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外記者 謝亞宏 孫微 紀雙城 青木 李珍●本報記者 王 渠●柳玉鵬 鄭潤宇圖片說明:中俄合作建設的田灣核電二期項目新年前正式開工。2012年“世界超級大選年”之后,各國新領導人在2013年的首次出訪成為各國外交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剛在十八大選出的中共新領導人的外交首訪對象讓外界猜測紛紛,普遍的看法驚人一致:其最可能的首訪對象是俄羅斯?!爸卸韮蓢男湃侮P系處于前所未有的水平”,俄總統(tǒng)普京在新年前的記者會上這句話,讓不少抱著“兩個巨人不可能容忍對方睡在臥榻之側”想法的西方學者和媒體驚訝。在60多年的中俄(蘇)關系中,信任一直是兩大鄰國關系上升還是下行的決定因素。中俄不少學者認為,雖然中俄關系沒有到“自動擋”階段,但這兩個大國這種穩(wěn)定和持續(xù)開放與互信的關系,對亞太乃至世界越來越盛行的陣營式思維豎起一面鏡子。媒體猜中國領導人首訪對象 俄新社在預測2013年世界外交大勢時稱,2012年是公認的全球換屆選舉年,俄羅斯與中國作為政治大國也不例外。俄羅斯進行了總統(tǒng)選舉,中共十八大也順利選出新領導人,人們對俄中合作的方向開始猜測。報道援引學者的話稱,領導人的訪問是俄中關系的一個標志。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2012年6月在就職后訪華是對獨聯(lián)體以外國家的首次國事訪問。相信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2013年肯定會訪問俄羅斯,并且必然在其出訪日程中處在靠前的位置?! 《怼渡馊藞蟆贩Q,習近平當選中共總書記后接見的第一個外國黨派代表團就是統(tǒng)一俄羅斯黨的代表團,這說明中國認為俄羅斯是最重要的伙伴。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別爾格爾表示,如果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的出訪第一站是俄羅斯,這對俄羅斯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代表俄在中國對外關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的訪問將進一步加強中俄戰(zhàn)略合作的水平?! 〗鼇碇卸黻P系的熱絡令各國媒體議論紛紛。印度ZEENEWS新聞網稱,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日前在年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中俄間的信任關系已發(fā)展到“歷史最高水平”,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已成為國際事務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雙方已同意在部分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和盧布結算,俄方還期待在諸如大型民用飛機、直升機制造和核能等高科技領域和中國開展合作。他還補充稱,中俄兩國合作的計劃還有很多?! 〉聡侣勲娨暸_4日稱,中國新領導人可能在3月的兩會后把首次出訪目的地選在俄羅斯。這是對普京除前獨聯(lián)體國家外,首次國外訪問選擇中國的回訪。報道稱,中國和俄羅斯領導人的互訪將構造亞太外交格局的新動向。而且,兩個相鄰大國不僅政治靠近,經貿也大增。兩國都希望自己的雙邊貿易增加一倍,到2020年達到每年約2000億美元。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但也是現(xiàn)實的。 中俄“走近”讓一些國家“憂心忡忡”。日本《產經新聞》1日稱,日本防衛(wèi)省在推演未來10年至20年發(fā)生戰(zhàn)爭的情形,并以此為基礎將海陸空自衛(wèi)隊的力量進行整合,著手制定“統(tǒng)合防衛(wèi)戰(zhàn)略”。該推演是假想俄羅斯和朝鮮對日本發(fā)起攻擊,且以“中國有事”為“支柱劇情”:假想是中對釣魚島發(fā)起進攻。報道稱,“統(tǒng)合防衛(wèi)戰(zhàn)略”是針對中俄朝三國為中心,進行亞洲安保環(huán)境分析,以得出日美同盟防衛(wèi)力量發(fā)展的方向。 “信任是一個國家最值得珍視的東西” “如果彼得大帝仍然在世,他會把俄羅斯的首都遷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而非圣彼得堡?!庇吠干缭浽▋然箍浦行闹魅蔚旅滋乩ぬ厝R寧的話這樣說。這名俄羅斯學者稱,這是因為“如今的太平洋經濟,就像18世紀的波羅的海經濟一樣繁榮”。他說,俄羅斯當時將自己的發(fā)展中心遷到歐洲,如今就應該遷到亞洲,而和中國合作。 “信任是一個國家最值得珍視的東西。”俄總統(tǒng)普京日前曾這樣表態(tài)。確實,對俄中關系來說,信任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實際上,新中國成立之初曾在外交上“一邊倒”,和蘇聯(lián)一起成為歐亞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中國在蘇聯(lián)幫助下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工業(yè)、科研和教育體系,但50年代末一場信任危機令雙邊關系陷入冰凍,這場危機起源于中蘇論戰(zhàn),直到蘇聯(lián)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去世,才逐漸回暖,并在蘇聯(lián)解體前夕正?;?。 近些年來,中俄這兩個大國的信任關系顯然越來越深。德國《日報》以“新的血緣關系”形容中俄關系。德國《商報》稱,從經濟上看,俄羅斯有中國需要的礦產和能源,中國有俄羅斯需要的基礎設施技術和市場。在政治上,雙方也日益走近。在對待人所共知的麻煩敘利亞和伊朗等問題上,這兩個大國早已同心協(xié)力。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政治氛圍顯然使普京感到舒適。普京曾毫不掩飾地說,這里“沒有偏見和刻板觀念”,講究實際。 不過,對于西方多數(shù)媒體和國際關系學者來說,中俄關系演化“一直是個奇跡”。 美國《世界事務》雜志4日的一篇文章一方面承認目前中俄關系處在最好時期,兩者在抗衡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上有著共同的利益,但該媒體同時認為,中俄關系從根基上說相當不穩(wěn)定。其于理由是,大國關系往往以血腥戰(zhàn)爭、帝國征服和相互譴責為特點。中俄關系只是在過去二十多年里,也就是俄羅斯失去蘇聯(lián)帝國地位、中國崛起為經濟大國但軍事上仍然較弱之時,兩國才實現(xiàn)一個和諧的平衡關系。文章稱,中國很快將在軍力上超過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很有可能加入其他鄰國,對中國實施遏制戰(zhàn)略?!? 卡內基和平基金會曾在一份題為“真實的伙伴?中俄是如何看待彼此”的研究報告中稱,在近代史上,俄羅斯第一次需要與一個比自己更強大、更有活力的中國打交道。因此中俄關系10年或者15年之后會是什么樣子很難說。只有當俄羅斯的精英們開始對國家進行更多戰(zhàn)略思考,以及它在世界上扮演什么角色之后,俄羅斯才能對中俄關系有一個長遠的視角。 對于中俄關系的這類論調。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謝爾蓋·盧賈寧表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追求成為世界強國的中國正遭到來自歐美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強大阻力,而俄羅斯并沒有加入這一“遏制中國”的行動。實際上,俄羅斯是唯一一個與中國不存在重大分歧的大國。因此,對中國新領導人來說,在北方維持戰(zhàn)略穩(wěn)定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友好的俄羅斯可以讓中國穩(wěn)步地實施自己的改革計劃。中國新領導人很清楚這一點,因此,未來會保持與俄羅斯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并深入發(fā)展這種關系,但兩國不會將其轉為結盟關系。意識形態(tài)上的盟友時期對中俄兩國來說都早已過去。俄中將成西方“礙眼同盟”嗎? 在1995年到2000年擔任英國駐俄羅斯大使的安德魯·伍德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說,在西方眼中,俄羅斯和中國走到一起,可能組成一個讓西方感到多少有些心里不舒服,甚至會有所擔心的“礙眼同盟”。這除了因為兩個國家在早前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建立過長期的共識之外,在中東、亞洲的地區(qū)利益上也有著互不受損的共同利益。同時,俄羅斯和中國都明白,兩個國家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所占據(jù)的兩個席位,如果能夠一直在政策意見上保持協(xié)調,將是對抗西方力量的強大屏障。 伍德認為,如果普京連任兩屆,他的首要工作是進一步提升俄羅斯實力。正如普京所說,“成為強國是俄羅斯的唯一選擇”。而他需要“俄羅斯的朋友比敵人多”,特別是中國這樣的朋友。 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廣程5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俄新領導人上臺伊始都對兩國的戰(zhàn)略關系進行了重申和澄清。普京在競選和重返總統(tǒng)位置后,曾正面回答俄羅斯政治精英對中國的疑慮時說,俄羅斯需要一個繁榮穩(wěn)定的中國,中國需要一個強大和成功的俄羅斯。兩國有廣泛的合作機會。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接待俄羅斯客人的時候,重申中國的“兩個不變”:對俄羅斯的友好方針不會變,對優(yōu)先發(fā)展中俄關系的戰(zhàn)略定位不會改變。兩位領導人相互呼應和戰(zhàn)略契合,理念和觀點的坦率表述是兩國信任的原因也是結果?! ⌒蠌V程認為,中俄信任并不回避兩國之間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普京曾提到兩國在第三國的經濟利益可能存在沖突,兩國的貿易結構并不總是利于俄羅斯,以及關注中國移民潮等,但他的態(tài)度是坦率的。雖然中俄關系還沒有到“自動擋”階段,中俄關系在中國大國關系中是最穩(wěn)定、內容最豐富的關系。近20年來,中俄之間的關系沒有間歇期和真空期,沒有因領導人的更迭而改變。 邢廣程稱,兩個大國建立信任尤其不容易。世界上兩個大國并且還是鄰國,建立信任關系的并不多。中俄兩國關系發(fā)展今后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但中俄關系與俄美和中美關系都不一樣,后兩者之間總是起起伏伏。作為大國,中俄不對抗、不結盟;作為鄰國,中俄將世代友好、永不為敵寫入中俄條約中;在世界上,兩國的互信為根據(jù)世界公認的原則而不僅是西方的原則處理國際事務樹立了典范,給亞太乃至世界上越來越盛行的陣營式思維豎立了一面鏡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