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
(鄭州大學體育系 河南鄭州 450000)
啦啦操運動是一項比較新穎的體育項目,它是一項集舞蹈的優(yōu)美、體操的壯美、技巧動作的驚險美、音樂與動作的和諧美于一身的團體類項目,通過健美操、藝術體操協會10余年的大力倡導,啦啦操運動已經成為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點項目。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中央電視臺體育節(jié)目中心、CCTV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NBA、青島啤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2009炫舞激情NBA啦啦隊選拔賽”,是NBA在中國首次開展的啦啦隊選拔活動,之后,2011青島啤酒“炫舞激情”NBA啦啦隊選拔賽也升級啟動,這些全國性的賽事,使啦啦操運動開始以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進入人們的視野。對于小學生來講,使其進行啦啦操的學習與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育,而且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及團隊協調能力。所以在小學開展啦啦操體育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以鄭州市的8所小學為研究對象(省實驗小學、師專附小、外國語小學、伊河路小學、鄭州大學附屬小學、幸福路小學、聚源路小學、二七區(qū)外國語小學),對啦啦操在小學開展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各類相關書籍、學刊、學術報告等,對啦啦操開展的可行性相關資料進行歸納和整理,進行分析研究。
1.2.2 問卷調查法
對隨機選取的8所小學的學生發(fā)放問卷,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165份,回收率82.5%,有效答卷151份,有效答卷率91.5%。
1.2.3 數據統(tǒng)計法
將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運用Excel2003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
表1 在小學的開展情況
表2 開展課程的形式
表3 學生對啦啦操開展形式的意見
表4 開展課程的內容
1.2.4 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本文所得數據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分析,并作出合理的推斷。
由表1可以看出:(1)在所調查的8所小學中有3所小學開展了啦啦操運動,所占比例達到37.5%。(2)5所小學還未開展啦啦操運動所占比例為62.5%。因此可以看到,鄭州市的小學只有小部分的學校開展了啦啦操運動,啦啦操運動在鄭州市小學的開展情況不太理想。
2.2.1 開展的形式
由數據可知:(1)在開設啦啦操運動的3所小學中有一所小學是在課間活動時間開設啦啦操運動,2所小學是在興趣活動課中開設;(2)在調查的151名學生中13名學生認為啦啦操課程的開設形式為課間活動占總人數的8.6%,120名學生認為啦啦操課程的開設形式為興趣活動課占總人數79.5%,18名學生認為在體育課上學習占總人數的11.9%。(見表2、3)
因此,學生們認同小學開展啦啦操運動應是以興趣活動的形式開展,并且學生的意向與學校的課程設置也是不矛盾的,這為以后小學啦啦操運動的開展路徑提供了參考依據。
2.2.2 開展課程的內容
啦啦操是一項滲透性極強的體育運動項目,目前啦啦操的分類大致分為兩類: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融入了體操、技巧、健美操、蹦床等項目的技術技巧,主要的內容有口號、跳躍、拋接、翻騰、金字塔、舞蹈動作。這類啦啦操動作難度大,危險性高,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技能要求極高,因此開展此項目有一定難度。舞蹈啦啦操則融入了爵士舞、現代舞、拉丁舞、街舞等其他舞蹈元素,主要內容包括跳躍、轉體、大踢腿、身體平衡等難度和有特色的舞蹈動作。這類啦啦操難度相對較小,觀賞力強,因此容易傳播與推廣。
由表4可知:在開設啦啦操課程的3所小學中,3所小學都是以舞蹈啦啦操為課程內容的,還未有小學開設技巧啦啦操課程。
因此,啦啦操運動中舞蹈啦啦操動作相對難度較小,危險性較低,在身體素質和技術技能相對較弱的小學生中容易掌握和推廣;青春奔放、活力四射以及健康向上的舞蹈啦啦操更適合在小學開展。
表5 小學生對啦啦操的興趣程度
表6 小學生對學校開展啦啦操運動的態(tài)度的調查
表7 各小學啦啦操教練員專業(yè)統(tǒng)計
2.3.1 小學生對啦啦操的興趣程度
啦啦操以活力健康、積極向上為特點,倍受學生的喜愛。人們有一種共識:“興趣是入門的開始”,說明興趣是學習一切事物的前提條件,只要對自己參與的活動感興趣,就會把體育鍛煉視為自己的需要,積極參與。因此了解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興趣程度,就能了解學生對啦啦操的需求情況,也能夠證明啦啦操運動在小學的開展是否可行。
通過調查得出,在151名小學生中不感興趣的有11人,占總人數比例的7.3%;一般的人數有37人,占總人數比例24.5%;而感興趣的人數與非常感興趣的人數居多,分別為74人和29人,所占比例分別為47%和19.2%。(見表5)
因此,啦啦操運動深受小學生的歡迎。大部分小學生希望參與啦啦操運動,學生的參與欲望較強烈,同時也說明在鄭州市小學開展啦啦操運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2.3.2 小學生對學校開展啦啦操運動的態(tài)度
由表6可看出:對小學是否應該開展啦啦操運動持無所謂態(tài)度的學生占20.5%,認為有必要的學生占47%,認為沒有必要的學生占9.9%;其中認為非常有必要開設的學生為22.5%。
因此,大部分小學生希望學校開設啦啦操課程,一部分人的要求很強烈,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方面來看,學校很有必要設置啦啦操課程。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各小學啦啦操教練20%的教練員是健美操專業(yè),7%的教練員是體操專業(yè),13%的教練員是藝術體操專業(yè),60%的教練員是其他專業(yè)。
因此,有大約40%的教師有著健美操、體操、藝術體操等專業(yè)基礎,教師了解了啦啦操運動的特點及其相關的要素后,就能夠訓練出優(yōu)秀的啦啦操運動員,打造出素質過硬的啦啦操團隊。在小學開展啦啦操課程有雄厚的師資力量。
學校的硬件設施是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基本物質條件,是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前提,學校的硬件設施不足直接影響到運動項目的開展。對于啦啦操而言,硬件設施主要包括訓練場地、放音器材和訓練器材,但是啦啦操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尤其是舞蹈啦啦操只要場地容得下腳就可以練習。器材主要有一個錄音機即可,沒有音樂也可以跳,因此學校只要有體育場館或者操場之類的場地就可以進行啦啦操運動。
(1)鄭州市的小學中已有部分小學開展了啦啦操運動,但開展的小學數量比例非常低于沒開展的小學。因此啦啦操運動的發(fā)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2)啦啦操運動中舞蹈啦啦操動作相對難度較小,危險性較低,在身體素質和技術技能相對較弱的小學生中容易掌握和推廣,青春奔放、活力四射以及健康向上的舞蹈啦啦操更適合在小學開展。
(3)大部分小學生對啦啦操的興趣比較大,啦啦操運動在小學的開展有群眾基礎。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對啦啦操運動在小學的開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4)鄭州市絕大部分小學的硬件設施及其師資力量能夠滿足學生進行啦啦操學習的需要。
(1)應加大媒體對啦啦操運動的宣傳力度,促進啦啦操運動在鄭州市各小學的大力推廣,使更多的學生了解啦啦操、參與啦啦操運動。
(2)要善于抓住國家良好政策的契機,利用好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方針,切實為啦啦操運動在小學的開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
(3)各小學應重視啦啦操項目的發(fā)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專業(yè)人才,完善啦啦操訓練的各項制度與設施,努力促進啦啦操項目在我省小學又好又快的發(fā)展。
[1]李鴻.我國啦啦隊運動的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2).
[2]熊萍.武漢地區(qū)8所高校啦啦操運動現狀的調查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
[3]李鴻.我國啦啦隊運動的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2).
[4]張中菊.廈門市中小學舞蹈啦啦隊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8.
[5]黃荔生.我國啦啦隊運動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北京體育大學,2007(12).
[6]王燚.廣西省啦啦操運動的現狀調查與研究職業(yè)圈[J].2007(5).
[7]李惠娟.對我國啦啦隊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5(5).
[8]陳鐵龍.論啦啦操的發(fā)展[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9]李許生.啦啦操與體育舞蹈的比較研究[J].陜西體育科技,2007(8).
[10]韋麗春.啦啦操中藝術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及訓練方法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