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國際知名的英國藝術家馬克·奎恩(Marc Quinn)創(chuàng)作的重達7噸,長達10米的巨型嬰兒雕塑《星球》落戶新加坡濱海灣公園。這件由印尼企業(yè)家布特拉·瑪斯阿貢(Mr. and Mrs. Putra Masagung)夫婦捐贈的作品將作為園內的永久展示品被安置在公共草坪上??鲗ψ髌返摹靶录摇笨骱軡M意,他表示因為作品表達的是關于環(huán)境、自然和人類的關系。所以濱海灣公園是一個完美的展出地點。
由英國年輕藝術家運動(YBAs)開始進入公眾視野的奎恩常以各種形式描繪人和身體的關系,凸顯自然和文化的沖突如何支配當代人類的靈魂。1999年,奎恩開始創(chuàng)作一系列肢體殘缺者的大理石雕塑,來重新解讀希臘、羅馬雕像所蘊藏的強烈渴望和他們對理想整體的描述。其中,以殘障藝術家艾莉森·拉普(Alison Lapper)為模特創(chuàng)作的《艾莉森·拉普懷孕》(Alison Lapper Pregnant)在此系列中最為著名。此作品也曾在倫敦特拉法爾加(Trafalgar)廣場的第四基座上展示并在去年倫敦殘奧會上擔當開幕式主角。
奎恩還曾用血、冰及糞便等材質制作雕塑?!蹲晕摇罚⊿elf)便是一系列由藝術家自己血液制成的主題雕塑??髟?個月中間隔性抽取自己4.5升血液并將其以凍成冰的來塑造、呈現(xiàn)自身的面貌。據(jù)聞,還有參觀者在此作品面前昏倒過。
創(chuàng)作于2008年的《星球》是奎恩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以當時他尚處于嬰兒階段的兒子為原型。作品看似懸浮于空中,予人極大的視覺沖擊和感官體驗并展現(xiàn)巧妙的鑄造技術。此作品于2008年在查茨沃斯莊園(Chatsworth House)舉行的“超越極限”(Beyond Limits)上首次展出。后又在2012年摩納哥海洋學博物館(Musée Océanographique de Monaco)的“沿海地帶”(The Littoral Zone)中展出,為奎恩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奎恩表示這件作品表達的是一種自相矛盾,一種人類與星球的關系倒置。讓人意識到像地球這樣的龐然大物也有脆弱的一面,并且在某種意義上非常珍貴。“但是,這是一件藝術作品而不是宣言,所以不應該有一個特別的答案。因為藝術具有多義性,所以它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它更像詩歌而非散文?!彼f。同時,奎恩也在與Artinfo的訪談中談到了作品“漂浮”的秘密。他揭露,雕塑的內部有一個巨大的鋼筋結構并且底部有龐大的基座,巧妙的工程學設計使物體消失于無形。并且整件作品采用的是傳統(tǒng)雕塑素材——銅,但因為它的白色外表及漂浮的錯覺,所以看起來十分輕盈像氣球一樣。
濱海灣公園是為更好體現(xiàn)新加坡“花園城市”特質而建的最新地標性建筑。2006年1月,濱海灣公園項目通過國際設計規(guī)劃大賽尋求世界級的設計方案,收到了全球來自24個國家的170家公司的提案。最終倫敦韋金森·埃爾建筑事務所(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勝出并負責規(guī)劃設計,此項目2012年于世界建筑節(jié)上奪得世界年度建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