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課改實踐已經(jīng)滿一輪了,這三年來,積極投身課改的教師有了一個實踐與思考的過程,在內(nèi)心更新理念,在教學中勇于實踐,在課余積極交流,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大力促進了語文教學改革。我們期待能在語文課改的路上,越走越遠。
【關 鍵 詞】 語文;課改;教學
伴隨著語文版課標《語文》(七~九年級)的使用,我市語文課程改革實踐已經(jīng)滿一輪了,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語文教師,在這第一輪的語文課改過程中,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更新理念
課程改革實施的第一步,是更新教師的理念。只有教師思想覺醒,才是課程改革的真正覺醒。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四條讓人耳目一新的語文課程基本理念,所有參加第一輪課改的老師都耳熟能詳。但在課改實踐中,我們?nèi)阅馨l(fā)現(xiàn)有些教師,了解了新理念,捧著新課本,仍用著舊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傳授,忽略能力培養(yǎng)。新教科書每一單元除了四篇精選的課文,還編入了非常有特色的“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欄目。而有些教師,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課文上,“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完全流于形式。
還有些教師,對課改不是理解,而是誤解了。他們認為:課改、課改,就是全都要改。于是,傳統(tǒng)教學,無論好壞,全部打倒;新教學模式,生搬硬套?!皾M堂講”不好,換成“滿堂問”,既然是啟發(fā)式教學,把一問發(fā)散成百問,牽扯太多,學生無所適從,越學越疑惑;自主學習變成自由學習,教師成了旁觀者;合作學習變成小組聊天會,有時還不知要聊什么;探究學習變成資料大搜集,找完就算……課堂越變越熱鬧,學習越變越無趣。
沒有對語文課程新理念的正確解讀,沒有將新理念真正意識化,語文課程改革就只能是幾句空話。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在經(jīng)歷了第一輪課改這一番曲折的探索后,在思想上真正地覺醒了,對課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四個基本理念成了他們教學運作的指南,他們的課堂,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二、勇于嘗試
(一)讓語文走進生活
“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語文教學要跳出課本,沖出教室,融進生活。曾經(jīng)有一陣子,大部分學生們沉迷于臺灣某偶像劇,早晨進來班里第一件事就是討論昨晚的劇情,講得不亦樂乎,而到了課堂反而啞口無言,無精打采。我尋思強壓不行,學生的課余生活不是我所能掌控的,得另覓良方。于是,我干脆在早晨第一節(jié)課上課前20分鐘,開辟了一個“劇情論壇”,讓學生輪流就每一晚的劇情進行回顧,余人點評、發(fā)表議論,滿足他們交流的需要,必要時我才插入我的意見進行引導。學生的思維總是跳躍的,“劇情論壇”進行四個早晨后,他們覺得:只講連續(xù)劇太單調(diào),沒興趣了,他們想更改內(nèi)容,變“劇情論壇”為“熱點論壇”,就他們關心的事進行交流,我同意了。在他們的“熱點論壇”進行了三次后,結(jié)合課本的“口語交際”我引導他們進行了“主題議論”,并約定一星期舉辦一次,給他們充分的準備時間。十幾個這樣的早晨,無人缺席、遲到,成功地進行了十幾次口語交際,收到了較好的訓練效果。教師對各種課程資源的積極開發(fā)與利用,能讓學生在各類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更快更好地提高語文能力。
(二)讓生活走進語文
“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生活細節(jié),打開語文學習的窗口。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的“老大難”,有時強化訓練也不見得有好結(jié)果,學生上作文課照樣咬筆頭。可他們在同學之間傳紙條,遞書信,有時候一星期寫的字數(shù)比你一學期的寫作訓練的總字數(shù)還多,還寫得欲罷不能。語文教師該怎樣把他們的寫作熱情由“地下情”轉(zhuǎn)移成“課堂情”呢?我進行了嘗試:先加入他們的“紙條大軍”,課余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學生或?qū)δ承W生有什么建議、看法,一律傳紙條,學生有事要找我或有任何學習上、生活上的疑問,除非急事,否則一律呈紙條。并要求:字跡不清楚、內(nèi)容看不懂的,一律不回復;有錯別字的,圈后改正。接著,在與學生的字條交往中,用一顆真誠、平等的心與他們交流,答疑解惑,聊天調(diào)侃,時事關注……從無序到有序,從膚淺到深刻,從好奇到習慣,從交流到積累,小小的紙條,成了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
三、積極交流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理念的第三條,不僅適用于學生,更適用于教師。
教師有個體的差異,課程實施過程就迥然不同;每個人的側(cè)重點不一樣,探索的結(jié)果就各有千秋。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教師想更快地提高業(yè)務水平與業(yè)務能力,交流是一個重要的手段,交流的目的是學習。在語文課改實踐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爭取機會,走進不同個人、不同年級、不同學校、不同地區(qū)的語文課堂,在交流的過程中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使教師在短時間里迅速成長。教師的教研成果通過交流與推廣,接受時間的驗證,以期日臻完善,才能具備更高的價值。
語文課改實踐已經(jīng)滿一輪了,這三年來,積極投身課改的教師有了一個實踐與思考的過程,在內(nèi)心更新理念,在教學中勇于實踐,在課余積極交流,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大力促進了語文教學改革。我們期待能在語文課改的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 尹麗.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 考試周刊,2012(83).
[2] 孫忠. 小學語文教學體會點滴談[J]. 學周刊,2012(30).
[3] 廖榮生. 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幾點體會[J]. 中學教學參考,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