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壽光市第一中學 山東壽光 262700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主體的自然學科,由于它的自然屬性和內在學習要求,特別是對生物問題研究方法的高層次滲透,加強高中生物教學,注重實驗教學改革,開發(fā)生物課外實驗,創(chuàng)新生物實驗教學,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新課程體系下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面對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面對網(wǎng)絡和計算機的發(fā)展與普及,面對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認真學習新的生物課程體系與教材、教法,創(chuàng)新生物教學模式,大膽改革生物實驗教學,從生物的基本實驗教學入手,寓示范實驗、學生實驗與課外實驗于一體,極大地推進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也為探索生物實驗教學、改革現(xiàn)代生物課堂教學創(chuàng)出一條成功的教改之路。
生物教材是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的主體,也是教師從事生物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如何以新教材體系為綱,加強和強化生物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物興趣,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生物學習環(huán)境,一直是研究的課題之一。多年來,立足生物教學,科學謀化生物教學,在生物實驗教學上下功夫,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1)認真研究現(xiàn)代生物教材,掌握生物的主體思想與教材體系,將生物的內涵、生物的概念、生物的學習原理和實驗基本要求傳授給全體學生。在每學期、每學年制定生物教學計劃時,在每次編寫生物教案時,都事先將生物的實驗教學納入課堂教學和課外實驗教學之內。特別是對于生物的演示實驗,逐一列出清單,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過程、驗證的原理或者結論、需要延伸的內涵、注意的問題、討論的核心、實驗存在和改正的步驟等,做到不僅詳細,而且能夠反應出當前高中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做好生物實驗教學奠定基礎,做好準備。
2)從高中生物教材體系出發(fā),將生物學習內容劃分為若干個單元或者體系,重點找出生物學習要對應的社會實踐過程和需要進行觀察、學習、研究的內容,結合平時課堂教學用時交給學生,科學地指導學生課后觀察與學習,指導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對生物知識、原理、結論的再學習。
3)時刻把握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最新動向。在教學中,除學習和理解生物教材外,通過學習生物通報最新內容、研究現(xiàn)代生物開發(fā)的新動向、掌握生物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并結合課堂教學,一一呈現(xiàn)給全體學生,樹立學生學習生物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激勵學生學好生物,掌握生物學科的內涵,為繼續(xù)學習打好基礎。
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的興趣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教師如果從教材出發(fā),立足學生實際,深入挖掘教材內涵,突出實驗教學,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賦予實驗教學以新的內涵,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良好興趣就會培養(yǎng)起來,改革與創(chuàng)新生物教學也就落到了實處。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立足生物教材,開發(fā)生物學生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極大地推進了高中生物學科教學改革。
首先,認真做好生物課堂演示實驗。生物課堂演示實驗雖然從表面上看,顯得小,作用不大,而且占據(jù)授課時間,可它的作用巨大,不可估量。因為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它的概念、原理、結論和對其生物問題的研究,大都來自于實驗,實驗為生物學科的再認識打開了大門。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不注重演示實驗教學,就會使生物教學顯得過于呆板,成為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因此,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認真挖掘生物演示實驗,通過教師自己動手、實驗室研究開發(fā)、借助計算機媒體、合理引進網(wǎng)絡教材和資源等形式,將生物課堂演示實驗做好,做到教學的需要點上。
例如,觀察細胞分裂演示實驗,由于受設備和實驗條件的限制,不能直接向學生展示,就借助網(wǎng)絡和計算機,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觀察的方法、需要掌握的要領、注意的問題、特別要思考的猜想和設問等,展示給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如身臨其境地觀察與學習,這種教學所取得的效果是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
又如,學習布朗運動時,并沒有直接讓學生觀看教材上的圖片和描述的內容,而是利用計算機向學生模擬了布朗運動的原態(tài),同時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精心學習與分析,從中搜索要研究的問題,啟發(fā)教育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比較、學會發(fā)現(xiàn)。一堂課下來,學生既有了收獲,更有了觀察與分析的經(jīng)驗,重要的是能夠學習與掌握一種方法,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基礎。
其次,認真做好學生實驗。生物的學生實驗,雖然繁雜,但寓意深遠,它不僅僅是對生物某一概念、原理、結論的驗證,更多的是對生物內涵的提示,具有強大的內在學習動力。在指導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時,做到:一是只要是生物學生實驗,必須到實驗室做好,做完,做出效果;二是做好生物實驗的同時,向學生提出實驗研究的具體問題,引深實驗觀察的新問題;三是對于已經(jīng)做過的生物實驗,要求學生用時復習與鞏固,達到領會、學習、掌握、消化和創(chuàng)新的目的;四是及時做好檢查與檢測,達到拓展的目的。
如學生做完一個細胞的觀察實驗后,并沒有就此結束,而是組織學生繼續(xù)觀察與其有關或者相似的觀察實驗,學生不僅對已有的實驗做到了掌握,又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實驗興趣,開拓了生物學習、實驗新領域。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除認真完成生物教學外,還積極開發(fā)現(xiàn)有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生物創(chuàng)造條件。
一是每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后,總將與本單元有關的生物知識、研究成果、最新生物動態(tài)等內容,通過網(wǎng)絡和計算機整理成教學片,組織學生觀看與學習。特別是生物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是對學生學習生物的教育,又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動力的源泉。
二是利用網(wǎng)絡和計算機等手段,將生物科學家成長的事跡、研究的事例編輯成教學片,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觀看與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物熱情與對生物學科的熱愛,特別是生物科學家的奮斗史,既是激勵,又是最好的、活生生的教材。
三是通過教學資源網(wǎng)絡,下載高科技實驗動態(tài)與研究成果,向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實驗學習教育,有的學生由此下決心學習生物,積極參與生物各種大賽,取得了好成績。
四是利用課余時間,向學生傳播、講授有關與生物學科相近學科的研究動態(tài),像生命科學、微生物科學、醫(yī)藥、物理微力學等,讓學生及時掌握邊緣學科的研究成果,進行生物學科的啟發(fā)式教育。
五是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小組,開發(fā)課外生物實驗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推進生物實驗教學向社會化轉移,突出素質教育新領域。
六是開放學校生物實驗室,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到實驗室進行生物實驗學習,提升對生物學習的質量。
總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現(xiàn)代教學模式轉化,賦予生物實驗教學以新的載體,推進生物實驗教學向立體化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