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蓉
隨著高校的不斷發(fā)展,改革的不斷深入,1998年頒布實施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以下簡稱舊會計制度)難以滿足高校的現(xiàn)實需求,2009年,財政部發(fā)出了《高等學校的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簡稱新會計制度),如今,這一會計制度已經實施近4年的時間,結合實施的具體情況對比新舊會計制度的差異,不僅能夠更好的挖掘新會計制度的優(yōu)點,而且可以為進一步完善高校會計制度提供參考。
舊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一般采用收付實現(xiàn)制,而新的會計制度則采用權責發(fā)生制,其中收付實現(xiàn)制強調的是要有現(xiàn)金流入,而權責發(fā)生制則更為強調實質重于形式,這兩者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區(qū)別,如從收入和費用的確認標準來看,權責發(fā)生制強調經濟活動已經發(fā)生,而后者為實際收到或者支出作為確認依據(jù)。
對比新舊會計制度,兩者在會計科目的設置、會計核算的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總體來看,新會計制度結合了我國高校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更能夠滿足會計處理的需要。
從會計科目的設置來看,新高校會計制度更為細化,并且更加符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如增加了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收返回額度等,此外,還將部分科目進一步細化,如將應收及暫付款細化為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三項。這就使得高校的財務信息能夠更加清晰的得到反映。如高校在購買后勤服務的過程中,預付一筆10萬元的支出,在新的會計制度中可以通過預付賬款科目進行反映。而在舊的會計制度中則簡單的統(tǒng)一于應收及暫付款當中。
從會計核算來看,高校新會計制度核算更為嚴密、科學。以無形資產為例,新會計制度進一步明確了無形資產的內容,將商標權、土地使用權、應用軟件納入了其中。此外,新會計制度還增加了自行研發(fā)取得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增加了核計無形資產攤銷額的累計攤銷兩個會計科目,對出售、對外投資、核銷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進行了修正。
從會計科目的設置來看,新會計制度根據(jù)高校發(fā)展的基本情況,新增了部分會計科目,如應繳社會保障費,這是根據(jù)事業(yè)單位改革的現(xiàn)實設置的會計科目;細化了部分科目,如設置了長期借款-基建借款、其他借款科目,短期借款;修正了部分會計科目的名稱,如將應交稅金變更為應繳稅費,應繳財政專戶款變更為應繳財政款,這就使得會計科目更加符合高校的實際情況。此外,還取消了應付及暫存款科目。
按照新的會計制度,高校會計核算必須更加精確。以應付票據(jù)會計科目為例,假設高校收到銀行100萬元付款通知,如果賬戶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支付,則借:應付票據(jù)100萬,貸:銀行存款100萬,如果高校無力支付到期票據(jù),則應貸:應付賬款100萬元。
從會計科目的設置來看,新會計制度增加了長期資產占用、限定性凈資產、非限定性凈資產、以前年度調整等會計科目,用本期收入費用結轉科目代替了舊會計制度中事業(yè)結余、經營結余會計科目的內容,并根據(jù)需要對核算內容進行了調整,取消了事業(yè)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結余分配四個科目。
以長期資產占用為例,如果長期資產占用增加了,假設為100萬,則借:本期收入費用結轉100萬,貸:長期資產占用100萬;如果長期資產占用減少了,則借:長期資產占用100萬,貸:本期收入費用結轉100萬。
從會計科目的設置來看,新增了其他政府補助收入,這一科目的調整可以更好的反應高校從政府部門獲取的各類補助(如研究課題資金補助等),合并了部分會計科目,如用財政補助收入科目核算舊會計制度中教育經費撥款、科研經費撥款、其他經費撥款三個科目的內容,調整了部分科目,如將教育事業(yè)收入調整為財教事業(yè)收入等。
以捐贈收入為例,假設高校獲得100萬元現(xiàn)金捐贈,則借:銀行存款100萬,貸:捐贈收入100萬;如果獲得非現(xiàn)金資產如無形資產,假設其價值為100萬元,實際支付相關費用為10萬元,則借:無形資產100萬,貸:銀行存款10萬,貸:捐贈收入90萬元。
從會計科目設置來看,增加了輔助賬,資本性支出,詳細記錄高校資本性支出及其資金來源,調整了部分科目,如將教育事業(yè)支出調整為教育費用、將科研事業(yè)支出調整為科研費用等,取消了部分會計科目,如撥出經費、結轉自籌基建。
費用業(yè)務的會計核算相對復雜,以財務費用為例,假設高校的利息支出為50萬元,則借:財務費用50萬,貸銀行存款50萬,如果取得利息收入則進行相反的會計處理。在會計年度結束時,假設本科目的余額為100萬元,則借:本期收入費用結轉100萬,貸:財務費用100萬。
比較新舊會計制度,可以發(fā)現(xiàn),新制度包括了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現(xiàn)金流量表、財政撥款收支表、基建投資表、會計報表附注,而舊會計制度則相對簡單,僅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細表三個內容。新制度對財務報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總體來看,高校新會計制度主要是通過明確權責發(fā)生制和調整會計科目來規(guī)范高校財務行為,并產生了積極影響。首先,權責發(fā)生制可以更為明確的反應高校的成本費用情況,無論是從國外會計制度的改革,還是從國內企業(yè)會計制度等相關制度的實施來看,權責發(fā)生制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更能反映高校財務運行的基本情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其次,會計科目的調整更加準確的反應了高校的經濟活動,以成本核算為例,相比于舊會計制度通過收入類和支出類科目進行會計核算,新制度設置了教育費用(包括教學、教輔、學生事務、其他教育費用)、科研費用、管理費用、離退休保障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來進行成本核算,這就可以更為準確的計量教育成本,提高了核算的準確性。
首先,會計目標定位不準確,準確的定位有利于會計工作達到預定的目標,但新會計制度未對予以明確(當前主要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種),并進而給高校資源配置、會計信息質量提高帶來了不利影響。其次,從會計科目的設置來看,部分科目的設置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以科研收入為例,當前主要核算政府及相關機構撥入的財政資金,但隨著高校與企業(yè)合作的進一步拓展,從企業(yè)獲得的科研經費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也應該納入到科研經費核算中來。并且,科研項目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研究項目一般要持續(xù)相當一段時間,按照新會計制度,在會計年度末期,對于未使用完的科研經費按照“盈余”進行核算,這與科研經費管理規(guī)定存在一定的沖突。
首先,對新會計制度中存在爭議之處在請示上級財政部門的基礎上予以明確,新會計制度中還存在一些與事業(yè)單位管理不匹配的規(guī)定,如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新制度利用銀行存款、其他業(yè)務收入、其他應收款等科目進行處理,而事業(yè)單位則規(guī)定利用應繳財政專戶款來進行處理,這些爭議需要有效的進行協(xié)調。其次,對會計核算中一些未明確之處通過配套制度予以明確,如對于固定資產折舊的年限和折舊的方法,可以再借鑒企業(yè)會計準則等相關制度的基礎上,根據(jù)高校的實際情況,固定資產的具體屬性,選擇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shù)總和法等方法,從而避免由于會計人員自身理解的不同導致固定資產核算存在差異,提高核算的科學性。
要針對新舊會計制度的差異,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新會計制度應用培訓工作,幫助財會人員掌握如何從舊會計制度的會計處理轉變到新會計制度上來,如對于長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中基建類借款和其他借款,必須有效的進行劃分,通過明確相關規(guī)定,幫助財會人員更好的開展會計核算工作。
首先,高校要積極引入、完善財務信息系統(tǒng),除購買專業(yè)的財務軟件外,還要根據(jù)高校業(yè)務范圍的拓展、院系(分校)地域分布廣等特征,積極構建財務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通過網絡連接的方式促進財務信息的處理、傳遞,增強會計核算的時效性。其次,高校要積極利用信息化帶來的便利,加強對各項經濟活動的監(jiān)管,避免賬實分離等問題的出現(xiàn),加強財務監(jiān)管降低各種隱性風險,并按照半年度、年度等方式進行財務分析,出具財務分析報告,使財務部門真正成為高校決策的財務參謀。
[1]靳燕,郭景崢.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改革與《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探析[J].會計之友,2012(32):39-40.
[2]劉丹.對新舊高校會計制度的比較及銜接工作的思考[J].財經界,2012(1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