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wèi)軍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訓練點的確立尤為重要,哪些內(nèi)容可以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哪些內(nèi)容不適宜,都要經(jīng)過教師的甄別與篩選。訓練點的訓練落實到位,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提高閱讀課堂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在實際的語文閱讀課堂操作中,以下幾點不可忽視。
在語文教科書中,很多課文都有特別典型的句式,這些句式,或形象生動,或具體精準,抓住這些典型句式訓練,學生就會習得語言,提高語言能力。
例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中一個句子是:“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边@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排比句,其中“寬、窄、緩、急”又是兩對反義詞。抓住這句話,讓學生讀,讀出排比的韻律美;讓學生找,找出用詞的妙;讓學生說,說出仿照的句子。在這一系列的訓練后,學生也會感受到作者對此美景的喜愛。
再如《秋天的雨》中的“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呀飄呀,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這是一句非常美的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楓葉的顏色之美、動態(tài)之美。對這樣的句子一定不要放過訓練的機會,“咬咬”文,“咬”出特點;“嚼嚼”字,“嚼”出味道;讀讀句,讀出感情;仿仿說,仿出新意。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些文章層次段落清楚,有些文章開頭結(jié)尾照應,有些文章中間過渡自然,有些文章脈絡清晰詳略得當……而有些文章兼而有之,這樣的文章可以對學生進行布局謀篇的訓練。
例如《再見了,親人》一課,幾個自然段的結(jié)構(gòu)相似,基本上遵循“描寫眼前感人的情形—展開對具體往事的回憶—運用反問的句式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情”。教師就可以運用“扶放”的教學方法,第一自然段教師引導分層,談感受,后面幾個自然段學生運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學,這種訓練能提高學生對文章結(jié)構(gòu)的把握能力。
再如《頤和園》一課,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娓娓道來,中間過渡自然“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這樣的語句讓學生讀一讀,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作用,品味在文中好處,提示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學習運用。這樣的訓練,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對學生寫作也大有脾益。
有些文章中的句子,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內(nèi)涵豐富,它可以喚起讀者的想象,誘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有些課文中把一些內(nèi)容沒有直接寫出來,給了讀者無限遐想的空間。這些地方可成為訓練點,訓練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的能力。
如:《全神貫注》第二自然段著重寫了羅丹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他發(fā)出的一些聲音,但是沒有把羅丹內(nèi)心的話寫出來,這就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們要讓學生多讀課文,在讀中想象、揣摩、體味,再透過文字的表面去猜一猜羅丹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羅丹當時的工作狀態(tài),理解“全神貫注”這個詞語的含義。通過這種訓練,也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閱讀。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有一些古詩詞,這些內(nèi)容適合對學生進行誦讀的指導和訓練。而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或者集中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可以在理解感悟的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朗讀,提高朗讀能力。
例如《詠柳》這首古詩的教學,教師就要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在理解、想象的基礎(chǔ)上引導誦讀,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讀出詩歌表達的感情。
再如《桂林上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薄肮鹆值纳秸嫫姘。蛔蔚囟?,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倍嗝赖恼Z句啊,一定要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讀出山水的美,讀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閱讀與寫作是緊密相連的。教科書中有很多課文適合進行讀寫訓練,可以是空白點的想象寫作訓練,可以是仿寫訓練,可是情到深處的練筆,也可以課后的拓展寫作訓練。
例如《太陽是大家的》一課,學生學習課文后,教師可引導學生:“一天中太陽做的好事可多了,我也來學著寫一寫?!睂W生仿照課文,自己創(chuàng)作小詩,不管寫得怎么樣,都應及時鼓勵,讓學生感受寫作的樂趣。
總之,語文訓練點的把握和訓練方法策略的運用因生而異、因文而異,甚至因師而異,本文只是列舉了幾處可供訓練的地方,在課堂的操作中還有很多訓練點可以挖掘,只要我們教師有訓練的意識,語文課堂將在精彩之余更令學生閱讀能力受益。筆者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訓練點的挖掘與把握非常重要,不要一提“訓練點”就談虎色變,就說是閱讀教學的倒退,就說沒有了人文性等。我們只有抓住訓練點進行有效的訓練,才能更好地感受文章的人文內(nèi)涵,才能讓學生真正在語文實踐中習得語言,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推薦的書
☉《如何形成教學藝術(shù)》,王升著,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師如何做研究》,鄭金洲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把教學目標落實到位》,馮增俊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學校的挑戰(zhàn)——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日】佐藤學著,鐘啟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