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治乾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深、通訊手段和交通工具的進步,各國人民交往日趨頻繁,人們對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愈發(fā)強烈,針對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本文分析了對外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對策,旨在提高對外漢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跨文化交際;意義
經(jīng)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加深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往,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地紛紛掀起“漢語熱”,對外漢語教學如火如荼地展開。對外漢語教學既是語言教學,又是文化教學,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對語言能力的提高,更要關注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使?jié)h語學習者能夠適應多元文化背景的沖擊。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意義
對外漢語教學擔負語言傳播和文化傳播的重任,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價值觀念、文化取向、生活形態(tài)和社會規(guī)范,因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在交往過程中自然會產生心理距離。交際失誤、文化碰撞、人際沖突等現(xiàn)象極為普遍,往往會引發(fā)較為嚴重的后果,無論是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還是中國漢語教師赴外國教學,都會產生一定的文化沖突,跨文化交際是規(guī)避文化沖突、提高漢語教學質量、傳播中華文化、提高漢語國際影響力的必然選擇。
1、跨文化交際有助于規(guī)避文化沖突、提高漢語教學質量
對外漢語教學既是一種語言教學,也是一種文化教學。漢語教師與學生間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在價值觀念、生活形態(tài)、文化取向等各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異,很容易產生文化碰撞和沖突。在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跨文化交際意識,盡量規(guī)避文化沖突,在傳播中華文化的同時充分了解并尊重對方的文化背景,選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教學方式,提高漢語教學質量。
2、跨文化交際是傳播中華文化、提高漢語國際影響力的法寶
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傳播中華文化,提高漢語國際影響力。在教學中,教師如果不顧學生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一味宣揚中華文化,必然會適得其反,引發(fā)學生對于漢語學習甚至是中華文化的厭煩情緒。教師應樹立跨文化交際意識,依據(jù)對方的文化背景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式,并引入中華文化因素,潛移默化地傳播中華文化,提高漢語國際影響力。
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對外漢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往往要面對兩個方面的障礙:障礙一是人們誤認為人都是一樣的,傾向于從自己的角度去揣測、理解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從而引發(fā)文化沖突;障礙二是民族中心主義,傾向以自己民族價值觀去衡量其他文化,必然會遭遇文化碰撞。為規(guī)避這種文化碰撞和沖突,我們應認識到文化的多樣性,促進文化融合,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1、提高漢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
對外漢語教學是以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前提的,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直接決定著對外漢語教學能否順利開展,因而,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促進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一方面,要加強教師語言學理論能力的培養(yǎng),精通比較語言學,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并能合理運用交際社會語言學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掌握本國文化和異國文化的能力,這種能力并非指積累文化知識的能力,而是掌握不同文化背景間的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形態(tài)、舉止等的能力。對外漢語教學的對外屬性決定了教師必然要面對不同程度的文化沖突和碰撞,如果教師缺乏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容易引發(fā)師生間的矛盾,且不利于漢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對外漢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順利開展對外漢語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2、課程內容設置
對外漢語教學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教學,更是一種文化教學,因而,在設置對外漢語課程內容時,要適當?shù)卦黾涌缥幕矫娴膬热?,如異域文化學、跨文化心理學、國情學、交際社會語言學等,基于學生的文化背景,針對性開設該國文化課程以及比較兩國在文化、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的課程。
3、構建交際情境,提高文化適應力
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模式多為“就語言教語言”的模式,課堂教學過程枯燥、乏味,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對外漢語教學質量。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傳授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漢語語言能力的基礎上設置交際情境,加強課堂互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依托特定的交際情境加深學生對于語言知識的理解,有效提高學生對漢語文化的適應能力,潛移默化地獲得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小結
初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難免會發(fā)生各種不適應的情況,如語言溝通障礙,環(huán)境適應障礙等等,也就是文化休克現(xiàn)象,要想規(guī)避文化休克,使在異域文化環(huán)境中順利地生活,必須開展跨文化訓練,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外漢語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也是一種文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文化教學,設置跨文化方面的課程內容,構建交際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交際情境中潛移默化的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