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
淄博市周村區(qū)王村中學 山東淄博 255311
多媒體技術是多種媒體的有機集成,它集文字、文本、圖形、圖像、視頻、語音等多種媒體信息于一體[1]。它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能高密度、大容量、快節(jié)奏地對學生進行知識講授,利用屏幕的高清度顯示功能和計算機強大動感能力,可以直觀、生動地得到各種動畫、聲音、文本,并十分形象地在講課的同時描述事物不同的變化背景,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發(fā)揮得最好,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但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課程容量大,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錄情況不是很好;課件做得零亂,就會導致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產生不信任感和失趣感。
英語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備課顯得尤為重要,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21世紀的今天,多媒體引進英語教學當中,深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生動、清晰、形象的動感,節(jié)省了很多書寫板書的時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講解知識的應用和題型演變。同時,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需要搜索相關資料,如閱讀材料、英文歌曲或關于本單元的英文動畫片去制作精美課件等,這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課件制作技術等。
新時代給傳統(tǒng)教育帶來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各學科都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傳統(tǒng)的知識依賴與教材不符合新的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需要最新的信息、最靈活的運用、最創(chuàng)新的設計,與傳統(tǒng)教學區(qū)別很大。教師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制作課件,去搜索最新所學知識的例子,以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和以往的常規(guī)教學相比,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課件的設計,這也是提高教師對工作熱情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要堅信沒有努力是不可能品嘗到成功的滋味的。
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知識的來源。但針對知識的來源,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要做到課件內容與教材大體相符,具備科學性。以往是知識的傳授更加重要,如今更重要的是多媒體教學具有創(chuàng)新型的設計者,是學習目標的引領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協(xié)作者[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和教師是合作的伙伴關系。教師應該在任務型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創(chuàng)建豐富的情境,設計合理的富有激勵性的任務,并給出積極的學習評價。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評判思維的能力。
要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教育,更好地優(yōu)化多媒體教學,教師必須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系統(tǒng)的使用,包括收發(fā)郵件、制作課件等,掌握網頁下載、設計與制作等技術。
在課堂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是學生盡快進入知識課堂最好的教學方法之一,可以給課堂教學帶來兩面的好處:首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是使原來緊張的英語課堂變得輕松活躍,在這樣的氛圍下,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3]。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課前就必須設計好問題,展示對話練習、有關的圖片、音像資料及自己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來完成這一活動。教師向學生展示圖片及動感圖像,同時實現(xiàn)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吸引,在觀看動感影片或圖片的同時對學生提出問題。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聽清晰純正的語音語調,了解訓練內容,完成復習鞏固,而且在大腦中完成了“思考”“再思考”到“再表達”整個過程。
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往往缺少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缺乏語言實踐機會。而多媒體電腦能集聲音、圖像、動畫、文字于一體,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與現(xiàn)實生活相接近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動有趣,使學生從直觀的形象表演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4]。
在英語教學中,如魯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新目標)》七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標題為“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話題是Chores,圍繞這些話題引出禮貌地提出請求和請求別人允許的兩個句型“Could you please...?”“Could I please...?”以及相應的回答,并用這些句型談論喜歡或不喜歡做的家務活動,學習寫留言和請求別人的幫助。第一課時,導入3分鐘,游戲7分鐘,聽力10分鐘,練習、小組合作20分鐘,知識講解4分鐘,作業(yè)布置1分鐘,以家務勞動引出目標語言,語言材料生活性強,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說,能夠很自然地運用目標語言。
此外,聽力材料與話題也是渾然一體的,1B的聽力內容是禮貌地提出請求,語言材料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充分地使用目標語言提供了充足的語言材料和語境。
首先,課件展示幾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最大可能地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復習一下所學過類似的動詞詞組,讓學生帶著任務有目的地上課。
其次,在圖片中不斷地提出問題,通過猜短語的方式復習學到的短語,倡導“學中玩,玩中學”的理念,并復習鞏固剛學到的短語,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采用競賽教學法,根據(jù)初中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特征,課堂內采取小組競爭機制,提高團體活動效率,加強團隊凝聚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采用表格展示,通過學生完成表格,進一步復習已學短語,學生在填寫表格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要點,能靈活運用。填完表格后的匯報,使學生學會組織語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聽力環(huán)節(jié),瀏覽聽力題干有助于把握聽力重點,完成聽力題的過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等。
該項練習是考察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展示自己口語的平臺。一方面,學生要以所學的課文內容為基礎來說;另一方面,學生要適當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求較高,組員間合作完成,互相幫扶,差生也能張口,增強自信心,同時也是實現(xiàn)本節(jié)課情感目標的一個過程。課后作業(yè)的設計上需要教學思考,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教學效果。
作業(yè)布置要圍繞重難點,課后作業(yè)留得不要過多,知識點的各類題型盡量在課堂上講述一遍,減輕學生對學習的壓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在產生放棄的逆反心理。
總之,多媒體教學的合理利用,是英語課堂教學一個最大的輔助手段。教師應合理安排時間,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知識的完整性,體現(xiàn)出教材與課件的整合性和豐富性。教師將現(xiàn)代化多媒體技術熟練地貫穿于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優(yōu)化英語課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進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筆者堅信,優(yōu)化多媒體技術教學、激活初中英語課堂會不斷地得到完善,二者的有效結合會為教育事業(yè)帶來更大的優(yōu)秀成果。
[1]陳壽紅.淺談多媒體與英語教學的有機整合[J].教師,2011(3):67.
[2]莊威.多媒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J].考試周刊,2011(18):143-144.
[3]王佳蓉.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4):143-144.
[4]孫桂芹.淺議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1(2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