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海
現(xiàn)今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職業(yè)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產業(yè)項目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完成這些產業(yè)項目,個人的能力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團隊合作成為重要的手段,而團隊的核心——成員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則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的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注意到了這一社會需求,如何在中職課堂中運用分組合作的教學形式,教育各界均開展了豐富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出現(xiàn)了兩個問題:一是團隊合作教學大多來自于經驗和主觀臆斷,缺乏科學依據;二是教學過程中混淆了團隊的功能與團隊的特點,誠然,團隊的力量是遠大于個人的力量的,但是團隊和群體的自身特點也決定了團隊學習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看到其巨大能力的同時,恰恰忽視了這些缺陷。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因為同樣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就構成了“群體”。這樣,團隊的成員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存在,受到群體精神同一律的支配。[1]在開展團隊教學的過程中,“群體心理學”可以提供一定的幫助。另外,作為一個群體,其心理狀態(tài)是可以引導與改變的,因此,“群體動力學”和“團體咨詢”就顯得格外重要。具體來看,在中職教育中開展團隊教育的關鍵在于要處理好“自私”與“無私”的矛盾。單從字面上理解,無疑“自私”是一個貶義詞,是被大眾的價值觀所唾棄的,而“無私”則是受到提倡的。但事物均有其兩面性,應認真處理好這兩方面的關系,有效地開展團隊教學。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其著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提出,進入群體后,責任由群體的所有成員承擔,這樣個人的責任心就隨之減弱。[1]相對而言,中職教育的學生個人原本就存在著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特點,而群體心理的弊端將被放大。然而,社會對學生所提出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而且不可否認,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是“自私”的,因而,提升每一位團隊成員的責任心,具體應做到以下三點。
中職學校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大多來源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傳統(tǒng)模式,面對傳統(tǒng)教育“淘汰”下來的學生,這樣的激勵模式是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大量的高素質的技術工人,中職教育應非擇優(yōu)教育,“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這一類擇優(yōu)教育的激勵模式盡管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顯然是無法滿足中職教育需求的。
中職教育的激勵方法有:(1)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少的進行不同層次學生間的橫向比較,而是更多的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縱向發(fā)展,為每一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讓每一名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2)改變教學過程中先教學后激勵的模式,而應做到邊教學邊激勵,或者先激勵后教學;(3)由于中職教育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低下,激勵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4)為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企業(yè)生產,可以借鑒企業(yè)中的各種激勵方法。
前面提到,一旦形成群體后學習的責任被整個團體分擔,個人的學習目的會變得不明確。為改變這一狀況,學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注意三點:(1)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符合個人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2)由于中職教學需要適應社會和企業(yè)生產,教學目標的設定要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有利于個人的就業(yè)與成長;(3)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總是按課堂來設置教學目標,這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所以,中職教學的教學目標設定應細化到每一個教學階段。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是無法滿足中職教育的現(xiàn)狀的,評價體系的改革成為中職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中職團隊教學的評價方式應做到以下三點:(1)改變傳統(tǒng)的等級或變相的等級評價模式,更多的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狀態(tài)的評價;(2)教學評價應與教學激勵機制相輔相成;(3)教學評價應以個人為基礎,在個人評價的基礎上開展團隊評價。
群體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群集情況下,個體會輕易地放棄獨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讓群體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在團隊教學過程中就會表現(xiàn)為:一個學習團隊的所有成員會犯同樣的錯誤,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學生在團隊中放棄了自我思考,放棄了質疑。[1]
在團隊中,培養(yǎng)每個成員的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關鍵在于讓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思維和觀念“無私”起來,讓大家分享各自的思維成果。
上世紀30年代中期,德裔美國心理學家、群體動力學創(chuàng)始人庫爾特·勒溫等人通過實驗研究了民主和專制的群體氣氛。從他們的研究成果來看,民主式群體氣氛的優(yōu)點有:(1)民主型群體中成員彼此友好相處;(2)民主型群體中以工作為中心接觸多;(3)民主型群體中“我”字的使用頻率低,注重“我們”的感情;(4)民主型群體成員團結一致試圖解決問題;(5)領導不在時,民主型群體的成員仍能夠繼續(xù)工作;(6)民主型群體成員對群體活動的滿意程度較高;(7)民主型群體內攻擊言行少。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民主型領導方式更能夠調動所有成員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2]
在中職課堂的團隊教學方式中采用民主型領導方式應做到以下幾點:(1)團隊的政策由集體決定,而教師作為集體的領導,其任務是鼓勵、支持、最后的認定;(2)教師在布置任務和提供指導時應該提出多種方案;(3)團隊中的成員在分工和制定計劃時擁有自主權;(4)教師作為團隊的領導應盡量少地參與實際的學習過程,其根本作用是為團隊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對團隊進行最終評價。
民主型團隊為每一位成員提供了獨立思考的良好平臺,而讓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敢于、樂于展示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成果則是必要的手段。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形式多樣、趣味豐富的方法為每一位成員提供展示自己觀點的機會(如頭腦風暴法);在評判學生觀點時必須做到對事不對人,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每一個想法;盡可能的表揚每一位學生;給予相對落后的學生和團隊以必要的心理咨詢與團隊咨詢。
綜上所述,團隊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但由于團隊和群體的自身特點決定了這種教學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揚長避短開展團隊教學,關鍵在于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擁有清晰的學習目標,在教學評價時避免用團隊的評價代替成員的評價。此外,為提升每一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應采用“民主型”領導團隊,并在平等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方法、手段促進每一名學生思考與表達。
[1]古斯塔夫·勒龐.心理學統(tǒng)治世界[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