400)
奶牛產后癱瘓是我們日常工作中常見的一種代謝疾病,該病又稱為低鈣血癥病。這是母畜在分娩前后突然發(fā)生以肌肉松弛、昏迷和低血低鈣為主要特征的一種代謝病。
大多數(shù)在產后3 d內發(fā)病,一般5~10歲,產犢3~6次的母牛發(fā)病率較多,產奶量越高,發(fā)病率越多,產后癱瘓是威脅奶牛生命的重要信號。如果不及時治療,且方法不得當,則可能導致奶牛死亡,給養(yǎng)牛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一)典型生產癱瘓 發(fā)病急,從開始發(fā)病到典型癥狀出現(xiàn)3~10 h。病初母牛食欲減退,胃腸、瘤胃蠕動緩慢,反芻、排糞、排尿停止,精神遲鈍,不愿意走動,步態(tài)強拘,站立不穩(wěn),肌肉震顫。臥地后不能自行起立,四肢痙攣,呈現(xiàn)臥胸式,四肢處于軀干之下或伸向后方,頭起初向前伸直,靠在地上,向一側彎曲到胸部。后期昏睡,角膜反射很弱或消失、瞳孔散大,體溫降到37℃以上,心跳加快,呼吸深慢,脈搏先慢而弱,后稍快,進而微弱,若不及時診斷治療,1~2 d即死亡。
(二)非典型生產癱瘓 主要發(fā)病癥狀是頭頸部姿勢不自然,頭部到鬃甲部呈“S”形狀彎曲。病牛精神沉郁,體溫正常,或略低,反芻停止,食欲廢絕,胃腸蠕動遲緩,排糞減少,常臥地,站立運動困難。
預防奶牛產后癱瘓,以下幾個方面應引起注意。
1.飼養(yǎng)方面。加強母牛飼養(yǎng),提高母牛的抗病能力。適當控制精飼料飼喂,并適當限制飼喂量,防治母牛過肥,混合精料每天不超過3~4 kg,并保證有充足的草料。分娩前一個月,最遲從產前2周開始,適當減少蛋白質飼料,飼喂低鈣高磷日糧,鈣磷比例2:1調整為1.5:1,可以刺激甲狀旁腺激素分泌,促進腎臟1,25-二羥鈣化醇的合成,從而提高分娩時腸鈣和骨鈣動用能力,防止血鈣下降。另外,分娩前一周每天肌肉注射維生素D,每50 kg體重100萬單位,可以減少產后癱瘓的發(fā)病率,并于分娩后及時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500~1 000 ml,對預防本病又起到很好的作用。
2.管理方面。一是增加懷孕牛的運動量,牛舍保持清潔,產前48 h,產后48 h密切關注觀察乳牛體況,一旦前期癥狀出現(xiàn),立即治療,盡可能減少各種隱患和損失。二是奶牛產犢后,乳腺分泌活動迅速增強,但由于奶牛產后身體虛弱,此時應以恢復奶牛體質為主,最初幾天擠奶時,不要將乳汁全部擠凈,而適當留有部分乳汁。如果產后3~4 d就將乳汁全部擠出,血鈣含量會迅速下降,很容易引發(fā)奶牛產后慢性癱瘓病。如果這種情況下,不及時治療,不單產乳汁量減少,導致突然死亡。三是奶牛分娩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殖道周圍的衛(wèi)生,助產過程中要小心用力,防止子宮內膜或產道損傷,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特別是破傷風等地方性病菌的感染。四是奶牛在產犢期立即要用高鈣日糧并每天補充60 g氯化鎂,一般產前10~14 h,如200萬單位VD系列,速補鈣系列都可以減少產乳熱的發(fā)病率,防止產后癱瘓癥。
1.靜脈補鈣補磷。一是對于高產老齡奶牛(如荷斯坦、西門塔爾、新疆荷牛等)和既有癱瘓病史的牛,在產前7 d或產后靜脈注射鈣劑、磷劑。此方法在生產過程中人們普遍使用,效果良好。其主要處方:10%葡萄糖酸鈣液1 000 ml或者2 000 ml,5%磷酸二氫鈉液500 ml或1 000 ml,氫化可的松1 000 ml、10% 安 鈉 咖 20 ml, 一 次靜脈注射。二是常用50%的葡萄酸鈣溶液400 ml,15%的磷酸二氫鈉200~400 ml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0 ml,15%的磷酸二氫鈉200 ml,15%的硫酸鎂200~400 ml靜脈注射。
2.采用鮮奶內加青霉素法。通過乳孔向乳房內注入鮮奶加青霉素來治療,使原處于空虛的乳房得以適當充盈,注入后由于乳腺內壓增加,使乳腺內動,靜脈的血液加快,調節(jié)了已失調的血管,使收縮舒張作用逐漸趨于正常,從而使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得到恢復,這樣大腦營養(yǎng)供應就得到了更好地恢復。再加以輔助療法,促進病牛機體各方面逐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