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蓓蕾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尊重學生,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為前提,我發(fā)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思想,突出個性發(fā)展,激發(fā)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潛能
1.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情感氛圍,有效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閱讀教學要體現人文性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中,孔子與弟子在泗水河邊,討論水的品性,水“善施教化”后有一個省略號,我啟發(fā)學生這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學生靜思后回答:“水若滿則溢,它好像知足常樂,啟示我們不能貪得無厭。有的學生說:“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海。它好像有氣量,啟示我們要心胸寬廣。”有的學生說:“水或深或淺,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純潔,啟示我們要冰清玉潔?!蓖ㄟ^引導學生識水到話水,使學生的身心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華。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莫泊桑拜師》,福樓拜前幾次都有意考驗莫泊桑。我請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學生問:“為什么后來福樓拜要主動告訴莫泊桑怎樣觀察?”有的學生說:“莫泊桑那么急于求成,怎能耐心細致地觀察馬車呢?”有的說:“福樓拜原想點撥一下莫泊桑,假如他能明白,那就最好。現在居然不能徹底明白,那就告訴你吧?!币龑W生主動參與,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欲望。
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有效促進學生的最佳發(fā)展。
課文《天游峰的掃路人》中,我請學生畫出描寫天游峰的語句,想想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學生說:“‘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這句話我感受到了天游峰很高、很險?!蔽艺f:“那么,誰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到那更高、更險的天游峰上去呢?”指名讀,我說:“你的朗讀似乎只把我們帶到了六百多級臺階后,就急著把我們往山下領,無限風光在險峰呀!誰再讀得更險一些呢?”有學生讀:“游人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半途而返,這讓我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高而險?!?/p>
4.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深度,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課文《山谷中的謎底》中,我先引導學生聯系課文中描寫雪松“彎曲”“反彈”和不屈不撓生長的有關語句談談感悟,再組織學生合作交流:雪松的“彎曲”和“反彈”的品性,讓你想起了什么人、什么事?引導學生聯系閱讀過的名人故事,看見過的身邊人的故事,親身經歷過的自己的故事……用具體的人和事真切地感悟這段話的含義。
二、教師要注重方法的選擇,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順利完成
1.保持學生持續(xù)的新鮮感和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促使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持續(xù)的新鮮感就是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肯定學生,激勵學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應與每一位學生進行個人的、積極的對話和交流,說一些鼓勵的話。教師的一個點頭或一個微笑,一聲親切、熱情的指導,都會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2.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中,始終熱情地干預。
例如,當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或者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都應完成某一任務時,教師不能對他草率地瞧一眼,隨便來個評價就草草了事。教師應從完成的質量角度予以評價,對完成的方法或技巧加以指點。要適時地和學生交流結果的形成過程,以利于學生以后碰到類似的問題能有效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和技能。
三、學會等待,理解學生
面對兒童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應學會等待,等待兒童完成內在成長不去打擾其破繭的過程,這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最后要學會喚醒。等待并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對兒童的教育不能強制灌輸,拔苗助長,而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露痕跡,重在喚醒?!皢拘盐幢恢獣曰虺了械哪芰Α边@是我們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四、在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多地關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
在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規(guī)定的時間內,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營造健康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從而獲取真正理解的知識。同時,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達到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 江蘇省啟東市黃氏學校
責任編輯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