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琴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衛(wèi)生所,吉林 吉林 132021)
關于急性食物中毒的救治與護理研究
杜玉琴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衛(wèi)生所,吉林 吉林 132021)
本文通過探討如何提高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與護理臨床療效,并且分析了急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增強急救護理的針對性、科學擬定救治計劃等對策以提高中毒患者的臨床療效。希望能夠為急癥搶救和護理提供一些依據(jù)。
急性;食物中毒;救治;護理
學校學生食物中毒具有發(fā)生突然、時間急、病員多、社會影響大等特點,給急診搶救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更是對急救護理應急與管理能力的考驗。因此,對于學校發(fā)生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應高度重視,如何提高食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與護理臨床療效顯得尤為重要。中毒的急救應具備嚴密的組織管理及合理分工,使搶救現(xiàn)場有組織有計劃加大護理人員配置,統(tǒng)一調配,嚴格分工,使護理人員更加緊張有序配合醫(yī)生搶救患者。
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大致歸類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形:①食用被細菌或真菌污染了的食物,或是受污染發(fā)霉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大米飯。②誤食亞硝酸鈉或攝入含大量硝酸鈉及亞硝酸鈉的蔬菜。③天氣變化或吃其他零食引起的個體現(xiàn)象,未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臉色蒼白、頭暈、畏寒、皮服濕冷、腹痛、惡心嘔吐、部分患者有腹瀉、體溫低熱、心率不齊、血像白細胞增高等。大多數(shù)學生會有惡心嘔吐的反應,伴隨著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和發(fā)燒。
急性中毒的特點是發(fā)病急、癥狀嚴重、變化速度快。還有就是毒物量大,毒性強,患者受損的臟器會越多。因此,護理工作在救治過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3.1 緊抓工作重點,加強組織管理[1]
組織管理是急救護理中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急救護理的效果。護理人員不僅要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還要有機動靈活的現(xiàn)場應變能力,對于急性食物中毒要及時上報告科主任,上報醫(yī)務部門以取得相關科室的協(xié)作搶救,組織有力的后勤保障,有助于確診和防止中毒事件繼續(xù)擴散。護理工作者還應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遇事沉著冷靜,確保工作流程化,保證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對學生群體急性食物中毒的救治和護理工作要有強有力的組織管理。要有護理指揮員,搶救小組、分診小組、物品和藥品保障小組、記錄巡視小組;人員要求統(tǒng)一調配、分工合理、快速救治與密切配合;同時根據(jù)抽血化驗結果、嘔吐物和排泄物的監(jiān)測、協(xié)助醫(yī)生快速確定中毒物質的種類特性;對不同程度的中毒患者進行正確分流;準確觀察和分析病情;有效采取消毒和隔離的措施,防止交叉性不必要的感染。
3.2 合理的救治措施的實施[2],增強急救護理的針對性
催吐、洗胃是搶救的重要步驟,對重、中型患者立即電動洗胃,輕型者用催吐法、清除胃內毒物,爭取將尚未被吸引的毒物從胃中迅速排出,癥狀較重者催吐以清水反復洗胃,洗出液澄清無味為止,還有就是在保證呼吸道通暢的前提下,可反復進行洗胃,力爭徹底清除毒物。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做到邊洗胃邊清理嘔吐物,如果是化學毒物中毒,要清洗皮膚,脫去污染的衣物,避免毒素再吸收的危險。除上述催吐、洗胃等搶救措施外,同時還應注意對癥治療,保持體溫和制止抽搐等。應密切觀察病情,患者體溫過高時采取頭部冷敷、酒精擦浴或低壓冰水灌腸,使用解熱藥物應避免過量。隨后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液,靜脈要選用大的近心端的血管,最好用留置針,避免患者躁動而引起藥物外滲或針體拔除影響患者的治療。輸液時要先給重型患者,其次是中性和輕型。而且輸液的同時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做監(jiān)測,保證呼吸通暢。在救治護理工作中突出重點,同時增強救治護理的針對性,才能提高急性食物中毒的臨床效果。
3.3 科學擬定急救方案,提高護理的有效性
急診科護理人員要有很強的應急能力、組織能力。急性食物中毒的救治護理要求爭速度、搶時間,提高急救護理的有效性和成功率。為此,在急救護理工作中,要根據(jù)急性中毒患者的特點和臨床特征,科學制定救治方案,做好各項急救準備工作[3]。護理工作計劃由護理人員的調配計劃,基礎必備設施的設置計劃等組成,例如觀察室、監(jiān)護室還有床位等,醫(yī)療儀器以及設施的檢測和維護計劃,同時還得注意藥物器械的配備計劃以及護理人員的相關技能培訓計劃等。在不斷完善的工作計劃基礎上,要在救治護理過程中認真實施。如此合理的安排可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急診綠色通道”的全程服務。急性食物中毒高發(fā)季節(jié)應該適當增設急性中毒患者的留觀室及床位,同時應加強對醫(yī)藥器械和設備的檢修維護等工作。
3.4 加強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減少急性中毒的發(fā)生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健康教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為此,醫(yī)護人員要增強社區(qū)救治護理服務意識,積極普及急性食物中毒的知識[4]。同時還應報告相關部門注意對學校提供的食物安全加以監(jiān)管,做好預防工作,這對突發(fā)性群體中毒事件的組織搶救極為重要。醫(yī)護人員在進行救治的同時還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患者均為青年學生,年齡小,當?shù)弥l(fā)生了食物中毒,立即引起了恐慌,在搶救過程中又唯恐自己被耽擱,增加了搶救工作的難度[5]。針對這種情況,護士除做好安慰解釋工作外,更應重視形體語言的利用,冷靜、沉著的態(tài)度及有條不紊的搶救都是對患者最大的安慰,并針對性地向患者宣傳防止食物中毒的常識,加強衛(wèi)生宣教,說明只要正確對待,及時治療,病情會很快得到控制,以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信心,積極取得配合。
總之,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地域,學生的急性食物中毒救治與護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對護理人員的要求極高,需要注意的方面也較多,如何讓有效的提高急救護理的臨床療效,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和完善。
[1] 杜茹慧,楊收平.學校集體食物中毒的急救護理[J].天津護理, 2009,17(1):33-34.
[2] 王菊芳,潘捷.亞硝酸鈉引起集體食物中毒的急救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2):92-93.
[3] 馮小梅.群體食物中毒的急救護理及組織管理[J].華夏醫(yī)學,2001, 14(5):709-710.
[4] 張倩霜,鹿繼英.1015例急性中毒患者的調查及急救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826-827.
[5] 陳秀榮,張利巖,王穎,等.突發(fā)群體食物中毒的急救護理流程設置[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06,(1):56-57.
R473.5
A
1671-8194(2013)01-03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