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文化典籍英譯出版存在的問題
        ——以《大中華文庫·二十四詩品》為例

        2013-03-27 03:30:52王曉農(nóng)
        當代外語研究 2013年11期
        關鍵詞:詩品文庫英譯

        王曉農(nóng)

        (南開大學,天津,300071)

        1. 引言

        1995年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等指導下正式啟動的“大中華文庫”(以下簡稱“文庫”)項目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系統(tǒng)地進行中華文化經(jīng)典外譯的一項文化工程,是自有漢譯英作品問世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以國家名義組織的大型翻譯出版工程,也是向世界介紹、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項基礎工程。文庫入選作品主要為中國文史哲、政治、經(jīng)濟、科技等最具代表性的典籍,計劃規(guī)模110種,迄今已基本出齊。就英譯看,雖然有少部分外籍專家的譯作,但大部分是中國學者的作品。這凝聚著眾多翻譯家、學者和編輯心血的一本本圖書是一種新的文化存在,自然會吸引眾多領域的學者對它開展研究。該項目取得的成就巨大,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從筆者手邊的這部《大中華文庫·二十四詩品》(下文簡稱“文庫本《詩品》”)和筆者讀到的幾篇評論文章(王輝2003ab;傅惠生2012;洪濤2013)以及叢書的低銷售率(王輝2003a)來看,在出版質(zhì)量和市場策劃方面尚不能說盡善盡美。為文庫將來的再版考慮,筆者不揣淺陋,主要從文化輸出角度,就該書反映出來的英譯和編輯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藉此簡要探討中國文化典籍英譯問題。

        2. 中國的軟實力和文化輸出

        按約瑟夫·奈(J. Nye 1990:6)的觀點,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jīng)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xiàn)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tài)吸引力體現(xiàn)出來的“軟實力”。用“軟實力”理論來考察,我國的“軟實力”遠不夠強大,甚至說還處于向世界介紹我們的文化、讓人家能夠正確了解我們的初步階段(楊牧之2007)。今天,中西“文化赤字”達到了一百比一,因此當務之急,是應該結(jié)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單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現(xiàn)象,唯一辦法就是文化輸出,以減少誤讀、增進互信(王岳川2011)?,F(xiàn)在,發(fā)展國家軟實力已經(jīng)成為中國的一項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上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存在的巨大逆差和落差在21世紀沒有大的改觀。中國典籍外譯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需要,也是文化生態(tài)自身平衡的要求和國家發(fā)展“軟實力”的需要(楊牧之2007)。漢譯外是中國進行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是彌補因語言文化差異等因素導致的翻譯不平衡現(xiàn)象的積極手段。

        從翻譯策略看,非母語翻譯是一種主動的文化輸出手段,更多地體現(xiàn)源語社會的意志,多屬于從原作出發(fā)的翻譯,具體表現(xiàn)在多數(shù)譯作在段落和章節(jié)結(jié)構(gòu)等層面上遵從原文本的規(guī)范(Steele 1994)。從譯作出版發(fā)行等環(huán)節(jié)看,非母語翻譯的商業(yè)色彩明顯淡化,服務源語社會的動機更趨明顯,例如德、法、西、荷、比等歐洲國家都采取一些舉措,為本土或國外譯者及出版機構(gòu)提供資助,甚至建立專門機構(gòu),促進本國作品的對外傳播(馬士奎2012)。文庫也是中國為讓中華文化“走出去”,通過文化輸出提升軟實力而采取的實際行動之一。

        中國文化典籍是中華文化尤其是其傳統(tǒng)價值和信念體系的重要載體,其英譯構(gòu)成了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方面。文庫并非單純的經(jīng)濟行為,需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經(jīng)濟支持下采取各種舉措使其成為長效機制并進一步完善。古籍英譯其實是喜憂參半,它一方面意味著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的新生和世界性的傳播,另一方面,弄得不好也可能會是一種畸形,因而是一種不幸(王宏印2002:70)。為提高中國文化典籍英譯和出版的質(zhì)量,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文庫叢書進行批評和質(zhì)量評估研究。

        3. 文庫本《詩品》案例分析

        文庫本《詩品》和陸機《文賦》放在一冊。除各冊俱備的總序外,《詩品》包括英文“前言”及漢譯文、原文、今譯及英譯。下文分析主要涉及原文、英譯及前言部分。關于總序及其英譯文存在的問題,參見王輝(2003a),本文不再贅述。

        3.1 《詩品》原文和文庫本英譯者

        17世紀以來,《詩品》被普遍視為唐代最重要的詩歌理論代表作(宇文所安2003:334)。它正處于中國古典文論獨立發(fā)展的第三期,上承《尚書》“詩言志”和《文心雕龍》的發(fā)軔和獨立期,下啟《滄浪詩話》和《原詩》的高潮和完成期,最終預示了《人間詞話》的出現(xiàn),即中國古典詩學的終結(jié)(王宏印2002:2)。關于它的影響和貢獻,其一,創(chuàng)造了一種詩論合一的文本樣式,這是前所未有的;其二,規(guī)范了一些基本的風格類型,強化了一些典型的詩歌意境;其三,強化和固化了中國詩學的符號象征系統(tǒng)(同上:66)。

        中國古代詩歌由于朦朧多解等原因,往往造成譯者理解的極大困難和分歧,因此決定譯文質(zhì)量之優(yōu)劣高下的首要因素往往在于譯者對于原詩的理解(張智中2004)。具體到《詩品》翻譯,宇文所安(2003:333)指出,當直接用中文閱讀這些詩句,會發(fā)現(xiàn)它們以自己的方式構(gòu)造出完美的意義;可一旦試圖翻譯它們,完美的意義就支離破碎了。因此,轉(zhuǎn)存原詩的美是極其困難的。據(jù)王宏印(2002)研究,“詩品”之所以難讀難解難譯,客觀原因在于“詩品”中的一些詩句蘊涵豐富,歧義紛出,導致后來眾多注釋者各持己見,為今譯和英譯帶來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另外也與其四言詩體有關;主觀原因方面,在佛道特別是老莊哲學影響下,司空圖常用一些哲學術語,如“道”、“氣”、“真”、“素”、“虛”等,又因中國古代理論思維的特點和局限,或因作者本人對某些問題缺乏透徹的理論思考,有些詞句語義模糊而難解,或因有多解而莫衷一是。今日英譯須以全面深入的文獻研究為基礎方可。

        文庫本《詩品》英譯者是翟理斯(Giles)。他在中國從事外交、翻譯等活動20余年,1897年始任劍橋大學漢學教授。他是19世紀英國漢學三大代表人物之一,處于傳教士階段的業(yè)余漢學向?qū)I(yè)漢學過渡期。那一代英國漢學家身上體現(xiàn)著英國文明和中華文化的碰撞、交匯和融合(陳友冰2008)?!对娖贰纷g文出自他撰寫的《中國文學史》(1901)。雖然該書具有開創(chuàng)性,但當面對國內(nèi)外學界的檢驗評價時,卻顯得有些“不入流”。他和另一位英國漢學家韋利(Waley)就《詩品》英譯產(chǎn)生過爭論(王紹祥2004:197)。翟式后學卜立德(Pollard 1993)認為,該書由種種翻譯片段組成,輔以相當瑣碎、有時無聊的軼聞,若考慮20世紀以來海外漢學已細分為各專業(yè)學科,翟理斯只能算業(yè)余。鄭振鐸(轉(zhuǎn)引自李倩2006)說,此書實毫無可以供我們參考的地方。翟理斯不以探尋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為旨趣的文學史寫作方式被排除在中國文學史學界視野之外。雖然翟氏代表那個時代英國漢學的最高水平,但比同期法國等其他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相差甚遠(李倩2006)。不同譯者的不同翻譯動機、目的、追求和策略等主觀因素也是導致譯文差異的重要因素。翟理斯(1901:179)認為,《詩品》是一組互不相干的哲理詩,是純粹的道家精神經(jīng)由一個飽學之士之思想而呈現(xiàn)的形式??梢?他是把它們純粹作為詩而不是詩論來譯的。今天來看,《詩品》是一部完整的詩學著作,體大慮周,道器相濟,宏觀與微觀兼?zhèn)?理論闡發(fā)與形象描述融為一體(王宏印2002:54)。翟譯有一定歷史貢獻,但歷史局限性還是較大的。這一點在下文結(jié)合文本進一步分析。

        3.2 文本

        整部譯文的音譯部分仍沿用威氏系統(tǒng)。原譯有的音譯不準確,文庫本也只改動了一部分。如第44頁“緱山”誤為“Mount Hou”,而第34頁“太行”原譯為“T’ai-hsing”,文庫本改為“T’ai-hang”。這說明文庫譯本的出版體例不統(tǒng)一,譯文本身的基本體例也沒有做到一致。原文與譯文文字有不對應之處,如第32頁“晴雪滿竹”,英譯“A clear sky and a now-clad bank”實譯自另一版本“晴雪滿汀”。同頁“如月之曙”,翟譯As though before the glow of the rising moon,文庫本中rising改為setting。文庫《詩品》譯文標點符號和原譯也不盡相同。原譯“Set Free”和“Conservation”在文庫本中調(diào)換了順序而未加說明。評估譯文要考慮很多因素,這里僅就理解和表達問題選取部分例子參照相關研究成果加以說明。

        3.2.1 文本理解

        翟譯對原文的理解有些地方不準確。例如,“自然”品中“俱道適往”譯為All roads lead thither?!熬愕馈背鲎浴肚f子·天運》,謂“道可載而與之俱也”?!斑m往”即前往。郭紹虞注云“既與道俱而再適往,自然無所勉強”。“含蓄”品中“淺深聚散,萬取一收”譯為Shallow,deep,collected,scattered,/You grasp ten thousand,and secure one!,回譯為“你抓住一萬個,穩(wěn)穩(wěn)地得到一個”。原文本意是“可取者以萬計,但取其一,便得大千世界”?!翱b密”品中“語不欲犯”譯為So words should not shock,“犯”實指繁復之意?!傲鲃印逼贰胺蜇M可道,假體如愚”的譯文為Yet how are these worthy to be named?/They are but illustrations for fools。這里“愚”是作者自謙稱,“體”指自己寫的這些詩,意為“道”是不可言說的,不過借其寫的詩姑且言之?!靶稳荨逼分小熬闼拼蟮?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譯為All these are like mighty TAO,/Skillfully woven into earthly surroundings./To obtain likeness without form,/Is not that to possess the man?據(jù)王宏印(2002:164)注釋,“俱似大道”猶言山川、海洋、風云、花草都好像有自然之道體現(xiàn)于其中,正所謂萬事萬物都是自然之道的具體顯現(xiàn);“妙契”指絕妙的符合;“同塵”語出《老子》,意為大道無形,但與萬物有奇妙的契合,化為萬物形體而不改變其本質(zhì)。理解有偏差的還有比如“疏野”品中“控物自富,與率為期”譯為Rich with what comes to hand,/Hoping some day to be with God;“形容”品中“絕佇靈素,少回清真”譯為After gazing fixedly upon expression and substance/The mind returns with a spiritual image。以上可見譯者理解原文之失。

        3.2.2 譯文表達

        理解和表達的問題實難劃清邊界,因此以下譯例也涉及理解問題。譯者在譯文中較多采用了直譯法,而注釋又不完備,不少地方譯文意義晦澀難懂,或扭曲原意,也有省略不當之處。例如,“纖秾”品中“采采流水,蓬蓬遠春”譯為Gathering the water-plants/From the wild luxuriance of spring,“采采”成了“采摘”?!皼_淡”品中“閱音修篁,美曰載歸”譯為It is like the note of the bamboo flute,/Whose sweetness we would fain make our own,“竹”的形象成了“竹笛”?!懊撚行嗡?握手已違”譯為Ever shifting in semblance,/It shifts from the grasp and is gone?!俺林逼分小傍櫻悴粊怼弊g為No wild geese fly hither,“鴻雁”實寓指書信。“如有佳語,大河前橫”大意是忽來佳語妙句,如從眼前景象生出,卻不可盡說,而譯文是And sweet words are exchanged/Though the great River rolls between?!皠沤 敝小帮嬚嫒銖姟弊g者按單字理解譯為Drink of the spiritual,feed on force。同樣,“綺麗”中“取之自足,良殫美襟”譯為Take these and be content;/They will swell thy heart beneath thy robe?!皶邕_”品中“倒酒既盡,杖藜行歌”譯文為Then when the wine-cup is drained,/To stroll about with staff of thorn,歌沒有了,何以表現(xiàn)曠達?“典雅”品中“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譯為Then pillowed on his lute in the green shade,/A waterfall tumbling overhead,譯文的意象與“典雅”之主題不睦。下文以一整首詩為例分析,參照今譯,以更好地說明問題。

        例1. 原文:

        雄渾

        大用外腓,

        真體內(nèi)充。

        反虛入渾,

        積健為雄。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

        荒荒油云,

        寥寥長風。

        超以象外,

        得其環(huán)中。

        持之匪強,

        來之無窮。

        譯文:Energy Absolute

        Expenditure of force leads to outward decay,

        Spiritual existence means inward fullness.

        Let it revert to Nothing and enter the Absolute,

        Hoarding up strength for Energy,

        Freighted with eternal principles,

        Athwart the mighty void,

        Where cloud-masses darken,

        And the wind blows ceaseless around,

        Beyond the range of conceptions,

        Let us gain the Centre,

        And there holdfast without violence,

        Fed from an inexhaustible supply. (Giles 1901: 3)

        《詩品》作為整體有其前言和結(jié)尾,前言即是第一首詩“雄渾”,它集中論述詩人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的學識氣魄和心態(tài)源泉,抽象議論壓倒了形象比喻,浩然正氣充于字里行間,以之作為詩的創(chuàng)作本體論之大略(王宏印2002:54),是詩人的創(chuàng)作動力學。詩中包含了一些中國傳統(tǒng)哲學概念,如“體”、“用”、“虛”、“渾”、“象”等。首兩句前者謂外在功能之發(fā)揮,詩人以充實于體內(nèi)的浩然之氣向外鼓動擴張,造成創(chuàng)作沖動,后者言內(nèi)在根據(jù)之養(yǎng)成,這是外在之根本。譯文首句回譯為“力量的消耗導致外在的衰敗”,顯然與原意不一致;譯文Athwart the mighty void,/Where cloud-masses darken中,void中出現(xiàn)了cloud-masses,二者矛盾;“超以象外”言詩人超脫具體事物的形體束縛而深入認識事物的奧妙,譯文Beyond the range of conceptions顯然非原文本意。此外,有的詞語如Centre意義也不清楚。以上分析的這些問題靠“經(jīng)無達詁、詩無達詁、見仁見智”來解釋是不行的,用解構(gòu)主義的辦法來開脫也是無效的。如果有問題的譯文被人引用,則負面影響會繼續(xù)擴散,例如這里的譯文就被克蘭默-賓(Cranmer-Byng)①援引并用為譯本“前言”。以上說明翟氏原譯和文庫本譯文總體上還是問題較多的,和文庫本今譯也有不少齟齬之處。

        3.3 副文本

        文庫本《詩品》副文本包括中英文“前言”和正文的十三條腳注,含一條拉丁文注釋,但未提供英語解釋和出處。這些腳注主要是對譯文中詞語或詩行意義的解釋。有的存在解釋不準確的情況,如第24頁注釋解釋的是正文中譯自原文“扶?!钡腇usang:variously identified with Saghalien,Mexico,and Japan。“洗煉”品中,“流水今日,明月前身”譯為Like flowing water is our to-day,/Our yesterday,the bright moon。注釋是Our previous state of existence at the eternal Centre to which the moon belongs?!暗溲拧逼分小坝駢刭I春,賞雨茅屋”譯為A jade kettle with a purchase of spring 1/A shower on the thatched hut。雖有注釋Wine which makes man see spring at all seasons,仍讓人費解②。

        若只看文庫本《詩品》,“前言”似是專為翟譯寫的。其實該“前言”取自克蘭默-賓(1917:66-67)《玉琵琶》中關于司空圖的部分。在該書中這部分涉及《詩品》的幾節(jié)詩,引用的是翟譯。用它作為原文、今譯、英譯三合一的“前言”,顯得很不自然,編者對此沒有任何說明,似有不尊重讀者知情權之嫌。

        如果外國人譯的中國典籍譯本中有譯者本人或譯入語文化中其他學者為譯本撰寫的前言,不僅會論及譯作的方方面面,也可能對原作、原作者及其文化背景做出論述。因此,在返回漢語時,這樣的前言也是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是一種往復翻譯③。往復翻譯涉及對文本的注釋和說明,因而在學術添加意義上具有其獨特價值,涉及對文本理解和闡釋,更多地指涉原文思想價值和在跨文化層面上的認識和接受的變異和可能(王宏印2010:243)。對中國文化而言,它具有文化反哺的意味和文化返銷的意義,其獨特價值在于經(jīng)文化輸出以后,中國典籍在異域文化中得到檢驗和評價重新返回本土,就有了文化上重新認同的價值。從這個角度講,即便該“前言”并非針對譯本而作,漢譯后也具有一定價值。但短短的漢譯文卻令人失望,下面僅舉幾例說明。

        例2. 原文:If through the red pine woods,or amid the torrent of peach-blossom rushing down the valley,some mortal beauty strays,she is but a symbol,a lure that leads us by way of the particular into the universal.

        譯文:若是穿過一片紅松林,或是在那沿著山谷奔瀉而下的桃花叢中,有一位佳人迷失了方向,她定是象征著一種誘惑,將我們從特殊的世界引向普遍的世界。

        譯文將stray譯成“迷失了方向”,令人迷惑。據(jù)Merriam-Webster網(wǎng)上詞典,stray前三個釋義a:to wander from company,restraint,or proper limits;b:to roam about without fixed direction or purpose;c:to move in a winding course;meander,似都與譯文所述不完全對應。把she is but a symbol,a lure...譯為“她定是象征著一種誘惑”也不妥。原文隱喻指向的是優(yōu)美詩句的語言符號;ways of the particular仍與具體語言世界有關,而譯文“將我們從特殊的世界引向普遍的世界”令人費解。

        例3. 原文:And once the soul is set free,there is no need for painful aimless wanderings,no need for Mahomet to go to the Mountain,for resting in the centre of all things the universe will be our home and our share in the secrets of the World-Builder will be made known.

        譯文:而一旦靈魂獲得解放,人們就不再需要帶著痛苦無目的地漫步了,默罕默德也就不需要前往山中,到萬物的中心去靜心了。宇宙將是我們的居所,我們所知道的關于創(chuàng)世者的秘密將不再是秘密。

        這里painful aimless wanderings與some mortal beauty strays形成呼應。Mahomet to go to the Mountain典出《古蘭經(jīng)》④,不知譯者如何將之與“到萬物的中心去靜心了”聯(lián)系起來。實際上在原文由連詞for引出的分句中,resting的主語是the universe,而非Mahomet。譯文“我們所知道的關于創(chuàng)世者的秘密”也不知所云,原文our share in the secrets of the World-Builder是說創(chuàng)世者造物時有一些秘密,我們在創(chuàng)造什么的時候也有一些秘密,這些秘密有些部分是一樣的,for后面分句的意思大致是“宇宙,居于萬物之中心,將是我們的家,我們和創(chuàng)始者分享的那些秘密也就不再是秘密了”。句中centre和下文引文部分Centre有關聯(lián)。

        例4. 原文:To this old artist-lover she grants no petty details, no chance revelations of this or that sweetness and quality but her whole pure self.

        譯文:對于這位鐘愛她的老藝術家,大自然使他遠離瑣事和種種愉悅,讓他看不到她的種種特性,只看到她最完整純真的自我。

        例4原文意思是“……,大自然給予他的不是細枝末節(jié),不是偶然地讓他感受到她這個或那個令人愉悅的特性,而是讓他看到她完整純真的自我”。此外,原文提到的法國漢學家Marquis de Saint-Denys(1822~1892)中文名是德理文,不妨采用;英文“前言”內(nèi)標點不統(tǒng)一,英文和譯文對《詩品》及英譯文的引用部分排列方式和標點都和正文有不一致之處。

        譯本應提供一個有相當篇幅的前言,介紹原著產(chǎn)生背景、作者生平、文本的思想要點,譯者和翻譯情況,及所選譯本的前言及其作者。在翻譯原譯本前言時,也應就一些難解之處給出注釋。一般而言,由他人為作者撰寫的前言應當交待作者和正文的一些背景情況,然而整個譯本竟未提及司空圖生卒年和所處時代,更無創(chuàng)作背景、意圖和后世影響等方面的介紹,也沒進行語言和思想分析。一般讀者恐怕很難能夠看出什么眉目,何況譯文本身有不少地方和原文相去甚遠,而原文文化概念眾多,又缺乏足夠的注釋。文庫本提供這樣的“前言”不知有何用途???鑒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文庫本《詩品》英譯難以實現(xiàn)文庫的初衷。

        4. 關于“文庫”典籍英譯的思考

        “文庫”的目的在于“系統(tǒng)、準確地將中華民族的文化經(jīng)典翻譯成外文,編輯出版,介紹給全世界”(見叢書“總序”)。楊牧之(2007)指出,在把中華文化介紹給世界的工作上,一些西方學者做出了貢獻,這是我們應該感謝的,但囿于種種情況,這些西方學者的翻譯有時是隔靴搔癢,有時甚至造成西方對中國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西方近代以來的漢學、尤其現(xiàn)代漢學,萌芽于16-17世紀來華傳教士的著述,與西方資本主義的殖民擴張之間存在密切關聯(lián)。近20年來,英美學界對于中國思想史及中國經(jīng)典詮釋傳統(tǒng)研究在很多方面已有顯著的發(fā)展(方克濤2007:249),這是西方接受文庫的重要認知基礎。西方漢學對今日中國學術界影響很大,但與我們當代的國學根本不同(黃玉順2008)。東方主義的漢學不僅體現(xiàn)著西方的思維方式,而且滲透著西方的價值觀念,行使著西方的話語權力。在西方人的解讀視野下,“以我觀物”導致的文化誤讀比比皆是。文明之間可以互為鏡像,但前提是承認對方不僅僅是鏡像。無論是強調(diào)相似相同還是主張絕對相異,往往自說自話,相似的成為附庸、復制和不完善的模仿,相異的成為異端、邊緣和野蠻的象征,且將對方本土的沉默誤以為懦弱或附和,中國之形象的重新發(fā)現(xiàn)之所以不能仰仗西方漢學家,原因也在此(王岳川2011)。

        譯入語的“母語原則”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譯入母語的做法從理論上說也屬于最佳選擇,但譯出母語的翻譯實踐自古以來便已存在,在強調(diào)文化多樣性的今天,其意義更加凸現(xiàn)出來(馬士奎2012)。在許多國家,非母語翻譯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Wang 2012)。Pokorn(轉(zhuǎn)引自余靜2011)研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觀念中那些先入為主的觀點是無法成立的,例如非母語譯文質(zhì)量總是劣于母語譯文;母語譯文與非母語譯文之間存在天然分界線等等,母語讀者并非總是可以識別譯文是母語或是非母語譯者所為,母語譯者的身份并不能保證其譯文的質(zhì)量。法國著名學者Lederer(轉(zhuǎn)引自Dragovic-Drouet 2007)認為,隨著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地位的日益提升,要讓英語母語人士掌握足夠多的外語,并且完全承擔由各種語言到英語的翻譯,這一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最近20年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非母語翻譯正在逐漸被視作一種常態(tài)的翻譯行為,有關非母語翻譯的研究也日趨活躍。因此,潘文國(2004:43)呼吁,非母語譯者應該“理直氣壯地承擔譯出的工作”。

        據(jù)此,筆者認為,從中國文化輸出、文化外交的角度來看,文庫叢書的譯者應是西學東漸、歷經(jīng)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后的中國學者和翻譯家,通過中國典籍外譯,原原本本地將蘊含著中國文化精髓的經(jīng)典通過外譯方式介紹給西方。這是中國文化輸出,減少西方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誤讀、增進互信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盡管文庫定位為一項文化普及工程,但典籍外譯這種文化輸出形式的讀者不太可能是一般西方讀者,而更可能是西方知識界。若西方知識界能夠讀懂文庫,那么就可成為西方新的中國文化、思想傳播源。這是一種自中上而上、而下的傳播。所以,典籍外譯的基本傾向應是文獻性原則為主而兼顧文藝性原則。建議國內(nèi)學者進行翻譯時,關注副文本問題,避免單純的外譯,甚至是根據(jù)白話譯本的外譯。希望創(chuàng)造條件讓國內(nèi)有能力從事典籍英譯工作的專家學者推出面向國際市場的、具有學術價值的、反映典籍研究最新成果的譯本。

        在典籍外譯以我為主的同時,也應在譯文文字潤色、讀者調(diào)查、出版發(fā)行等方面利用國外智力和學術資源。如果選用外國人譯本,一要保持原貌,二要增加新的導言、注釋,說明原譯的不妥之處,介紹新的研究成果,體現(xiàn)新的時代特點。編選者不能無視國際市場的需求,一味貪圖排版校對的方便(王輝2003b)。原譯中值得商榷探討之處,甚至明顯的錯誤疏漏,校注者不妨指明,最好以附錄或勘誤表形式出現(xiàn)。既然是面向世界讀者,就應當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突破語言文化上的重重障礙,達到對中國文化典籍的正確理解。

        翻譯質(zhì)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賴于良好的翻譯批評,因此“文庫”翻譯批評應得到鼓勵。編選、出版方應正確認真對待學術界的批評聲音。然而,在這方面還是不盡如人意。例如,現(xiàn)在的譯本采用的總序英譯文還是原來的譯文,盡管其中錯誤和不妥之處甚多,盡管已經(jīng)有人指出(參見王輝2003a)。要想讓“靜下心來做事、培養(yǎng)人才、聯(lián)合兩岸三地、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共同推動外譯出版、政府推動、吸收國外漢學家參與”(楊牧之2007)等措施能夠真正落實,應同時加強翻譯批評建設,更好地發(fā)揮它的作用,促進中國文化輸出的發(fā)展。

        附注

        ① 克蘭默-賓(L. A. Cranmer-Byng,1872~1945),英國漢學家,曾譯著有TheOdesofConfucius(1908)(《孔子》)和ALuteofJade:BeingSelectionsfromtheClassicalPoetsofChina(1909)(《玉琵琶》)。筆者持有后一譯著的1917版重印本。

        ② 對應的今譯為“一壺美酒慢慢地品味”。

        ③ “往復翻譯”這個說法首現(xiàn)于余瑾譯美國學者安樂哲和羅思文著《〈論語〉的哲學詮釋》(2003:325)。西方學者的中國典籍英譯本再被譯為中文時,典籍部分只是一種原文還原,真正需要翻譯的是“副文本”部分。這部分漢譯體現(xiàn)的是西方主流文化以外的另一種西方文化,即所謂西方漢學的學術與評價視野(王宏印2010:245)。這種視野只是一種視野,不能代替中國本位的學術。

        ④ 據(jù)《古蘭經(jīng)》所述,有一天,默罕默德告訴人們,大山會向我們走來。于是人們就遠望大山,看它怎么走來,可等了好長時間,大山還是紋絲不動。人們對默罕默德說,大山?jīng)]向我們走來。默罕默德告訴人們,既然大山?jīng)]向我們走來,那我們就向大山走去吧。于是人們來到大山的山頂,征服了那座大山。

        Cranmer-Byng, L. A. 1917.ALuteofJade:BeingSelectionsfromtheClassicalPoetsofChina[M]. London: John Murray.

        Dragovic-Drouet, M. 2007.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during the conflicts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 (1991-1999) [A]. In M. Salama-Carr (ed.).TranslatingandInterpretingConflict[C]. Amsterdam & New York: Rodopi. 29-40.

        Giles, H. A. 1901.A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M]. New York & London: D. Appleton.

        Nye, J. 1990.BoundtoLead:TheChangingNatureofAmericanPower[M]. New York: Basic Books.

        Pollard, D. E. 1993. Giles and his translations [J].Rendition(3): 103-08.

        Steele, M. 1994.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in the USSR: Macrostructure alterations [A]. In C. Robyns (ed.).Translationandthe(Re)ProductionofCulture[C]. Leuven: CETRA. 93-103.

        Wang, X. 2012. On teaching C-E translation to Chinese advanced EFL learners [A]. In Elwin Mao,etal. (eds.).EmergingComputation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forEducation[C]. Berlin: Springer. 221-28.

        安樂哲、羅思文.2003.《論語》的哲學詮釋(余瑾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友冰.2008.英國漢學階段性特征及成因探析——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為中心[J].國際漢學通訊(3):34-47.

        方克濤.2007.英美學界對于中國經(jīng)典詮釋傳統(tǒng)之研究:回顧與展望[A].劉小楓、陳少明.經(jīng)典與解釋(19):索??死账古c雅典啟蒙[C].北京:華夏出版社.249-81.

        傅惠生.2012.《漢英對照大中華文庫》英譯文語言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3):23-29.

        洪濤.2013.作為“國禮”的大中華文庫本《紅樓夢》[J].《紅樓夢》學刊(1):269-93.

        黃玉順.2012.中國學術從“經(jīng)學”到“國學”的時代轉(zhuǎn)型[J].中國哲學史(1):119-24.

        李倩.2006.翟理斯的《中國文學史》[J].古典文學知識(3):108-12.

        馬士奎.2012.從母語譯入外語:國外非母語翻譯實踐和理論考察[J].上海翻譯(3):20-25.

        潘文國.2004.譯入與譯出——談中國譯者從事漢籍英譯的意義[J].中國翻譯(2):40-43.

        司空圖.2012.二十四詩品(張宗友今譯、翟理斯英譯)[M].南京:譯林出版社。

        王輝.2003a.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大中華文庫論語》編輯出版中的若干問題[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1):37-43.

        王輝.2003b.從《論語》三個譯本看古籍英譯的出版工作——兼與劉重德教授商榷[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3):13-17.

        王宏印.2002.“詩品”注譯與司空圖詩學研究[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王宏印.2010.文學翻譯批評論稿(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紹祥.2004.西方漢學界的“公敵”——英國漢學家翟理斯(1845-1935)研究[D].福清:福建師范大學.

        王岳川.2011.發(fā)現(xiàn)東方[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牧之.2007.國家“軟實力”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大中華文庫》編輯出版啟示[J].中國編輯(2):22-26.

        余靜.2011.《挑戰(zhàn)傳統(tǒng)原則——譯入非母語》述評[J].中國翻譯(1):52-54.

        宇文所安.2003.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王柏華、陶慶梅譯)[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張智中.2004.司空圖“詩品”英譯比較研究[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6):1-7.

        猜你喜歡
        詩品文庫英譯
        海萌輝二十四詩品纂刻作品欣賞
        專家文庫
        摘要英譯
        摘要英譯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啟蒙文庫
        幽默大師(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22
        要目英譯
        社會科學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譯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沖淡
        關于推薦《當代詩壇百家文庫》入選詩家的啟事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11-14 23:33:56
        詩品出于人品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2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播放| av网站在线观看入口| 麻豆影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国产精品香蕉网页在线播放|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免费国精产品自偷自偷免费看| 伊人狠狠色j香婷婷综合| 日本一区二区三级免费| а√天堂8资源中文在线|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作品 | 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 av草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偷拍美女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亚洲国产香蕉视频欧美|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加勒比东京热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 | 欧洲|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 日本a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欧美 变态 另类 人妖| 青草青草伊人精品视频| 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好大|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福利网站在线一区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91青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