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新(廣西藝術(shù)學院音樂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2)
周小燕是享譽世界的中國聲樂表演藝術(shù)家,也是中國聲樂教育的一代宗師,以她為代表的新中國聲樂教育家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學理論體系構(gòu)建的歷程中具有卓越貢獻。學界對她的聲樂教學理論的研究起于本世紀初葉,即周小燕教學近50余年,以張楠《周小燕聲樂教學思想探究》(2005)《真、善、美是聲樂演唱與教學的至高境界——周小燕教授訪談錄》(2006)兩文為代表,并將周小燕的聲樂美學意念和教學實踐原則總結(jié)為“真善美”三字原則,將周小燕的教學業(yè)績歸納為“純真的藝術(shù)家的良知和祖國文化事業(yè)的高度責任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科學、系統(tǒng)的belcanto發(fā)聲體系的獨特感悟、掌握和運用?!倍笊虾R魳穼W院2007屆聲樂碩士研究生涂怡嵐、河南大學2009屆聲樂碩士研究生李靜均將體現(xiàn)碩士學術(shù)研究最高水平的畢業(yè)論文的選題以周小燕的聲樂教學思想和方法論為核心,將對于周小燕聲樂教學理論的研究推向?qū)W術(shù)高峰。其間,曾師承于周先生的楊天君教授等也曾紛紛撰文表述對于周先生教學切身之體味和理論總結(jié)。
“情感論”,是楊天君教授首先提出的周先生的教學理念,楊文指出:“筆者跟隨周先生學習多年,在感悟其聲樂技法的同時,更被其教學中無處不在的‘情感’影響著,并在其‘情感’的感召下領(lǐng)悟了聲樂學習中的‘苦’與‘樂’……特專寫此文來系統(tǒng)闡述周先生聲樂教學中的“情感”法,并以此管窺其成功的聲樂教學藝術(shù)的真諦?!彪m未曾如楊君,能有幸體味周先生之教學妙法,但作為從事20余年聲樂教學的同仁,筆者亦認為:“情感”不僅僅是聲樂演唱中必須涉及到的演唱心理問題,在教學中,“情感”的引導和使用,也是聲樂教學理論中的重要方面,它既是教學心理學的范疇,也是方法論的范疇。
作為一位從業(yè)20余年的聲樂教學工作者,筆者曾廣泛閱讀中國聲樂教育理論的相關(guān)文獻,聲樂教育家們的理論各具特色但是也常常異曲同工,除了對于“美好聲音”的科學追求,“字正腔圓”的美學追求,而其中,教學中“情感論”的使用似乎是卓有成就的聲樂教育大家們的“共識”,如曾執(zhí)掌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多年的黎信昌教授的教學理念中,也能一覽“情感論”的印跡。因此,在本文筆者嘗試對于二人聲樂教學思想之“情感論”進行對比性研究,透過這樣的研究,進一步揭示聲樂教學科學中,或共通、亦可互勉的學術(shù)方法論。
在談到周小燕的在課堂上“睿智的聲樂‘情感’教學”教學楊天君教授以周先生的教學的兩個案例進行形象說明:一個案例是如何以“體態(tài)語范唱法”,生動地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另一案例則是如何以“以情帶聲”的教學法,破除基礎弱的學生的心理障礙,從而使學生快速得到提高。從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情感論教學法,即來自其演唱中對于“移情帶聲”的理念,同時也體現(xiàn)了其將教學之‘情感”和人生之“完美人格”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人生理念。
情感教學也是黎氏教學法中最富人格魅力的一種教學藝術(shù)。在黎氏教學法中,黎先生有一個經(jīng)典表情話語:“別著急,慢慢來?!焙喍塘鶄€字,體現(xiàn)了其情感教學的人文精神。這種情深意濃式的教學步伐,使學生們穩(wěn)穩(wěn)地、逐步地,而恰恰是快步地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水平,尤其是對于那些一時悟性差,領(lǐng)略方法、技能、演唱感覺不到位的學生,尤其給予了機會。黎信昌曾這樣談到他的教學:“我有時候開玩笑說,上帝是公正的,每個人總有那么一點缺憾,全才太難得。在‘選材’上我覺得,聲音條件中上等就可以,其實很多成名的歌唱家都是中等條件,往往聲音條件特別好的樂感會差一些,反而不好培養(yǎng)。但樂感挺好,一點聲音條件都沒有也不行,聲音畢竟是基礎條件。這樣的學生演唱不行,可以搞教學、搞研究,因為他具備很好的音樂素質(zhì),這很重要?!睆难哉Z中,我們也了解到無論怎樣的資質(zhì)的學生,在黎信昌眼里他都是有著培養(yǎng)的重要價值的,而其中我們也能品味到“別著急,慢慢來”的深層“情感”意義。因此,黎信昌先生所特有的那種智慧式的平和、快樂的情感教學法,也給予聲樂界深刻的印象。
從周小燕、黎信昌的“情感”聲樂教學法事例中,我們也可感悟到聲樂“情感”教學法在不同的聲樂教育家的教學中有著不同的具體展示,但是,它卻是在教學領(lǐng)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同具體的技術(shù)指導方法論不同,它不會立竿見影,但是卻是春風細雨,潛入人心,取得了不可忽視的教學成果。透過大師們的言行,筆者在此對于聲樂“情感”教學法其基本特征作如下總結(jié):
情感教學法在具體的實施上應該包括三個層面:
1.從聲樂科學的技術(shù)層面上講,情感是演唱表演藝術(shù)中的重要的內(nèi)涵,對于作品的情感表達,是作為老師必須教授的內(nèi)容。而首先要言傳身教,教師在進行教學示范和實際演出,要注重情感表現(xiàn)的“真”“善”“美”,以自身藝術(shù)表現(xiàn)感染學生;其次,在教學中要注重“以情帶聲”的教學方法,以生動的富于情感的事例來指出學生的問題或深入淺出地說明事實。
2.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法論的使用上,注重以情動人,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學生,“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授課者,是主導,對學生要愛護、要了解他們的思想、情緒、心理、性格和習慣,對學生務必要有耐心,循循善誘,使他們每次進入課堂都感覺是件愉快而有樂趣的事情。由于聲樂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為聲樂教師,必須做到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她)們制定適合他(她)們發(fā)展方向的教學內(nèi)容和計劃,合理地安排教學進度。
3.“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苯處煹牡滦袑W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只有和學生真正做到“有教無類”,與學生建立起“心與心”的溝通,才能真正做到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在能力,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成果。
注釋:
1.張楠:《周小燕聲樂教學思想探究》,《音樂研究》2005年第3期;《真、善、美是聲樂演唱與教學的至高境界——周小燕教授訪談錄》《人民音樂》2006年第1期。
2.張楠.《周小燕聲樂教學思想探究》.《音樂研究》2005年第3期.99頁.
3.涂怡嵐:《論周小燕聲樂教學思想中的整體觀》上海音樂學院,2007;李靜:《周小燕聲樂教學思想和方法研究》河南大學,2009。
4.楊天君:《周小燕聲樂教學中的“情感”論》,《藝術(shù)探索》2006,第5期.
5.同上,121頁.
6.“體態(tài)語范唱法”:指在學生有具體難點時,有時為了讓學生更能形象生動的理解她的意圖,周小燕用體態(tài)語表達她對處理歌曲以及歌唱狀態(tài)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