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秀英
株洲市一醫(yī)院兒科,湖南株洲 412000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是兒科臨床的一種常見疾病,不僅給患兒和家庭帶來痛苦和經濟壓力,而且嚴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和心理健康[1]。為探討其高危因素,為臨床有效防治RRTI提供理論依據(jù),筆者對2007年1月—2011年12月該院所收治的280例RRTI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研究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均符合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2],共280例,男159例,女121例,年齡10個月~13歲,平均4.5歲。隨機選擇同期在該院診治的280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對照組。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問卷并結合兒童保健資料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內容包括出生史、喂養(yǎng)史及反復呼吸道感染病史等[3]。同時采集所有患兒的清晨空腹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微量元素鐵(Fe)、鈣(Ga)、鋅(Zn)的濃度檢測。
采用SPSS 12.0軟件包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t檢驗計量資料,且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早產兒、剖宮產及非母乳喂養(yǎng)兒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血清鐵、鈣、鋅濃度均低于正常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觀測指標比較[n(%),(±s)]
表1 兩組各項觀測指標比較[n(%),(±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早產兒 剖宮產 非母乳喂養(yǎng)兒 鐵(mmol/L) 鈣(mmol/L) 鋅(μmmol/L)觀察組 280 106(37.86)* 86(30.71)* 62(22.14)* 3.9±0.6* 1.3±0.1* 18.3±15.6*對照組 280 33(11.79) 36(12.86) 28(10.00) 8.9±1.9 1.8±0.2 85.6±12.3
RRTI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上、下呼吸道感染癥狀,部分患兒極易發(fā)展為急性肺炎而危及生命[4]。導致RRTI的影響因素很多,本研究中,RRTI組的早產兒、剖宮產及非母乳喂養(yǎng)兒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說明早產、剖宮產及非母乳喂養(yǎng)是小兒RRTI的高危因素,這可能與早產兒出生時肺發(fā)育不成熟及免疫功能不完善有關。由于各臟器的發(fā)育不夠成熟以及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免疫功能不完善,導致RRTI患兒血清中IgA、IgG、血漿丙種球蛋白含量降低,IgG亞類缺陷,增高了外周血淋巴細胞凋亡率,網狀內皮系統(tǒng)清除力下降,從而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呼吸道感染,因此,提高患兒的機體免疫功能是防止小兒RRTI的關鍵措施之一。本研究中,RRTI組的血清鐵、鈣、鋅濃度均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是RRTI的高危因素之一。鐵元素不僅是構成機體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主要組成成分,而且還與人體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能增強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殺菌作用。有研究表明,缺鐵時可使小兒呼吸道上皮細胞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性萎縮性改變,阻礙了呼吸道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對細菌、病毒的易感性[5]。鋅是人體內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刺激淋巴細胞的分裂與再生,參與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使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得到改善,缺鋅可增加兒童對感染的易感性。鈣除了參與構成骨骼和牙齒外,還能參與蛋白質的合成代謝[6]。因此,在治療RRTI的同時應注意鐵、鈣、鋅等微量元素的補充。
綜上所述,早產、剖宮產及非母乳喂養(yǎng)是RRTI的高危因素,在治療RRTI的同時應加強患兒的機體免疫功能,并注意鐵、鈣、鋅等微量元素的補充。
[1]康旭麗.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2009,37(5):324-325.
[2]張梓荊,盛錦云,胡儀吉,等.全國小兒呼吸系統(tǒng)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1998,26(1):240.
[3]林冬云,甘美英,侯燕明,等.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影響因素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11):1753-1754.
[4]陳慧中,胡儀吉.如何認識反復發(fā)作呼吸道感染[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2):83-84.
[5]李玉娥.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2):118-119,122.
[6]常香云,鄒積茹,喬石鈺.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80例病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