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洋,申 萍,王 展
(解放軍第95979部隊門診部,沈陽 110045)
·經驗交流·
宮外孕腹腔鏡術后腹脹的治療
虞 洋,申 萍,王 展
(解放軍第95979部隊門診部,沈陽 110045)
宮外孕;腹腔鏡;腹脹;治療
宮外孕在妊娠中發(fā)生率為1%~2%。近年來腹腔鏡手術以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后疼痛輕、腹部切口瘢痕小、美觀和治療效果與開腹手術相同的優(yōu)勢,被廣泛運用于臨床。但因手術中需灌入二氧化碳(CO2)以造成氣腹以方便操作,術后容易有CO2殘存在腹腔內,經腹膜吸收后在腹膜局部造成的酸性環(huán)境會對內臟神經產生損傷,造成術后普遍腹脹,給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痛苦。
通常腹腔鏡手術后腹脹會持續(xù)一段時間,術后腸道有一個恢復過程,要注意飲食清淡,可正常排便就說明腸道是通暢的,可以不用擔心,一般在2個月的樣子就恢復正常了。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方法有:
1.術后鼓勵患者盡早排小便,減少因尿潴留引起的腹脹。
2.指導患者合理進食,術后6 h可少量飲水,術后少量多餐,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增強腸蠕動,不吃產氣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含高淀粉的食物和甜品等。
3.鼓勵患者早期活動,麻醉清醒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可鼓勵患者多翻身活動,也可讓患者取半臥位,次日可協(xié)助患者下床活動,以促進肛門排氣,減輕腹脹。
4.可行體位排氣,如膝胸臥位或利用氣體往高處走的原理,讓患者采取俯臥位,頭低腳高的姿勢,臀部抬高超過胸部,讓腹部的殘留CO2移往下半身,可以有效地緩和坐起和直立時引起的肩膀、后頸脹痛的現(xiàn)象。
5.對術后肩背痛、腹脹明顯的患者,可以協(xié)助進行穴位按摩;腹部腹脹明顯者可給予腹部熱敷,輕輕按摩。
6.中醫(yī)認為是腹部手術耗傷人體元氣,氣虛血行不利、氣滯于中所致。穴位按摩和艾灸是祖國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術后可對患者雙內關、足三里、中脘穴等穴位進行按摩和艾灸,具體方法為:用拇指指腹按壓足三里、內關各2 min,出現(xiàn)酸、麻、脹后再輕柔5~10 min,以中脘為中心向外輻射2 cm反復揉壓3 min,再用艾條對上述穴位進行溫和懸灸。取艾條行溫和灸,至穴位局位皮膚呈溫熱無痛紅暈為度,隨時調整施灸距離??杉ぐl(fā)人的經絡之氣,達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寬胸理氣、健脾和胃的作用,以促進胃腸蠕動、加速排氣。術后第1天至排氣前的這段時間內,您可任選以上穴位,每日按摩2~3次,每次10~15 min,并且每4 h進行1次溫灸,共4次,對身體恢復極為有益,且安全無痛苦。
R285.5
A
2013-09-15)
1673-2995(2013)06-0452-01
虞 洋(1976-),男(漢族),醫(yī)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