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紅 徐偉
(青島大學 法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執(zhí)行問題探討
——基于青島市的實地調查
劉黎紅 徐偉
(青島大學 法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從公共政策執(zhí)行與效果的評估視角來看,在中央政府一系列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出臺一年后,地方政策執(zhí)行仍存在著供給不均衡、政策可及性有待改善、吸納社會力量不足、覆蓋率低等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障礙性因素可以從政府、社區(qū)和企業(yè)等政策主體,以及作為政策對象的農民工自身來分析。為了修正執(zhí)行偏差、提升政策效果,需要進一步強化、完善政府的責任,并建立、完善分類分層的農民工文化設施服務供給等5個機制。
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執(zhí)行;問題研究
近幾年來,隨著農民工階層結構和需要的變化,系統(tǒng)地為農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成為公共話語體系的熱點。2011年9月文化部等三部門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見》、2011年10月十七屆六中全會發(fā)布的《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及2012年1月民政部出臺的《關于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qū)的意見》等都對此做了專門規(guī)定。從公共政策研究和實踐的國際發(fā)展趨勢來看,政策制定固然重要,但政策執(zhí)行及效果的評估卻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學術界和政府更為關注的。那么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政策執(zhí)行一年后,政策執(zhí)行情況如何?政策效果與政策目標之間是否存在偏差?如果存在較大偏差,其障礙性因素是什么?如何改善才能達成預期的政策目標?關于這些問題學術界的研究至今付諸闕如,但其重要性卻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本文擬以新生代農民工為關注對象,以青島市的實地調查資料為依據,評估中央系列政策發(fā)布近一年后,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執(zhí)行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性因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改善建議。
根據政策客體的需求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只是公共服務的第一步,真正要滿足政策客體的需要狀況,還必須政策執(zhí)行有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策的實際效果。從實施情況來看,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的執(zhí)行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政策效果。
1.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均衡
主要表現在: (1)行業(yè)不均衡。目前,新生代農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業(yè)、服務業(yè)和建筑業(yè)三大行業(yè)中。在這三大行業(yè)中,服務業(yè)供給情況是最好的,這與服務業(yè)多處于市區(qū),周圍文化娛樂服務設施較為充足,新生代農民工自身對文化娛樂需求強度更大一些有關。建筑業(yè)的情況是最差的,工地的流動性大、日常生活條件差,甚至男女混住,并且建筑業(yè)打工的年輕人一般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精神文化娛樂要求也不高。(2)不同規(guī)模、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用工單位不均衡。無論是工廠還是酒店、理發(fā)店,大型的用工單位一般都會適當考慮員工的文化娛樂需要。從發(fā)展階段來看,處于生存發(fā)展期的企業(yè)往往難以顧及也大多不會考慮工人的文化娛樂需求,而到了企業(yè)升級階段后,往往更容易注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規(guī)范,企業(yè)文化和企業(yè)形象的樹立,會適當考慮工人的這類需求。(3)不同性質的用工單位不均衡。一般來說,國有企業(yè)、國有改制企業(yè)情況比較好,這些企業(yè)由于與政府的天然關系,比較配合政府工作,工人管理也比較規(guī)范,同時多設有團委、工會、婦聯這樣的職能或崗位,因此職工集體性文化娛樂生活比較豐富。情況最差的是中小私有企業(yè),“我們街道私有企業(yè)大約有3000多家,和團委建立聯系的有85家,但真正注重工人文化娛樂生活的只有5、6家,其中三利集團還有自己的藝術團,還可以外出演出賺錢?!雹?012年6月17日城陽區(qū)某街道團委工作人員訪談。
2.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可及性有待改善
在政策執(zhí)行上存在著形式主義政策執(zhí)行、殘缺式政策執(zhí)行等偏差現象,影響了服務供給的可及性。如2007年后按相關文件規(guī)定:凡青島市在建建筑工程,均須建立工地職工夜校;工程開工7日內職工夜校須正式開課;建筑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應建立至少容納50人聽課的教室;各教學點必須配備書籍、黑板、電視機、影碟機及擴音設備等教學設施;每學年不少于4個月有培訓內容,每周授課1至2次,一個課時2小時。[1]但調查中發(fā)現,一些工地并不嚴格遵守規(guī)定,以開會代替開課,甚至根本不開課,“職工夜校標準化工地都得有,今年還沒開,以前都有,平時開會就代替了,正式上課的話一般兩個月一次吧,講工地安全、質量保證什么的”②2012年6月8號城陽區(qū)某大型建筑工地工人訪談。,“哪有什么職工夜校,屋子是擺設,假的。有個太陽能熱水器,領導來檢查才掛上的,都不通熱水,應付檢查的?!雹?012年7月4日李滄區(qū)某大型建筑工地工人訪談。設在社區(qū)的文化中心雖然有多達幾千冊的圖書、有數臺免費上網的電腦,可是因為開放時間與農民工休息時間錯位,或圖書根本不外借,農民工也很少能實際享有此類服務。工廠離各級圖書館太遠,制造業(yè)的農民工也幾乎不去借閱圖書雜志,就如同2005年后年青島市圖書館專門劃出了農民工自習室卻幾乎沒人去一樣。一些企業(yè)設置了文化娛樂施舍,但能經常開放的卻很少。
3.政府購買服務,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度不夠
《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關于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qū)的意見》都提出了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見》更是明確提出:到2015年,我國將形成相對完善的“政府主導、企業(yè)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機制。但調查發(fā)現,青島市2012年剛剛啟動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全部購買資金只有30萬,而且?guī)缀跷促徺I過任何非政府組織的為農民工提供的文化服務項目,而是選擇自己組織力量為農民工提供文化娛樂服務。在調查中,兩個社會組織的負責人也都談到了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資金短缺導致留不住員工、一些好的服務農民工的文化娛樂項目無法可持續(xù)發(fā)展。
4.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覆蓋率低
筆者同時進行的805份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問卷調查統(tǒng)計顯示:82. 9%的人選擇從來沒有、比較少、偶爾參與單位所在社區(qū)組織的文體娛樂活動,77%的人選擇從來沒有觀看過為農民工播放的免費電影,88. 2%的人選擇從來沒有、偶爾、比較少到青島市各級圖書館借閱圖書和雜志,這些數據反映出青島市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率并不高。再以一則新聞報道為例,2012年7月2日《山東工人報》報道:“2011年‘共同的家園’主題系列活動,是青島市工會近年來打造的又一品牌。該項活動以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為主旨,已連續(xù)開展了7個年頭,先后上百次走進工廠、車間、社區(qū)、建設工地,慰問農民工十余萬人?!盵2]7年共服務10余萬人,平均每年1萬余人,這個數字相對于青島市目前高達210萬的農民工來說顯然覆蓋率是很低的。
上述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是由于種種障礙性因素造成的。影響公共政策執(zhí)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筆者側重于從公共政策主體和客體來進行分析,主體主要為政府及相關人民團體、社區(qū)、用工單位,客體即新生代農民工自身。
第一,政府及相關人民團體方面
(1)政府對自身職能定位并不非常清晰和合理。無論從公共服務的現行理論還是實踐來看,政府的最佳職能是制定政策、監(jiān)督評估政策執(zhí)行,并提供財政支持,在具體服務方面,應當主要交給市場、社會去做。青島市截至到目前為止,政府購買服務并未有力度的實施,更沒有專門針對為農民工提供服務購買項目,而是相關部門和人民團體直接組織人員送演出、送電影、送講座等??上攵?,面對如此龐大的、且流動性很強的群體,現有的政府及人民團體的人員力量顯然是不可能做到很大覆蓋率的,而且也存在著工作、休閑時間錯位等諸多不便。此外,政府使用志愿者也不符合國家相關法規(guī),而社會組織卻可以整合大量志愿資源來做這一工作。
(2)相關人民團體的財力要大大弱于真正的政府部門,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有心無力、捉襟見肘。以共青團組織為例,新生代農民工是他們重要的服務群體,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團委也很重視這一工作,但是街道層面的團委工作人員往往是兼職,財力又有限,很多時候只能靠整合資源來做這一方面的工作,所以工作力度和覆蓋率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訪談中,新市民之家的負責人談到,青島團市委書記很認可、支持他們的工作,但卻拿不出多少經費購買他們的服務,為了緩解新市民之家的經濟壓力,市團委書記曾經多次與青島市某銀行協商,動員銀行拿出20萬元用于家園的農民工文化服務,但由于種種原因,最后未能達成此事,書記也感到無奈與遺憾。
第二,社區(qū)方面
(1)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和閱覽室的開放時間與農民工的休閑時間錯位,有些社區(qū)圖書不外借。社區(qū)閱覽室一般都在早上8點半開門,中午休息,下午5點半(或5點)關門,農民工一般的休閑時間都在晚上,此時社區(qū)文化中心也已經下班了。有些社區(qū)圖書允許外借,有孩子的農民工會到社區(qū)借閱一些關于育兒、保健知識的圖書,但是單身農民工很少去,并且有些社區(qū)因為圖書不多,所以不外借,這就限制了農民工對社區(qū)文化服務設施的獲得。
(2)農民工對社區(qū)服務設施變動的知曉度不夠,對社區(qū)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高,特別是單身農民工。許多新生代農民工根本不知道社區(qū)還可以免費上網,有免費圖書刊物可以看,而流動性較強的建筑業(yè)農民工甚至連社區(qū)居委會在哪里都不知道。社區(qū)工作人員也談到,社區(qū)搞文化娛樂活動,一般是在宣傳欄張貼通知,但單身農民工一般不認為自己是這個小區(qū)的居民,大多沒有關注社區(qū)動態(tài)的意識,所以并不去主動看通知。
(3)社區(qū)文化娛樂活動很多,但并不能吸引年輕人?;诮ㄔO和諧社區(qū)的要求,當前社區(qū)所舉辦的文體娛樂活動,并不從制度上排斥農民工,只要在這里工作或居住的都可以報名。但一方面由于大家對社區(qū)存在認識誤區(qū),認為社區(qū)是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并不知道現在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已經低齡化,活動也很豐富多彩。舉辦活動時,許多人就想當然的認為和年輕人無關,不愿意參與。另一方面,大部分社區(qū)活動又確實是以老年人為參與主體的,這樣少量報了名的年輕人最后也退出了。如此循環(huán)下去,造成了社區(qū)不會專門針對年輕人舉辦文體娛樂活動,而年輕人也很少參與社區(qū)所舉辦的文體娛樂活動的局面。
(4)對一些社區(qū)而言,專門舉辦針對農民工的活動,效率低且資源不足。特別是市內的一些社區(qū),居住在社區(qū)里的新生代農民工比較少,社區(qū)針對他們舉辦活動,召集人非常費力,而參與者又少,再加上社區(qū)承接的各個政府部門的任務已經很多,人力財力都不足,所以社區(qū)不愿意實質性的去做這些工作。
第三,用工單位方面
(1)一些中小企業(yè)處于生存發(fā)展期,難以顧及經濟效益之外的事務。處于起步期、生存發(fā)展期階段的中小企業(yè),在用工上多存在這樣的特點:一是用工不規(guī)范,并不嚴格遵循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guī)定,壓低工人工資,低償延長勞動時間;二是工資計算多采用計件制;三是基本不考慮工人在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只注重經濟效益。四是企業(yè)內很少有團委、工會這樣的人員崗位和職能設置。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人為了多賺一點工資,往往主動放棄了文化娛樂活動的時間,“其實許多人心里挺矛盾的,有時候很想出去玩玩、休息休息,可是又想加班,好多賺一點錢。我們是計件工資,多干一點活工資就會多一點,平時工資太低了。”①2012年6月24日城陽區(qū)某工廠工人訪談。而用工單位還沒有到企業(yè)整體水平升級的階段,只有先顧及眼前利益、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搞文化娛樂活動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另外,中小用工單位本來管理人員就少,由單位來做大型的文體娛樂活動,沒有時間和精力,也沒有專門人才,如果每個中小企業(yè)都配備齊全的文化娛樂設施與服務人員,無疑是資源的浪費。
(2)用工單位對豐富職工文化娛樂生活的功能認識程度不一。霍桑實驗、馬斯洛人的需要理論都表明,滿足員工的精神文化和社會歸屬需求,將會增強員工對企業(yè)的歸屬感、增強員工之間的凝聚力、有效降低員工流失率。調查發(fā)現,部分企業(yè)對此有明確的認識并做出了行動,這些企業(yè)往往是大企業(yè)、國有企業(yè)以及國有改制企業(yè)。還有一部分用工單位的老總是各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私企也比較注重員工文化建設。但也有不少企業(yè)認為,企業(yè)畢竟是經濟組織,所有的工作都應以提高經濟效益為重心;還有的企業(yè)老總擔心,員工搞集體娛樂活動,策劃、組織、參與,都會花費時間和精力,會耽誤生產;甚至還有的老板擔心員工總在一起搞活動,凝聚力強了,會團結起來和廠里對抗,要求增加工資、依法休假等。
(3)制造業(yè)、建筑業(yè)的特殊原因。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制造業(yè)工廠一般都處于遠離市區(qū)的城郊結合部,公共文化基本服務設施和服務人員水平都相對薄弱,而青島的中小企業(yè)特別多,這就會影響到新生代農民工整體文化娛樂生活的享有程度。對于建筑業(yè)而言,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層層分包導致生活管理服務不暢?,F在的建筑公司,許多都是打著大公司的牌子,但是層層分包給大大小小的包工頭,包工頭的管理服務顯然是無法和正規(guī)的建筑公司相比的,再加上建筑工人同其他兩個行業(yè)工人相比,本身對文化娛樂生活的要求并不強烈,因此,公司也不注重這方面的供給。
第四,新生代農民工方面
部分農民工并不認為改善文化娛樂生活是他們最迫切的需要,文化娛樂生活提升仍處于“潛需求”層面。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高級需要的發(fā)展只有建立在低級需要的基礎上”[3](P154)這一觀點在農民工文化娛樂生活的需求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證。調查發(fā)現,許多農民工認為工資的高低、是否按時發(fā)放才是他們最關心的,文化娛樂生活有當然更好,沒有也無所謂。筆者訪談某建筑工地農民工時他們表示,“我們工地連電都不給你送足,大夏天的,想開個風扇都不行,還談什么看電視,文化娛樂。你若是想反映,替我們說說把電的問題解決就行了。調查這個問題,離我們農民工太遠了?!雹?012年7月4日李滄區(qū)某大型建筑工地工人訪談。有服務業(yè)農民工表示,到社區(qū)文化室去看書肯定不會去,就是因為不愛看書才輟學出來打工的,要是組織集體活動還可以參加。也有工廠的農民工談到,平時休息也不敢去參加爬山這樣的集體活動,怕太累了第二天工作沒精神,影響出活量。
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公共管理者不是服務的直接供給者,而是中介者、調停者、裁判員;公共管理者在思想上要具有戰(zhàn)略性,在行動上要具有民主性,激發(fā)人們的公民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提升公民的公共事務參與意愿;公共管理者不僅僅要回應“顧客”多樣化的需求,而且更要關注建設政府與公民之間、公民與公民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關系;應該給予公共管理者特別是基層公務員足夠的價值和利益關注,才能造就負責任的、投入的并且有公民意識的雇員。[4]結合新公共服務理論與各地的先進經驗,筆者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政策執(zhí)行的調整,以提升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效果。
第一,強化、完善政府的責任
在發(fā)揮政府的責任方面,應注意:( 1)進一步改善農民工文化建設責任劃分。常住地政府無疑是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首要責任主體,尤其是在中央政府頒布了宏觀政策和發(fā)展計劃后,政策細化和政策執(zhí)行都交由地方政策來負責。(2)提供穩(wěn)定的財政支持。要樹立起農民工文化公共財政意識,打破按本地戶籍人頭配置經費的制度設計,將每一區(qū)域的流動人口數目考慮進去。在一定時期內可考慮設立農民工文化建設專項經費[5],用于建設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為農民工直接提供活動場所,如在制造業(yè)農民工聚集的社區(qū)建立青年文化活動中心;對社區(qū)、非政府組織、事業(yè)單位專門為農民工舉行的文化教育活動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或服務購買。(3)加大對農民工文化建設政策的宣傳力度。政策執(zhí)行是由許多組織一起協作完成的,必須通過宣傳來統(tǒng)一、加深人們對政策的認識,政策主體才能積極主動的執(zhí)行政策,政策對象才能積極配合參與政策。調研中發(fā)現,許多農民工根本不知道社區(qū)有免費文化資源,甚至連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免費了都不知道。而抓住用工單位的心理,激發(fā)用工單位在農民工文化供給上的動機,也需要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
第二,建立分類分層的農民工文化設施服務供給機制
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和發(fā)展階段、不同性質的用工單位在服務供給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統(tǒng)一標準供給,會出現資源浪費和資源不足共存的局面。因此需要建立分類、分層供給機制。(1)公共文化資源配置要向新生代農民工中的底層群體傾斜。送演出、送圖書、送電影、送講座等完全福利性文化服務要傾向于提供給建筑業(yè)、中小用工單位。(2)對于條件較好的大企業(yè)、國有企業(yè)、國有改制企業(yè)、兩會代表法人企業(yè),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示范帶頭作用,可以通過向國有企業(yè)和改制企業(yè)發(fā)放文件,部分補貼、評獎給予榮譽激勵等方式進行。(3)對于整體生活狀況最差的建筑業(yè),已有的文化政策要強化執(zhí)行?,F在各地都在開展建筑工地職工夜校工作,如果這項工作在各個工地得到真正的執(zhí)行,建筑業(yè)農民工的文化娛樂生活狀況應該能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4)在制造業(yè)集中的地方設置青年文化活動中心??上炔捎谜顿Y租賃的方式進行,運行2-3年后,根據中心效果決定是否繼續(xù)運行或整合資源自建中心,中心的運營應當引入非政府組織來具體負責,政府負責考核。(5)對于農民工行業(yè)不同、數量不同的社區(qū)在文化供給方面也不應用同一標準來要求和扶持,否則容易導致農民工人數少的社區(qū)工作資源浪費、工作流于形式,而農民工人數聚集的社區(qū)則苦于沒有足夠的資源,工作上有心無力。特別是在制造業(yè)集中的社區(qū),在資源配置上要有所傾斜。
第三,強化社區(qū)文化資源共享機制
社區(qū)是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從規(guī)模效應上來看,在中小企業(yè)集中的地方,每一個企業(yè)都建活動中心既不現實,也浪費資源。而且社區(qū)能促進農民工參與本地活動、拓展本地社交網絡,能在真正意義上推動農民工的城市融入??梢钥紤]: (1)任務考核與資源投入并行。在兩年一度的和諧社區(qū)考核評選,以及年度社區(qū)工作考核中應設計進為農民工文化服務的指標,同時在財政上相應的增加這方面工作的經費。(2)提升社區(qū)工作人員的社區(qū)融合意識與工作能力。農民工的社區(qū)融入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部分,怎樣才能借助文化娛樂的載體促進農民工的社區(qū)融入?工作價值和工作技巧是什么?對于絕大多數都不是社會工作或社區(qū)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的社區(qū)工作人員來講,需要進行這方面理論和方法的培訓。(3)加強社區(qū)文化資源共享的宣傳。各用工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加入對社區(qū)資源情況的介紹,傳遞社區(qū)歡迎新市民參與活動、享用資源的信息,避免農民工因信息缺失或心理自卑而無法享用社區(qū)文化資源。(4)農民工集中的社區(qū)的活動中心和閱覽室,可通過加強宣傳、延長開放時間并抓的措施,發(fā)揮其實際效用,如果社區(qū)有困難,可招募義工。
第四,建立鼓勵、監(jiān)督用工單位加強文化設施和服務供給的機制
企業(yè)是新生代農民工的主要工作和生活場所,雖然在文化設施服務供給方面的確不應負全部責任,但本著社會責任與人性化管理的原則卻應當負部分責任,不能以自己是經濟生產單位就回避、推卸這一責任。此外,正如團隊角色理論之父梅雷迪思·貝爾賓所言,“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yè),整體的最終健康取決于它的組成部分的活力?!盵6](P181)豐富農民工的文化生活,可以實現新生代農民工注重自我和企業(yè)提高生產效率的雙重訴求??梢圆扇〉呐e措有: (1)加強對用工單位執(zhí)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情況的監(jiān)督,保證農民工休息時間、加班補貼、工資發(fā)放等基本權益的保障,因為這些是農民工享有文化娛樂生活的基本條件保障和動機產生基礎。(2)可以建立對企業(yè)的文化建設考評制度,從制度層面而非單純道德層面保證用工單位有文化供給的動機。(3)鼓勵同一區(qū)域或同一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對于一些企業(yè)文化建設比較好的企業(yè),應通過集中動員、資金補貼、榮譽獎勵等方式,鼓勵它們在各自的區(qū)域或行業(yè)發(fā)揮跨企業(yè)集體文化娛樂活動的策劃組織承擔者,或者向其他企業(yè)部分開放其文化資源。
第五,完善多元主體合作的服務傳遞機制
調整好以政府、人民團體、企業(yè)、社區(qū)、非政府組織多元合作網絡的結構,一定要抓住業(yè)余文化的精髓,明確政府在農民工文化服務中的角色:是資金供給者、政策制定者、執(zhí)行監(jiān)督評估者,雖然也可以直接提供服務,但覆蓋率更廣、更受新生代農民工歡迎的貼合實際的服務,應該是來自民間的。政府需要做到: (1)加大對相關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這些社會組織應包括:專門為農民工提供服務的社會組織、關注青年人群體的專業(yè)社會工作組織、企業(yè)內部的文藝團隊、其他青年人文娛自組織等。針對這些社會組織的不同類別和性質,政府采用項目購買、按場演出補貼等方式扶持和引導社會力量為農民工提供文化服務。(2)加強社區(qū)居委會與中小用工企業(yè)的合作。調研中發(fā)現,有的中小企業(yè)的打工青年想聚在一起搞活動,但卻沒有聚集地點,而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很愿意接納前去做活動的青年人,因為現在每個社區(qū)都有服務中心,利用率卻很低。(3)加強與新興大眾傳媒運行機構的合作。許多農民工喜歡閑暇時間在電腦、手機上網,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些速度快、覆蓋廣、能直接對接打工青年的新興傳媒,集中向新生代農民工提供專題性的文化服務。
第六,培育、扶持農民工文化娛樂內生機制
在新生代農民工中存在著部分自有文化資源,激發(fā)出、扶持起這部分力量是很有意義的,一則沒有人比他們更知道自己的群體有什么樣的需求,以什么方式供給能最受新生代農民工的歡迎;二則他們長期的打工經驗也為適合農民工文化產品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最好的基礎;三則他們中不乏有各種文藝才能的人,本身也是社會力量的一部分,而且在激發(fā)農民工的參與意識方面他們示范效應是最直接的??梢宰龅墓ぷ饔校?(1)在用工單位內部組織各種娛樂學習小組,再慢慢擴大規(guī)模,再升級為各用工單位之間興趣聯盟組織。(2)條件好的大型企業(yè)可以組建自己的文藝隊。藝術團除了服務自己的工人外,還可以對外進行公益演出,既可以滿足本單位的需要,又可以塑造企業(yè)文化、凝聚職工人心,還可以與當地社區(qū)建立和諧的關系,爭取到所在社區(qū)的各種支持。(3)扶持農民工自己的藝術團,吸納有專長的農民工加入,使之成為繁榮農民工文化的新載體、新主體。(4)為農民工的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提供平臺、渠道與資金支持。建立均等化的文學藝術作品資助、獎勵,均等化的文學藝術人才選拔等制度,在舉辦比賽活動的基礎上,增加打工期刊、報紙打工文學欄目等更多的平臺。
總之,對現行的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執(zhí)行和政策效果進行評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和現實意義,以青島市為例,存在著供給不均衡、可及性有待改善、覆蓋率低、吸納社會力量較少等不足,這些不足是由來自政府、企業(yè)、社區(qū)和農民工自身的種種主客觀因素造成的。因此,需要對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的運行機制作出調整和改善,以期為他們提供更有針對性、可及性強、覆蓋率廣的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實現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權益,進一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和諧社會建設。
[1] 青島市建筑工程管理局. 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工地職工夜校管理的通知[EB/OL]. 2012-11-02. http: //www. e-qdpm. com/news/ showIt. aspx?treeid=2986&id=7577.
[2] 王漢民. 建一流陣地 塑魅力品牌——青島市工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職工文化紀實(上) [N]. 山東工人報, 2012-07-02.
[3] [美]馬斯洛. 動機與人格[M]. 許金聲等譯,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87.
[4] [美]羅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 新公共服務:服務而非掌舵[M]. 丁煌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5] 張軍. 我國農民工文化建設: 供給不足與制度推進[J].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 2012, (3).
[6] [美]梅雷迪思·貝爾賓. 超越團隊[M]. 李麗林譯,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2.
責任編輯:侯德彤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Concerning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of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in Qingdao City
LIU Li-hong XU Wei
( Law School,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Judging by evaluating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local execution of the public policies formul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ncerning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for migrant workers. These problems are caused by the government, community, enterprises and the workers themselves. To solve them,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more responsible,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blem study
C916.2
A
1005-7110(2013)01-0029-06
2012-11-03
本文為2012-2013年度共青團中央項目“青年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需求與供給的分類分層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3YB128。
劉黎紅(1975- ),女,山東樂陵人,青島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社會思想史;徐偉(1980-),青島大學法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青少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