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輝 孟景玲 蘇 敏 王鳳玲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461)
肝膽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的護理
高 輝 孟景玲 蘇 敏 王鳳玲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461)
目的探討肝膽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護理的要點。方法總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5例手術后患者所采取的疼痛護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結果積極的護理干預可減輕術后患者的疼痛感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結論加強護理人員素質,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可有效降低肝膽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閾值,改善生活質量,促進術后患者早日康復。
肝膽外科手術;疼痛;護理
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ASP)對急性疼痛的定義為:新近產生并持續(xù)時間較短的疼痛,通常與損傷或疾病有關。急性疼痛包括手術后疼痛,創(chuàng)傷后疼痛,分娩痛,心絞痛、膽絞痛等內臟疼及骨折痛,牙痛等。其中手術后和創(chuàng)傷后疼痛是臨床最常見的急性疼痛[1]。肝膽外科術后疼痛屬于急性疼痛,不同于生理性疼痛,是傷害感受性疼痛。肝膽外科手術后能否做好術后患者疼痛護理,減少傷害性刺激,對加速患者痊愈,減少不必要的痛苦,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5例手術后患者疼痛的護理體會。筆者認為運用醫(yī)學護理學相關知識,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能提高肝膽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閾值,改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術后早日康復。
本組病例315例,肝外膽管取石116例,先天性膽總管巨大囊腫術后2例,原發(fā)性肝內膽管石術后17例,膽管癌術后2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術后38例,膽囊切除術71例,膽囊造口術69例。
2.1 心理護理
肝膽外科手術損傷激活周圍組織傷害性感受器并使其敏化,導致損傷組織局部和周圍未受損傷的皮膚對疼痛閾值降低和對超閾值的反應性增強(痛覺過敏)。疼痛刺激可引起脊髓和腦內的疼痛傳遞增強,對疼痛的感知程度提高(中樞敏化),加劇術后疼痛。因此,術后鎮(zhèn)痛的目的除了要達到消除生理性和病理性疼痛以外,還需要抑制和逆轉傳入神經沖動引起的中樞神經元興奮性的改變,即抑制外周敏化和中樞敏化效應[1]。肝膽外科術后患者由于術后出現的各種不適如切口疼痛、尿潴留等,及擔心術后身體的恢復程度和擔憂住院費用和繼續(xù)治療等原因,常常表現為心理緊張、焦慮不安、恐懼、悲觀、猜疑敏感等心理反應,這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應讓患者常感疼痛劇烈,本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術后心理變化,臨床實踐證明,焦慮、恐懼、抑郁是手術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焦慮,緊張情緒往往降低患者的痛閾,可引起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使患者出現汗腺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等癥狀[2],故術后疼痛患者給予心理干預尤為重要。首先給每一位需做手術的患者介紹疾病與手術相關的知識,如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手術的適應證、術前準備、手術的基本過程等,讓患者了解相關知識,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如對腹腔鏡手術患者告知腹腔鏡手術時需要將CO2注入腹腔形成氣腹,以達到和維持術中手術視野清晰及保證腹腔鏡手術操作所需的空間,但腹腔中CO2亦可聚集在膈下產生碳酸,并刺激膈肌及膽囊床創(chuàng)面而引起術后不同程度的腰背部、肩部不適或疼痛等,一般無需做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以減輕恐懼感和焦慮心理,放松心情,緩解疼痛。其次加強對術后患者的巡視,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交流,鼓勵患者表達并穩(wěn)定其情緒,引導患者說出自身感受,幫助其分析引起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的原因,明確患者所處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適當的解釋和安慰,減輕焦慮恐懼情緒,使疼痛緩解。然后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有趣的活動或回憶,聽音樂、看書、收聽廣播看電視、輕松的談話聊天,下棋等娛樂。指導式的想象,如一次愉快的旅行,作自我放松,配合心理疏導,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全身舒暢,減輕對疼痛的敏感性。心理因素可加重患者的病痛也可減輕患者的病痛,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行為干預,可增加患者的疼痛耐受力,提高患者的痛閾值,促進患者術后早日康復,減少對止痛藥的依從性[3]。
2.2 止痛措施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往往因切口疼痛而感覺不適。切口疼痛在術后24h內最劇烈,2~3d后逐漸減輕。劇烈疼痛可影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活質量,故需關心患者,觀察患者疼痛的時間、部位、性質和規(guī)律,誘因及緩解的相關因素,與飲食、體位、睡眠等的關系,個體戶給予相應的處理和護理。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評估和了解疼痛的程度,方法:采用1條10cm長的直線或標尺,兩端分別為0和10,0代表無痛,10代表最劇烈的疼痛,讓患者根據其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標出相應位置,再量出起點至記號點的距離(以cm表示),加以評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然后提供有效緩解術后疼痛的措施。如對膽囊、膽管手術劇烈疼痛患者,可遵醫(yī)囑通過口服、注射等方式給予消炎利膽、解痙或止痛藥,以緩解疼痛。如對直視微創(chuàng)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因切口小,手術者的手并未進入腹腔,故不會有劇烈痛感,止痛藥一般不予使用??刹捎眯睦碜o理,讓患者注意力轉移,從而疼痛感被減輕,實現止痛目的[4]。將患者安置于舒適體位,指導其有節(jié)律的深呼吸,達到放松和減輕疼痛的效果,同時指導患者在咳嗽、翻身時用手按扶切口部位,減少對切口的張力性刺激。指導患者運用正確的非藥物方法減輕疼痛,如按摩、放松或聽音樂等。根據病情指導患者進食清淡飲食,忌食油膩食物,病情嚴重者予以禁食、胃腸減壓,以減輕腹脹和腹痛。
2.3 生活護理
針對不同術后患者的不同特點,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加強病室管理,保持病室安靜,空氣流暢、清新,溫濕度適宜,床單干凈整潔,舒適。加強觀察,包括生命體征、腹部體征及引流液情況,若術后患者出現發(fā)熱、腹脹、腹痛或引流管引流出膽汁樣液體等情況,應警惕并發(fā)癥的可能,及時報告醫(yī)師并配合進行相應的處理。術后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切口疼痛、引流管帶來的不適等而致翻身困難,易發(fā)生肺部感染,營養(yǎng)不良、劇烈活動等因素,易造成切口裂開。應協助患者定時翻身、拍背,鼓勵患者咳嗽、做深呼吸運動,重視患者的營養(yǎng)平衡[5]。給患者傳授有關疼痛、康復、鍛煉和保健知識,鼓勵患者早期床上活動,向患者解釋早期下床活動的重要性,早期活動有助于增加肺活量、預防靜脈血栓、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身體組織器官的功能恢復,減輕精神壓力,減少疼痛感覺,活動時固定好各種導管,并給予協助。
術后疼痛治療不僅已經得到社會廣泛關注,而且人們對疼痛的認識也逐步提高。但是至目前為止,尚無一種特別理想的既達到充分鎮(zhèn)痛又不良反應很少的藥物和方法[6]。我科護理人員通過現代護理理念的建立、各學科間的交叉,極大地豐富了外科護理的內涵,護理人員通過所掌握的本專業(yè)特有的知識、技術及其社會倫理學、護理心理、人際關系等對本文315例病例進行系統的評估,提供身、心整體的護理和個性化健康教育,患者疼痛減輕和發(fā)作次數明顯減少,感覺舒適輕松,心情愉快,睡眠安逸,樂于接受治療,病程明顯縮短。
[1] 黃宇光,楊世民.特殊管理藥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1:96.
[2] 閆連云.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對婦科手術患者的應用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3):128.
[3] 黃爽,黎月潔.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1):210.
[4] 劉少華.直視微創(chuàng)膽囊切除術的護理配合 [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0,17(13):130.
[5] 張靜.外科手術后病人哦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35):66.
[6] 張愛榮,蘇海濤.手術后疼痛處理的現狀及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12):114.
R473.6
B
1671-8194(2013)11-03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