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仁和醫(yī)院(443001)易慕華 楊巧蓉 李爭艷 劉濤
病理學在醫(yī)學本科的教育中占重要地位[1],貫穿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始終。臨床病理科主要是通過病理變化診斷疾病,從而認識疾病的本質,為治療和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據。醫(yī)學生的臨床實習是從理論學習到實踐的一個重要階段,筆者近兩年在臨床病理學教學的嘗試,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醫(yī)學生認識疾病本質的方法,提高臨床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
病例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講解分析實際的典型病例,啟發(fā)、幫助學生掌握疾病的病理變化,為認識疾病實質奠定基礎,達到學習臨床病理知識目的的一種方法,具有真實、客觀和針對性等特點,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自學條件和實踐機會[2]。因此法生動、直觀、易理解、易記憶而受歡迎。
2.1 掌握重要概念 病理學有些概念比較抽象,若不能很好理解掌握,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如腫瘤生長的速度,惡性轉化細胞的生長周期與正常細胞一樣分為G0、G1、S、G2和M,多數惡性腫瘤細胞的倍增時間并不比正常細胞更快,可能相似或比正常細胞更慢。這讓學生學習的時候很不好理解。但實際上腫瘤的倍增不是在時間上,而是在量上。運用惡性腫瘤的HE圖像舉例闡述,通過圖像中病理性核分裂相說明很容易使學生理解。正常細胞是對稱性核分裂相,而在惡性腫瘤時常見不對稱性、多極性及頓挫性等病理性分裂相,即并不是體細胞有絲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因此,腫瘤細胞在同樣的時間產生了不同量的細胞,體積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最終幫助學生理解腫瘤的生長速度,同時也了解了惡性腫瘤的特性。
2.2 認識疾病本質 病理學其實就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發(fā)生機制、病理變化、結局和轉歸的學科。臨床病理學主要是通過病理變化認識疾病。闌尾炎是一種多見于青年人的常見病,為了讓理論與臨床相結合,筆者列舉了闌尾炎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闌尾為附于盲腸的細長盲管,黏膜下層有豐富的淋巴組織,根部肌層有類似括約肌的結構,致使開口、管腔均狹小。HE圖像示腔內糞石、寄生蟲及黏膜下增生的淋巴組織等均能阻塞開口,致使腔內壓力增高,括約肌使闌尾攣縮,導致闌尾壁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造成黏膜上皮損壞。大腸桿菌多數為腸道內正常菌群,經破損的黏膜侵入闌尾壁內可致病,HE見闌尾各層大量的中性粒細胞彌漫浸潤,殺滅或抑制細菌生長,若中性粒細胞壞死則形成膿液。闌尾炎出現(xiàn)的病理變化說明炎癥早期對機體是有保護作用的,因中性粒細胞含有豐富的溶菌酶抑制細菌生長,結合病例講解使其理解了炎癥的實質是機體的防御性反應。當抵制失衡,粒細胞壞死形成膿液并釋放熱源引起發(fā)燒,解釋了臨床出現(xiàn)的相應癥狀。通過學習闌尾炎的病理變化,使學生很容易掌握該疾病的本質和臨床癥狀。
2.3 理解診斷依據 腫瘤異型性是確定良惡性的主要組織學依據,學生往往注重惡性腫瘤的診斷而忽視良性腫瘤的理解。筆者列舉實例以說明,42歲患者因“子宮肌瘤”行全子宮切除術,術后送檢全子宮及左側闊韌帶肌瘤,巨檢示子宮肌層見多枚灰白界清結節(jié)。腫瘤組織結構的異型性是指腫瘤空間排列方式上與其來源的正常組織的差異。良性腫瘤瘤細胞的異型性不明顯,故平滑肌瘤的診斷有賴于組織結構的異型性。HE示該病例平滑肌排列紊亂編織狀,與正常平滑肌細胞很相似,故支持平滑肌瘤的診斷。通過病例強調異型性不但要注重細胞的異型性,也要看組織結構的異型性,使其理解病理診斷依據的標準。
臨床病理學的教學目的就是掌握病理概念,通過病理變化認識疾病的本質,理解臨床病理診斷的依據。在臨床病理教學中,病例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及對疾病本質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將臨床工作中的病例引入課堂,給學生提供一個獨立思考、自由討論的學習環(huán)境,更具有實戰(zhàn)性[3]。總之,病例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病理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優(yōu)化了臨床病理學教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