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要】 目的:研究微創(chuàng)LISS鋼板治療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來本院骨科就診的70例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5例,實驗組采用微創(chuàng)LISS鋼板內固定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解剖鋼板內固定進行治療。結果:治療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個月隨訪,發(fā)現(xiàn)術后和術后3個月,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脛骨平臺內翻角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實驗組患者的后傾角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經過3個月隨訪,實驗組患者的膝關節(jié)活動自由度和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創(chuàng)LISS鋼板治療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可有效改善后傾角,有利于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微創(chuàng)LISS鋼板; Schatzker Ⅴ型; Schatzker Ⅵ型
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均屬于由高能量損傷造成的復雜骨折。蘇世奇[1]在對脛骨平臺骨折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手術治療可有效提高該病的治愈率。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微創(chuàng)LISS鋼板對于復雜性脛骨骨折有很好的療效[2]。本院對35例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采用微創(chuàng)LISS鋼板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來本院就診的70例患者經過各項檢查,均符合脛骨平臺骨折的診斷標準,且均符合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的分型標準。實驗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28.0±7.5)歲;其中車禍致傷14例,壓砸致傷13例,從高處墜落致傷8例。對照組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齡24~62歲,平均年齡(27.8±7.4)歲;其中車禍致傷16例,壓砸致傷14例,從高處墜落致傷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致病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術前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藥物消腫等積極的治療措施,直至患肢的軟組織允許時,采取手術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術后對兩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并囑咐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積極主動收縮性訓練,以促進患肢盡快恢復正常。
1.2.1 實驗組 首先,使用松質骨拉力釘在合適的位置(不能影響鎖定鋼板的置入和鎖定螺釘?shù)恼9潭ǎ﹃P節(jié)面進行加壓固定。其次,手握患肢踝部,牽拉下肢以對患者的骨折所成角以及異常移位轉角進行矯正。運用C型臂X線機選擇合適的鎖定鋼板準備插入。在皮膚上切一個小的直切口,不破壞骨膜以保持骨的正常血供,用組織剪在骨膜外和肌肉間進行分離,再將鎖定鋼板插入其間。用1枚皮質骨螺釘經螺釘孔將鎖定鋼板與脛骨外側貼緊,再在其近段固定2~3枚螺釘。再選擇接骨板行微創(chuàng)LISS鋼板內固定治療,并擰入自攻型螺釘加以固定。
1.2.2 對照組 首先,采用松質骨拉力釘在合適的位置對關節(jié)面進行加壓固定。其次,手握患肢踝部,牽拉下肢以對患者的骨折所成角以及異常移位轉角進行矯正。再次,運用C型臂X線機,選擇合適的普通解剖鋼板準備插入。切開皮膚使骨質充分暴露,不破壞骨膜,用組織剪在骨膜外和肌肉間進行分離,再將普通解剖鋼板插入其間。鋼板選用為:外側使用L型鋼板,內側使用T型鋼板,同時上下各用3~4枚螺釘加以固定。
1.3 觀察指標 采用相關工程繪圖軟件(AutoCAD2008)對兩組患者的脛骨平臺內翻角和后傾角進行測定。內翻角即為在前后位X線片上,脛骨解剖軸與脛骨平臺切線的內側夾角;后傾角為在側位X線片上,脛骨上端后側切線的垂線與脛骨平臺切線的夾角。與此同時,采用HSS膝關節(jié)評分標準對患者的膝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分,評分越高,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兩組患者的內翻角和后傾角比較 實驗組術后和術后3個月的患肢內翻角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患肢的后傾角明顯大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兩組療效比較 采用HSS膝關節(jié)評分標準對術后兩組的膝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分,隨訪3個月后,實驗組的膝關節(jié)活動自由度和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均是由于高能量損傷造成的復雜骨折,多造成患肢軟組織的損傷。對于脛骨平臺骨折治療,針對不同的骨折情況有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3]。王賢芳等[4]在對脛骨平臺骨折的手術治療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微創(chuàng)小切口直視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出血少,骨折愈合快,效果良好。目前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微創(chuàng)LISS鋼板治療脛骨平臺骨程操作穩(wěn)定、簡便,有利于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5]。且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微創(chuàng)LISS鋼板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骨折愈合率較高[6]。黃河等[7]也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LISS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Schatzker Ⅵ脛骨平臺骨折效果顯著,可針對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有較佳的治療效果。微創(chuàng)LISS鋼板作為一種內固定方法,不加重原傷,術中出血量少,效果良好[8]。
本研究顯示,術后和術后3個月,實驗組患者的后傾角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膝關節(jié)活動自由度和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微創(chuàng)LISS鋼板對于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效果顯著。
總之,微創(chuàng)LISS鋼板治療Schatzker 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比傳統(tǒng)解剖鋼板內固定手術效果更好,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蘇世奇.38例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治療與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15):85.
[2] 徐良,蔣富貴,朱曉東,等.經皮微創(chuàng)LISS鋼板治療復雜性脛腓骨骨折[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16):1276-1277.
[3] 鄧賓.不同方式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分析[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2,28(1):40-41.
[4] 王賢芳,肖慶華.SchatzkerⅤ、Ⅵ型脛骨平臺骨折的手術治療[J].臨中外醫(yī)療,2011,30(12):21.
[5] 孔彥芳,王聰,江滔,等.微創(chuàng)內固定系統(tǒng)(LISS)鋼板治療下肢骨折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1,32(16):3275-3276.
[6] 馬先文,李力,桂斌捷.微創(chuàng)LISS鋼板治療脛骨中上端粉碎性骨折[J].西部醫(yī)學,2011,23(8):1436-1437.
[7] 黃河,宋濤,張文韜.LISS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SchatzkerⅥ脛骨平臺骨折24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11):1560.
[8] 肖宏韜.不同內固定方法在SchatzkerⅥ型脛骨平臺骨折中的應用對比[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2(2):43-44.
(收稿日期:2012-09-14) (本文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