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1.1 一般資料 以98名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到我院治療的AMI病例為對象,隨機分為治療和對照兩組,49名為治療組,男33名,女16名,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3歲;49名為對照組,男32名,女17名,年齡40~69歲,平均年齡60.5歲。兩組對象性別、臨床癥狀、年齡、梗死部位以及生化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全部病例建議臥床靜養(yǎng),要求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將嗎啡0.1 mg/kg進行靜脈注射,把氯丙嗪、杜冷丁、異丙嗪各0.8~1 mg/kg配生理鹽水稀釋為50 ml,利用微泵不間斷注入,連續(xù)如此2~3 d;將低分子肝素鈣及時注射到病例皮下用來抗血小板溶栓;并開展心電監(jiān)護[2]。
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治療組采用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配合丹參多酚200 mg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進行14 d。
1.3 指標檢測 全部病例在入院時(T1)和溶栓后(T2)各收集靜脈血各1次,在完成溶栓后2 h(T3)、4 h(T4)、6 h(T5)、12 h(T6)各采集靜脈血1次,對h-FABP、IMA和常規(guī)血液進行觀測。采取ACB即白蛋白-鈷離子結合實驗進行IMA檢測。
2.1 比較病例不同時點的血清 h-FABP值。病例在入院時血中開始出現(xiàn) h-FABP,在溶栓完成后2 h為最高,然后開始下降;兩組在不同組間、時點以及不同時點和組間產生的交互作用中h-FABP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比較兩組病例各時點血清中ACB值。入院初期兩組ACB值出現(xiàn)降低趨勢,溶栓后出現(xiàn)最小值,然后開始上升,12 h以后達到正常,其中對照組ACB值明顯低于治療組。在各個組間、時點、不同時點和組間產生的交互作用中治療組與對照組ACB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由于我國人口的快速發(fā)展,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我們的飲食變得豐富,但是因快速的工作節(jié)奏,我們的學習、工作壓力不斷增大,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越來越高,是目前臨床急診科普遍病癥。該病發(fā)病急,并會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發(fā)生,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給人們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3]?;颊甙l(fā)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大約7天,心房顫動的發(fā)生率大概為7% ~18%,導致血液流動受阻,是該病存在高死亡率的獨立因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使抗血小板溶栓、鎮(zhèn)靜止痛、降低血脂、降低心肌耗氧等綜合治療方法。
丹參多酚可以控制血管內皮產生內皮素,提高一氧化氮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保證血管張力,能夠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促進心肌能量代謝。由于心肌缺血,會造成局部血液灌注,減少供氧,促使自由基大量產生,烴自由基對人血清白蛋白損害嚴重,導致N-尾端的2~3個氨基酸出現(xiàn)變異,促成 IMA。
[1] 辛列棠,劉煒,劉斌,張美麗.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分析.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10):327-328.
[2] 劉延輝.癥狀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臨床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8,(20):179-180.
[3] 帕提曼,包愛紅.丹參多酚酸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90例療效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16):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