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平,張建華
加強“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對提高高職院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正在逐步地得到社會的認可,“頂崗實習”正成為高職院校培養(yǎng)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由于高職教育的發(fā)展時間短,在許多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改善,加強“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正確認識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而探索加強頂崗實習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已經(jīng)成為高職院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以及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任務。
1.思想認識不到位。有些基層黨組織、黨務工作人員對加強“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一些人認為,“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即將走出校門,即使不管也沒有什么大的影響,管與不管無足輕重、無礙大局;有的認為,“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分布相對散亂、情況復雜,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難見成效,教育管理成本高,出現(xiàn)“不愿管”現(xiàn)象;有的認為,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頭緒多,抓在校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已經(jīng)忙得團團轉,再騰不出時間和精力去管理和教育在校外“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有客觀原因,但主觀原因是缺乏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1]
2.黨員個人的黨員意識、組織意識淡薄。教育改革正逐步地改變著人們的高職教育觀念。通過“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等方式培養(yǎng)人才,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绊攳弻嵙暋币呀?jīng)成為高職教育培養(yǎng)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高職院校的學生“頂崗實習”,有的實行交互式,即在校外工作一段時間后,再回學校繼續(xù)學習;有的安排在第五、六學期,“頂崗實習”一年;有的安排在第六學期,時間半年;有的院校,有的專業(yè),學生一進入學校,就先被安排在企業(yè)等進行實習。但無論是那種形式的“頂崗實習”,通常學生的入黨時間都很短,過黨的組織生活的次數(shù)少,對黨的認識比較淺,對黨的規(guī)章制度等比較陌生。易引起學生黨員的組織意識和黨員意識淡薄。特別是到了第六學期,“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要撰寫畢業(yè)項目、參加畢業(yè)項目答辯,還要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有的甚至會忘記向黨的組織遞交自己的思想?yún)R報和轉正申請,有的在工作單位變動后,也不知道向黨組織報告新的單位、新的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以至于和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
“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尚待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是高職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產(chǎn)物,通常這種實習都是列入高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由于高職教育起步時間不長,在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各個方面都需要逐步加強,制度建設方面也不例外,尤其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由于缺少可循的現(xiàn)成經(jīng)驗,在“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F(xiàn)實的情況是,通常學生在校外“頂崗實習”,學生黨組織關系放在學校,由于學生走出學校,校內的黨員教育管理對這部分黨員鞭長莫及,難以奏效,而實習單位的黨組織也不好教育管理,這主要是由于“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所屬組織關系不在實習單位。還有的就是學生“頂崗實習”的中小企業(yè)沒有獨立設置黨支部。故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從制度上保證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的有效教育管理。[2]
設置基層黨組織。隨著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黨員“頂崗實習”的單位性質呈現(xiàn)出多元化,非公有制經(jīng)濟已經(jīng)成為吸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主要單位,如每年都有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黨員進入股份制、合資企業(yè)和個體工商企業(yè)等非公有制單位。再就是有些實習單位沒有設置黨組織,如相當多的民營企業(yè)、三資企業(yè)等,這就不能指望這些單位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現(xiàn)實中,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往往會出現(xiàn)無人教育、無人管理的現(xiàn)象。結果是收繳黨費難,把握去向難,實施考察難,開展活動難,發(fā)揮作用難。即使有些非公有制單位建立了基層黨組織,由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任務繁重,黨內組織生活也難于得到很好的開展。另外,在高職院校來說,通常學生黨支部書記都是兼職的,對“頂崗實習”的學生實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會力不從心,這些都給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
在“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經(jīng)費保障。黨務工作者要下企業(yè)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進行教育、指導、考察,出差經(jīng)費從何處來,學校是否樂意出這方面開支,仍存在矛盾。
“頂崗實習”期間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應引起校內外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各級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必須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充分認識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為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關系到新黨員的發(fā)展質量,關系到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關系到黨的事業(yè)長盛不衰。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是黨永保青春的需要,是黨組織義不容辭的任務,說到底還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的問題。為此,各級黨的組織、黨務工作者,要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責任意識,認真履行職責,把“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擺到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實抓好落實,使“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能主動地與黨組織保持聯(lián)系,能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及管理,增強組織意識和黨員意識。
1.建立健全“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登記制度。將“頂崗實習”黨員的實習時間、實習單位、聯(lián)系方式、實習內容以及組織關系等情況進行專門登記備案。
2.建立“頂崗實習”黨員的聯(lián)絡制度。黨支部應指定有責任心、覺悟高的教師黨員作為聯(lián)絡員,若學生的“頂崗實習”指導教師是黨員,可以指定該指導教師擔任聯(lián)絡員,負責聯(lián)系“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通過指定的聯(lián)絡員將黨的方針政策、黨支部的活動等有關事宜及時傳達給“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同時,由指定的聯(lián)絡員將“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的思想、學習、實習和有關情況按期反映給學生所在的黨支部,以便黨組織及時充分地掌握學生黨員的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
3.建立健全“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定期匯報制度。結合“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實習指導以及教師現(xiàn)場教學,每個月或每季度定期向學生所在黨支部匯報“頂崗實習”期的思想、學習工作等情況,對實習中遇到的思想情況及時教育,還要對其進行檢查、指導、督促。如果學生所在的“頂崗實習”單位設有黨組織,“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要積極主動與該單位的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以便更好地參加黨員活動。
4.建立“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目標管理及獎懲制度。要從政治思想、組織紀律、生活作風等方面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提出具體要求,對遵紀守規(guī),認真履行黨員義務的黨員進行表彰,對組織觀念淡薄,自由散漫的黨員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或組織處理。
在組織建設方面,可采取設立臨時黨支部的方式,即在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為學生黨員設立臨時黨支部,若校方有駐企業(yè)實習指導教師,并且該教師是黨員的,可由該教師兼任臨時支部書記,在對學生進行實習指導的同時,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如果校方?jīng)]有駐企業(yè)的實習教師或雖有駐廠指導教師但該教師不是黨員時,校方要另外派黨員兼任臨時支部書記,實行定期巡視,在巡視的同時,加強“頂崗實習”學生的教育管理。[3]
在學生“頂崗實習”之前,由學生支部書記對即將“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進行專題教育活動,如加強黨組織制度教育,使學生搞清楚什么是“三會一課”制度;強調學生黨員要過黨的組織生活、要按時交納黨費;教育黨員當“頂崗實習”單位變動時,需及時向所在黨支部報告新的單位地址及聯(lián)系方式,及時向黨組織匯報思想狀況,保持同黨組織的聯(lián)系;要讓學生知道“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的手續(xù);“頂崗實習”結束就面臨著畢業(yè),一旦學生確定單位,就要及時轉接黨員組織關系。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正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一個組織的管理教育方式。黨務工作者要與時俱進,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要充分發(fā)揮以計算機和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為核心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加強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如建網(wǎng)站、博客、微博、微信等,把黨的方正政策等及時傳達給學生。通過建立學生黨員QQ群,飛信群等,加強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組織之間的交流與溝通。[4]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正不斷改變著以往傳統(tǒng)的說教式思想教育方式,缺乏經(jīng)費保障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當今中國的國情。對黨員的教育管理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更新觀念。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同樣需要經(jīng)費的支撐,故校方在做經(jīng)費預算時,應把對“頂崗實習”黨員的教育管理經(jīng)費納入預算,從經(jīng)費上保證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
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是高職院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要不斷適應新情況,探索新問題,解決新問題,要注意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并采取有效的對策加以改進。毫無疑問,這對高職院校改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應用價值。高職院校黨的組織要統(tǒng)一思想認識,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推動“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1]吳定偉.大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的基本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26.
[2]何菊.芻議加強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5):56.
[3]裴智民,汪小義.芻議高職院校第三年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基于頂崗實習工作站臨時黨支部建設的探索[J].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09(20):176.
[4]覃海逢.高校實習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