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新課改的要求,審美素質教育有了新的發(fā)展,音樂欣賞在審美教育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審美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反過來,音樂欣賞離不開審美教育,審美是音樂欣賞教學的核心,有利于促進主客體之間的溝通交流。本文主要分析音樂欣賞與審美意識之間的關系,來分析怎樣在音樂欣賞中實施審美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關鍵詞:音樂欣賞 審美意識
優(yōu)美、健康的音樂能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陶冶情操、人格升華,音樂對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美感,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將變得無比枯燥乏味。音樂欣賞以審美教育為中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音樂鑒賞能力。正確的審美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音樂欣賞與審美意識之間的關系
人的情感變化受音樂強弱的影響。人的審美意識也受音樂強弱的影響。音樂的強弱變化能很好的表達人的情感宣泄。音樂的快慢節(jié)奏直接影響人的審美情趣。舒緩的旋律符合人的自然心率的節(jié)奏。有利于激發(fā)人的情感。歌唱中重復句子總是有強弱的對比。這是因為在對比中更能激發(fā)人的情感和情緒,強的音樂能引起熱烈、興奮、歡騰的情感,弱的音樂有利于人靜心感悟,得到細膩的美感。
在不同的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中。人們的不同情感和情緒都能得到宣泄。音樂的表現(xiàn)符合人的情感變化以及在情感變化中所需要的審美標準。
二、音樂欣賞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中的作用
首先,音樂欣賞能培養(yǎng)學生美的感受力,音樂作品中有很多美的因素。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就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比如在欣賞《春江花月夜》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情感,把學生帶入音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迷人的景色中。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其次,音樂欣賞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有些音樂能感動人是因為人把音樂與現(xiàn)實生活在的情景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使內心潛藏的各種情感激發(fā)出來,從而獲得各種審美享受。比如一些抒情性的音樂,往往把人帶入到沉靜的情緒中,促使人產(chǎn)生無邊無際的想象,使自己的思緒和情感在廣闊的天地自有翱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對美的感受與理解能力。
再次,音樂欣賞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很多學生不能體會樂器作品和藝術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和情感,不能將音樂的聲通過形象思維轉化為形。這就需要教師在音樂欣賞課中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體會音樂所要表達的情緒,從而逐步了解音樂的靈活和本質:接著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其勾勒出所欣賞的音樂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每個學生由于不同的經(jīng)歷和閱歷以及知識水平等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感悟。音樂欣賞從聲過渡到形。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意識活動中接受形態(tài)方式所致。
三、審美意識在音樂欣賞中的地位
在音樂欣賞教育中。審美教育是其根本。這是因為沒有審美教育的音樂欣賞不能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音樂是一項藝術,在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中。如果沒有足夠的審美理解就不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更不用提音樂欣賞了,因此,良好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趣味有利于促進音樂學習者對音樂的感悟。
把審美作為音樂欣賞的核心是國家教育的宗旨。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音樂教育有了新的準則,教師應確立審美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欣賞思想。另外,音樂欣賞中的審美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觀和教師的素質觀。學生既是音樂欣賞教學的客體。也是音樂欣賞教學的審美主體。教師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素質。包括好的教學技巧、值得尊重的人格以及美學修養(yǎng)等。通過了解學生的審美需求和審美心理,確立學生審美主體的地位。
四、如何在音樂欣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1.通過教授音樂知識和技能,使學生掌握高音、節(jié)奏、音色等的聽辨能力
學生只有能辨別音律才能學會聽音樂,才能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感。比如在聽一些音樂時要知道它的拍子、節(jié)奏、速度的快慢及其高音和低音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體會到音樂所要表的感情,掌握音樂欣賞的基本要素才能進一步的欣賞音樂。
2,掌握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和記憶力
音樂欣賞的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只有將它們綜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定的樂曲結構。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旋律及樂曲結構的整體感受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審美素質。比如在聽《黃河頌》時,必須整體把握才能感受到其剛健雄渾、氣息寬廣的旋律,從而感受出作者對中華民族的贊頌。另外,學生自身所掌握的不同風格、累不的音樂主題或片段等越多越有利于音樂欣賞水平的提高,在欣賞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的進行對比,更好的感受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3.深入體會音樂多表現(xiàn)的感情
能準確體會音樂作品所要傳達的感情。并將自己的切身體會和感情融入到作品中。然后通過對音樂的想象。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內容,這就需要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要及時的幫助學生處理、分析作品,引導學生準確的理解作品。當學生有了足夠的領悟后,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入欣賞階段。這時教師要向學生講解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者的風格、流派,讓學生有個大致了解作品所處的情感位置:然后再作品進行藝術分析。通過講解作品曲式的結構。讓學生整體上把握作品的結構,尤其是一些古典派的作品,結構本身就涵蓋著形式美。經(jīng)過一系列的藝術分析,才能完整、完美的欣賞一部作品。不僅有效的鍛煉了學生分析、欣賞音樂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作品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讓學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得到升華。
結語
總之,音樂欣賞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打動人的情感,調動人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能懂得欣賞美的事物,提高藝術情操,思想得到啟迪,精神上得到升華。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方式。提高審美教育的影口向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從而促進素質教育的順利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娟.音樂課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J].教學與管理,2008,(06).
[2]迂帝.試論音樂欣賞與審美素質教育[J].安康學院學報,2009,(02).
[3]楊燕妙.淺談音樂欣賞中的審美教育[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