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麗
(菏澤學院 圖書館,山東 菏澤 274015)
近年來,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引起了文獻信息界的高度關注,有關討論不絕于耳。通過這些討論,對于實現圖書情報檔案工作的一體化的意義和必要性,大家已有廣泛共識,早日實現圖書情報檔案工作的一體化也成為廣大相關業(yè)界人士的企盼。但是由于各種因素制約,一體化工作現狀是理論上熱烈討論、實施中鮮有成果,實現我國圖書情報檔案工作一體化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相對于社會上條塊分割嚴重的圖書、情報、檔案系統的整合,高校作為單一主體,在其內部實施一體化整合的政策調整、技術調整、人員調整等工作的難度都相對小一些,是當前實施一體化最有可能實現突破的地方,因此,可以在高校首先試行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取得經驗后再全面推廣。
圖書、情報、檔案是高校信息資源領域三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高校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支撐。在信息時代的前夜,圖書、情報、檔案按照舊有的社會分工,被分屬到不同的系統,它們的差異被放大,它們的共同性被縮小。隨著信息化的來臨,新技術被越來越多的采用,信息化革命的結果,要求實施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
圖書情報檔案本出同源,在早期的人類分工中實為一體[1](P84~85)。工業(yè)化的后果導致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三者逐漸分離。但在高校內部,信息資源的共性,使它們的區(qū)別并不是那么突出和明顯。在一些高校,圖書和情報部門已經合為一體。在大多數高校內,三個系統之間的交叉、融合也在不斷加強,彼此之間的滲透、借鑒日益增多。高校信息化的發(fā)展,客觀上要求整合校內信息資源,破除人為壁壘,建立一個高效的信息資源運行系統。上海圖書館、寶鋼集團等已做了很好的嘗試,可以為高校提供借鑒[2](P27~28)。圖書情報檔案的同源性,是實施一體化的根據,也是實施一體化的基礎。
圖書、情報、檔案具有共同的信息屬性和知識屬性[3](P127~128)。從信息屬性來看,它們分屬于高校信息系統工程的子系統,是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分別負責信息的采集、整理、儲存、檢索、提取、傳輸和使用等環(huán)節(jié)中的部分環(huán)節(jié),有區(qū)別也有交叉重合,共同服務于一個整體系統。從知識屬性來看,它們都是人類知識的記憶,都是高校知識資源的載體,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人類文明的成果。它們共同的信息屬性和知識屬性,使它們在處理信息的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大體相同,這使實施一體化成為可能。
網絡化的迅猛發(fā)展,為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載體。網絡化是信息化的支撐,只有建立了高效快捷的網絡,才能實現信息資源快速上傳、檢索和共享[4](P22~24)。處在信息社會,圖書、情報、檔案系統的運行,也必須依靠網絡進行。對于高校而言,分別建設圖書網、情報網、檔案網,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只能建立唯一的校園網。在校園網內,圖書、情報、檔案分門別類地孤立運行,既造成了投入的重復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人為地增加了運行成本,而實施一體化可以使整個信息資源在系統內高效流轉,發(fā)揮更大的效益。
高校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子系統,內部圖書、情報、檔案系統相應設立,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一種內部機構整合和職能調整,實施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高校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但是百年來我國高校辦學形成的傳統與定勢,使高校實施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也存在很多困難。
圖書館是高等院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全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從二十世紀初滿清政府設立京師大學堂時起,就規(guī)定大學應當附設圖書館。圖書館作為各高校的一個重要機構和工作部門,得到了應有的重視。情報信息建設在研究型大學得到高度重視,有的單設有獨立的情報信息機構。在教學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則存在重視度不高的情況,情報信息部門大多附屬于圖書館,這點倒有利于一體化整合。檔案館在有的高校是獨立機構,有的高校里則附屬于黨委或校長辦公室。傳統的機構設置定勢,將圖書、情報和檔案三分或兩分,屬于不同的系統,管理體制不同,工作環(huán)境不同,橫向聯系較少,合作溝通不多。實施一體化,必將減少機構設置,關鍵是減少了干部職位設置、人事編制設置,在當前高校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員能增不能減的現實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很需要決策者改革的勇氣和果敢,也需要相關人員的理解和認可。傳統的機構設置定勢是制約一體化工作的體制性障礙。
由于傳統條塊分割意識的影響,圖書、情報、檔案部門各守成規(guī),更愿意在各自熟練的工作領域重復以往的傳統工作,不愿意創(chuàng)新學習,對于實施一體化的主觀積極性并不是很高。作為決策層的高校領導者,對于一體化的意義還缺乏足夠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有利于精簡機構、優(yōu)化人員、節(jié)約經費、利于管理的層面上,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運籌。從宏觀方面來看,對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進行的相關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對于體系構建、實現方法、實施途徑的研究還很不夠,雖然提出了一些指導思想和具體實施措施,但是零零碎碎,缺乏系統、可行的操作性。沒有成熟的理論體系作指導,一體化工作就缺乏目標、缺乏方向,雖然大家都認為應該做,卻無從下手。一體化意識和觀念的淡薄,是制約一體化工作的思想障礙。
長期以來,圖書、情報、檔案各自為政,平臺建設也是孤立進行,彼此之間也少有互通和共享,各自在獨立的系統、網絡等平臺上運行。實施一體化,在技術上要求圖書、情報、檔案必須在一個綜合、高效、兼容、有序的平臺上運行,而這種平臺現在尚未開發(fā)建立起來。從現實情況來看,圖書和情報的電子化、網絡化水平較高,彼此兼容性也較強,而檔案系統則信息化水平不高,大部分高校的檔案館還停留在手工操作或者單機操作水平上。開發(fā)建立高校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工作的平臺,在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困難,畢竟圖書、情報和檔案長期各自獨立運行,業(yè)務內容存在差別,工作方法不盡相同,數據庫建設差別較大,建立一個功能齊全、融會互通、安全高效、規(guī)范標準的平臺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技術攻關,還需要進行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這是制約一體化工作的技術障礙。
要實現圖書、情報、檔案的一體化,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科技、人文素質的專門人才隊伍。雖然高校知識聚集、人才薈萃,在圖書、情報、檔案各自領域都有一些專家和一大批熟練的技術人才,但是一體化的實施,對人才隊伍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有圖書學、情報學、檔案學的基礎知識,還要具有系統、信息、網絡、數字化等方面的知識,并且需要一定的信息處理、網絡服務等技能。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具體工作人員,都需要成為一種新型的復合型人才。專門人才的匱乏是制約一體化工作的人力障礙。
圖書、情報、檔案都屬于公益事業(yè),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大,而其本身又不會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高校經過多年建設,現有的圖書館、情報所、檔案館設施都比較健全,軟硬件運轉有序,推倒這些現有的運行系統,建立新的一體化系統,在高校很多管理者看來是一種資金的浪費,在心理上也很難接受。而新的一體化系統平臺,在計算機設備、網絡設施、通信設施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配置要求,新的數據庫的開發(fā)建設、維護提高、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等都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而我國高校當前普遍存在著債務負擔沉重的現象,進行一體化建設的資金將是高校新的負擔。
圖書、情報和檔案的分散儲存和使用,抹殺了三者作為高校信息資源的本質屬性,不利于資源的統籌發(fā)展、集中管理、綜合利用。實施高校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高校的信息資源配置,減少重復建設和投入,最大限度發(fā)揮信息資源在教學科研和學生學習中的作用。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對高校的信息資源整合具有重大意義,是高校信息資源建設的未來發(fā)展方向。貝塔朗菲定律表明,整體的屬性和功能大于孤立部門的總和[5](P85~86)。高校應充分認識到一體化的現實意義,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思路,站在建設現代大學和信息化、數字化校園的高度,統籌全校信息資源建設,發(fā)揮資源的規(guī)模效應。要制定全校一體化實施的制度,建立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保障在大范圍的橫向縱向信息資源的協調和交流。這是實現圖書情報檔案信息一體化服務的思想基礎。
實現高校內部信息資源的整合,必須建立一個綜合性的一體化工作機構,從機構和制度上改變三家分散的管理體制??梢越W校的信息資源中心或者稱為文獻信息中心,將圖書、情報和檔案機構整合入中心,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對未來發(fā)展進行統籌規(guī)劃,實現三家的管理統一、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上海圖書館與上??萍记閳笏暮喜⒁讶〉煤芎玫慕涷灒?](P116 ~117)。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是高校信息資源建設中的創(chuàng)新,是當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發(fā)展帶來的必然結果,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發(fā)揮功用,必須以一定的技術平臺作為支撐和保證。經過近幾年的大規(guī)模建設,高校的校園網絡已經非常發(fā)達完善,數字化校園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有關的技術性基礎設施條件較好,這為一體化技術平臺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相應的信息集成系統尚未建立[7](P139)。高校應在現有的基礎上,積極開發(fā)或引進應用技術平臺,用良好的技術手段作保證,最大限度地放大一體化系統的功效。
實施一體化工作,對現有圖書、情報和檔案工作人員的學科背景、知識素養(yǎng)、網絡技術、計算信息工作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真正做好一體化工作,必須整合好現有圖情檔工作人員隊伍,按照新的工作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要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培養(yǎng)和再教育,使他們經過努力能適應新崗位,能繼續(xù)發(fā)揮作用,以減少大量人員下崗、轉崗可能給一體化工作帶來的障礙。現有圖書、情報和檔案部門普遍存在高科技人員缺乏的短板,可以根據一體化工作對專門人才的特殊需要,從校外引進引進或從校內單位調劑必需的科技人才,彌補高科技人員的不足。
高校實施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情報所和檔案館的現有基礎設施,減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也可以借助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成果,減少網絡等方面的投資。但是必要的場館建設、設備購置、數據庫建設、網絡建設仍然需要不菲的資金。高校一方面應科學合理地加大投入,保證一體化建設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社會化運作,采取與地方合作共建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進入一體化建設。
實施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是高校進一步加強信息資源建設的必由之路,雖然現在還處在理論探索階段,但已有取得初步成效的先例。高校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新成果,積極推動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建設,努力使我國高校的圖書情報檔案事業(yè)在這一廣闊而無垠的新平臺上有機融合,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
[1]王強.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的必然性及實施問題探討[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5).
[2]許萍.關于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的研究及實施現狀[J].山東檔案,2000,(4).
[3]李玲.信息時代高校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訴求[J].咸寧學院學報,2010,(5).
[4]楊絳.信息社會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實施途徑探討[J].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4).
[5]黃曼麗.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融合的動力[J].法制與經濟,2011,(8).
[6]李丁.信息時代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5).
[7]于連姿.關于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的思考[J].經濟縱橫,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