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濤
(湖北省谷城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湖北 谷城 441700)
急性腸梗阻的診治體會
熊明濤
(湖北省谷城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湖北 谷城 441700)
目的探討急性腸梗阻的病因及治療體會。方法回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外科收治的92例急性腸梗阻的臨床資料。結果粘連性腸梗阻41例,腫瘤性腸梗阻28例,腹外疝12例;急診手術30例,死亡2例。結論腸梗阻起病急、變化快,需要早期作出正確的診斷、處理,手術應選擇在腸絞窄發(fā)生之前進行。
腸梗阻;診治體會
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不但可引起腸管本身解剖與功能上的改變,并可導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亂,臨床病象復雜多變。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外科收治的92例急性腸梗阻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外科收治的92例急性腸梗阻患者,男56例,女36例(男∶女為1.6∶1);年齡13~87歲,平均52.5歲,其中60歲以上者37人;其中機械性腸梗阻84例(91.3%),動力性腸梗阻5例(5.4%),血運性腸梗阻2例(2.2%),假性腸梗阻1例(1.1%);粘連性41例占機械性腸梗阻的48.8%,腫瘤性28例占機械性腸梗阻的33.3%,腹外疝12例占機械性腸梗阻的14.3%,其他3例占機械性腸梗阻的3.6%。
1.2 臨床表現(xiàn)
所有患者均為急診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2例患者出現(xiàn)血便,其中39例有腹部手術史。腹部查體可見膨脹、腸型或蠕動波、或非對稱性隆起,叩診多呈鼓音,聽診腸鳴音多亢進,部分可聽到氣過水音或高調金屬音,如出現(xiàn)腸絞窄或穿孔時,可有腹膜炎體征。
1.3 檢查
87例患者行腹部CT或平片均提示腸管不同程度擴張、積氣、積液,部分可見液平,其中2例可見膈下游離氣體,24例行鋇灌腸或直腸指診證實為結腸或直腸腫瘤,1例行腸系檢查證實為小腸腫瘤。
1.4 方法
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主要為禁食水、胃腸減壓、液體石蠟胃管注入、溫肥皂水灌腸、肛管減壓、抗感染、補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營養(yǎng)支持對癥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有腸粘連松解、腸段切除吻合、腸造瘺、腫瘤切除、疝環(huán)松解加疝修補、腸異物取出等。
本組92例患者,痊愈89例,死亡2例,無效1例,病死率為2.4%。1例術中證實為腸系膜血管栓塞、腸管廣泛缺血壞死,患者死亡;1例為87歲患者腹外疝嵌頓、腸壞死、腹腔污染嚴重,患者死亡;1例術中證實為晚期胰腺癌,治療無效出院。
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順利通過腸道,稱為腸梗阻。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發(fā)病率僅次于急性闌尾炎和膽道疾病而位居第三,在少數(shù)地區(qū)(比如我國海南省),其發(fā)病率高于膽道疾病而躍居第二位[1]。腸梗阻按發(fā)生的基本原因可分為機械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和血運性腸梗阻;按腸壁有無血運障礙可分為單純性腸梗阻和絞窄性腸梗阻;按梗阻的部位可分為高位腸梗阻和低位腸梗阻;按梗阻的程度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腸梗阻;按發(fā)展的快慢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腸梗阻;倘若一段腸袢兩端完全阻塞,則稱為閉袢性腸梗阻。腸梗阻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不同類型的腸梗阻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變化的。
腸梗阻的病因十分復雜,臨床上以機械性腸梗阻最常見,其中粘連、腫瘤、疝位居前三。本組92例患者,粘連、腫瘤、疝引起的腸梗阻占整個腸梗阻病因的88%。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yī)療條件的改善,人口老年化,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腹部手術后引起的腸粘連成為粘連性腸梗阻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2]。在不同時期、不同年齡患者所占的比例差距很大,老年人腸梗阻多由腫瘤引起,而中年人則多為腸粘連,小腸梗阻的病因臨床多見于粘連,大腸梗阻則以腫瘤多見。但腸梗阻某些病因較特殊,發(fā)病率較低,臨床上對其缺乏足夠的認識,如閉孔疝、膽石性、柿石性、食團性腸梗阻,腸系膜血管栓塞,假性腸梗阻等,臨床少見,而且缺乏特征表現(xiàn),極易誤診[3]。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不斷上升,而血運性腸梗阻的患者幾乎都有冠心病或房顫病史,且血運性腸梗阻的病死率非常高,本組2例死亡患者即有1例死于腸系膜血管栓塞、腸管廣泛缺血壞死,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急性腸梗阻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有學者認為,補充水電解質、輸血、減壓是治療上極為重要的措施[4],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癥狀會得到緩解,本組92例患者中其中62例經(jīng)保守治療梗阻在一定程度或完全緩解,尤其是腫瘤引起的梗阻,就診時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且老年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基礎疾病,經(jīng)過短時間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對并發(fā)疾病進行診療,適當?shù)哪c道準備,對于患者的恢復和減少并發(fā)癥都有重要意義[5]。但是腸梗阻起病急,變化快,任何原因延誤診治、拖延手術時機都可能使病情發(fā)展加重,可能出現(xiàn)腸絞窄、腸壞死、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時判斷腸梗阻的嚴重程度和準確的選擇手術時機對患者的預后有重要的意義。手術治療的目的是為了解除梗阻、去除病因、并防止腸絞窄發(fā)生,當然首先考慮患者的安全,其次才是病因的根除。對于一切絞窄性腸梗阻,應爭取早期手術。如出現(xiàn)以下情況,應積極手術:①疑有絞窄性腸梗阻時(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癥狀和體征,觀察時間一般不宜大于4~6h,以免延誤手術時機,造成嚴重后果);②保守治療無效時(凡經(jīng)有效保守治療12~24h,癥狀體征不減輕或反而加重者,均應抓緊時間手術治療);③延長期不緩解或反復發(fā)作時(對于保守治療有一定效果而又較長期不緩解,一般不大于1周,或反復發(fā)作的粘連性腸梗阻,筆者也主張手術治療);④一些特殊類型的腸梗阻(如嵌頓疝、晚期腫瘤、腹腔膿腫引起的腸梗阻等)[6]。
急性腸梗阻雖為常見病,但病死率仍較高,臨床上應加強少見類型急性腸梗阻的認識,病史詢問及體格檢查應深入細致,應仔細地、有步驟地、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病情,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應及時、果斷的手術探查。
[1] 呂云福.腸梗阻診斷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
[2] 程久紅.216例腸梗阻病因及診治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09,5(10):1569-1570.
[3] 胡銘榮,季巧金,李杭.16例急性腸梗阻誤診原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7,36(7):676-677.
[4] Ballantyne GH,Brandner MD,Beart RW,et al.Volvulus of the colon, incidence and mortality[J].Ann Surg,1985,202(1):83-92.
[5] 林英健,齊玲芝,于燕.急性腸梗阻100例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1):2115-2116.
[6] 伍曉汀,周勇.腸梗阻的手術治療時機[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8,28(9):695-696.
The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XIONG Ming-tao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cheng, Gucheng 4417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experience of treating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sReviewing and analysing clinical data of 92 case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hich was cured by author's hosptial from Jan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3.Results41 cases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28 case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neoplasm, 12 cases of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And 30 cases of emergency operation,2 cases of operative mortality.ConclusionIntestinal obstruction has acute onset and the condition changes quickly, so it is need to make accurate judgment and treatment early. In addition, an operation should be had before intestine strangulation occur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574.2
B
1671-8194(2013)18-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