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錫玲,張 勝,楊敬林
(1.湖南農業(yè)大學 工學院,湖南 長沙410128;2.國防科技大學 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湖南 長沙410072)
獨立學院是指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探索。它以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質量為立足之本,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土木專業(yè)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工程應用背景濃厚的專業(yè),這就要求獨立學院土木專業(yè)學生具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及較強的動手能力,同時還應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工程實踐能力及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等實踐能力。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傳授知識與訓練技能相結合的過程[1],因此,高校實驗室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這些年來土木專業(yè)畢業(yè)生較好的就業(yè)形勢,使得獨立學院土木專業(yè)學生迅猛增多,而實驗室的投資建設沒有同規(guī)模增長,實驗室的管理和制度沒有與時俱進而顯得不合適宜,實驗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然而,近年來教育部對實驗室建設十分重視。教育部教高廳[2004]1 號下發(fā)的《高等通普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的實驗教學評估指標體系明確規(guī)定,高等學校要有開放性實驗室。響應教育部號召在現有的實驗條件和有限的資金投入的情況下,針對獨立學院辦學特點,構建獨立學院開放性實驗平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大多數高校土木專業(yè)的實驗教學方法通常采用灌輸式,獨立學院也不例外。教師先把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案設計好,在課堂上演示一遍,然后學生“依葫蘆畫瓢”地跟著做一遍,更有甚者連實驗結果都由教師進行分析。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其興趣和積極主動性難以激發(fā),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學生人數多、實驗時間短、實驗項目單一、動手機會少。獨立學院土木專業(yè)實驗室目前大多以本部實驗室為依托,由于這幾年來的連續(xù)擴招,原有的母體學校實驗室教學壓力似乎有些不堪重負,在規(guī)定的有限的實驗課程教學時間里只能進行幾個簡單驗證性實驗,教師才能保證“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效果顯然有待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有待激發(fā)。而實驗設備通常是在“不堪重負”的教學時間后便長時間閑置,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開放性實驗室是指在滿足基本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實驗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開放[2]。所謂開放性實驗平臺并不簡單地等同于開放性實驗室,而是在實驗室開放的同時采用網絡形式輔助實驗室的開放,利用兄弟高校實驗室和公司研究所資源共享形式建立真正的開放性實驗平臺。其特點是學生可以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和內容,獨立地進行實驗分析,時間上更靈活,不是單一的只能在教學時間里進行實驗,而是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實驗室的運行情況后預約實驗時間,更合理更充分地使用實驗室。與兄弟高校和公司資源共享更能開闊學生眼界,使其更了解社會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構建開放性實驗平臺主要包括現有實驗室的開放、自建實驗室、網絡實驗平臺的建立和社會實驗平臺的建立等。
當前學生大多只能在規(guī)定的實驗課程教學時間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除此之外學生很難有機會使用實驗室進行實驗學習。開放性實驗室主要是從時間上、形式上和實驗內容上進行開放。
1.時間上的開放
時間上由原來的只能在課表上安排的時間進行實驗轉變?yōu)槎鄷r間段的實驗。實驗室根據學生的實驗內容申請,預先安排出多個可以供學生選擇的時間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時間段進行預約。學生在實驗前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避免在實驗課前毫無準備,實驗課時便手足無措,實驗完后毫無收獲的窘境。對于有創(chuàng)新實驗或參加項目研究的學生,根據實際需要和實驗室運行情況可以不定時開放,真正做到實驗室為學生的課程學習、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驗開放和服務。
2.形式上的開放
現有的土木專業(yè)實驗教學模式是以單一的實驗課程教學為主。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形式上由只能在實驗課上參與實驗轉變?yōu)閰⒓优d趣小組、申請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參加學科實驗競賽和擔任實驗課程助理及教師科研助手等多種形式。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來進行實驗活動,增強了專業(yè)知識,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傳統(tǒng)的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是教師安排時間、內容和方案,然后進行演示,學生照做,這樣填鴨式的實驗形式逐步轉變?yōu)閷W生主動設計實驗內容、方案提交給教師進行實驗申請,教師主要根據實驗室現有條件對其內容的可行性進行初步審核和安排,實驗小組組員由原來的教師分組轉換為學生自行組合,分工合作,每組實驗人數為4 ~6 人。學生對實驗步驟和儀器使用有疑問時可由實驗人員進行簡單的指導。并非任課教師一定要在實驗現場,進行實驗講述和指導的形式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其積極主動性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實驗時間安排上更加寬裕和靈活。對于學生成績的考核可以是實驗教師進行把關,或者有條件的實驗室可以根據視頻錄像情況和學生實驗報告情況綜合考慮。
實驗室的開放無疑給實驗教師的管理和設備維護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可以在高年級或對實驗比較有興趣的學生中優(yōu)選幾個實驗助理,對其進行培訓,在不影響其正常學習的時間段參與實驗室管理和指導,對于這些學生助理給予實踐教學學分的認定或證書的認定,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3.內容上的開放
內容上由原來的教師安排的幾個單一驗證性實驗轉變到多個驗證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由原來的統(tǒng)一安排轉變?yōu)槊總€小組自己定實驗內容和方案,因此,實驗內容可以多樣性。相應地,實驗教學大綱中實驗項目也應有多層次的實驗項目(基礎型和提高型)可供學生選擇?;A型主要是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提高型主要以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為主。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或較差的學生,可以以完成實驗教學大綱中基礎型項目為目標;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有余力的學生,或者是對實驗特別有興趣的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在教學大綱中選擇提高型的項目為主。當然對于更為優(yōu)秀的學生或有更大興趣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興趣小組、創(chuàng)新實驗小組、學科競賽和教師科研等形式來參與教學大綱任務之外的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和研究型實驗,以滿足這些較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實驗學習和研究的渴望。從而在多層面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驗學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獨立學院在充分利用母體學校實驗室資源的同時,也應盡可能地建立自己的實驗室,這樣才能對實驗室的開放更有保障。獨立學院實驗室建設主要來自于高校共建投資方,沒有政府方的財政撥款,經費相對有限。而土木專業(yè)實驗教學較多,實驗設備相對昂貴,基于這樣的實際情況,自建實驗室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將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發(fā)揮其最大作用。因此,獨立學院在立項實驗室建設工作時,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使用頻率較高”或“性價比較高”的設備,其它設備仍依托母體學校實驗室。在母體學校實驗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獨立學院實驗課程教學仍依托于母體學校實驗,有針對性地購買創(chuàng)新實驗中常使用的儀器,增加獨立學院學生參加創(chuàng)新項目實驗的機會,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動手機會和能動性。
網絡實驗平臺主要包括網絡促學考核系統(tǒng)、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學習交流區(qū)和成果展示區(qū)。網絡促學系統(tǒng)[3]主要包括預習實驗、預約實驗和測試。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實驗課前的預習,預習完點擊提交實驗小組的實驗內容、方案和申請后待老師審核后才能進行實驗預約。它能有效地保證學生獨立實驗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提高實驗效果,更有效合理地安排實驗時間。對于設計實驗和難度較大無法開設的實驗可以進行虛擬實驗(實驗動畫、錄像、幻燈片等形式),通過計算機來輔助實驗教學。在學習交流區(qū),學生們可以自由交流或提問關于實驗過程或設計中遇到的問題或難題,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成果展示區(qū)可以展示出實驗的一些成功作品或成果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獨立學院構建開放實驗平臺除了改革原有的實驗室體制和實驗教學內容,自建部分實驗室,利用網絡平臺輔助實驗教學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輔助教學。
與兄弟院校土木實驗室保持良好的聯(lián)系,做到實驗資源共享。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在現有的母體學校實驗室和自建實驗室無法進行時,可以利用兄弟院校的實驗平臺進行實驗。并利用此機會邀請兄弟院校學生一起參與該創(chuàng)新項目,進行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精神。
實驗室資金短缺是獨立學院實驗遇到的主要問題。但是,獨立學院也具有其自身優(yōu)勢,它們通常是高校與地方企業(yè)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相比之下它具有較廣闊的社會背景資源。在實驗教學上獨立學院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與企業(yè)共建實驗室,或者為企業(yè)推薦學生當實驗助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學習機會,讓學生真正從書本中走出來,體會到知識最終應服務于社會需求。
獨立學院土木類開放性實驗平臺的建立是獨立學院實驗教學改革的保障,是實現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土木工程專業(yè)特點,從開放性實驗室建立、網絡平臺的建立、社會平臺的建立和自建實驗室?guī)讉€方面闡述開放性實驗平臺的構建。除了上述的幾個方面外,還有領導的重視、資金的支持、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實驗室管理人員的配備等等方面也是開放性實驗平臺構建的重要保障。
[1]肖 佳,鄧德華.《土木工程材料》開放性實驗教學研究與實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83 -84.
[2]潘劍云,張 欣.土木工程專業(yè)開放實驗教學的探討與體會[J].高教論壇,2010(2):40 -44.
[3]周錫玲,張 勝,許紅寨.《建筑材料》虛擬實驗輔助實驗課教學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0,24(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