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南】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可曾讀過高爾基的《童年》?你們知道高爾基擁有一個什么樣的童年嗎?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那就與我一同來細讀這本書吧。我想,同學們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及其創(chuàng)作時的生活背景。高爾基的童年很不幸。他出身貧寒,三歲喪父,十一歲喪母。父親死后,母親改嫁,他寄居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脾氣暴躁,經(jīng)常為小事打罵他。所幸,外祖母人很慈祥,關(guān)愛他,給他以溫暖。后來,外祖父破產(chǎn),他在十一歲時,就開始獨立謀生,受盡磨難與艱辛。他只上過兩年學,靠自學成才,后成為知名作家?!锻辍肪褪撬诔擅笸瓿傻淖髌?。
【讀后思悟】
《童年》主要寫的是高爾基幼年時期從三歲至十歲這段時間的生活畫面。
總體而言,《童年》這部名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一、主題思想深刻感人。
《童年》通過一個兒童無邪的眼光,向讀者生動地展示了19世紀中葉俄羅斯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描繪了許許多多社會小市民丑陋愚昧的生活風貌以及當時俄國的宗教、喪葬等民風民俗。小說告訴我們19世紀末俄羅斯低層市民生活及思想的真實情況,以及這一切當中不斷閃爍著的愛的火花。
二、藝術(shù)手法典型概括。
《童年》成功地運用了典型概括等藝術(shù)手法,以童年之心再現(xiàn)市民生活中的庸俗及苦難。小說具有異常強烈的感染力,使人欷歔不已。在不算長的篇幅內(nèi),出場人物卻大都個性鮮明,“外祖母”的形象、“母親”的形象,甚至于兇惡、冷酷的“外祖父”的形象,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不失真實性。
三、作品選材獨特經(jīng)典。
《童年》雖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經(jīng)歷,但它并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簡單再現(xiàn)。它一方面真實地描寫了阿廖沙的成長過程和他的所見所聞,另一方面,運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材料,并對他們進行了提煉和加工,使它們能夠反映生活的本質(zhì)。因此,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單純的個人,而成為某一類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個一般的家庭,而是舊俄時代那個由沉重的勞動、家長制手工業(yè)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和無聊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會的縮影。
四、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童年》中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樂觀的外祖母,自私殘暴的外祖父,貪婪惡毒的舅舅們以及快樂的“小茨岡”和執(zhí)著的“好事情”,等等。書中人物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外祖母了。她為人善良,愛親人,愛鄰居,愛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壓力都承擔下來卻毫無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毆打、兒子的忤逆……都熄滅不了她內(nèi)心深處的仁愛之光。與外祖母相反,外祖父則是一個讓人反感的人。他自私殘忍,野蠻粗暴,動輒就打人罵人,哪怕遇上一點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地發(fā)作??傊?,作者筆下的人物形象豐滿,有血有肉,躍然紙上。
小說給人的啟示在于:要把人物寫活,作者就需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捕捉人物的特征,然后通過對其特有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加以形象地描繪,使之活脫脫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過目難忘。從這一點來說,高爾基做到了。因此,他的作品深受人們喜愛,近百年來廣為留傳,成為不朽的經(jīng)典。
思考練習
1.選擇題。
(1)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親密的人是( )
A.外祖父 B.兩個舅舅
C.外祖母 D.小茨岡
(2)兩個舅舅互相斗爭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想得到父親的財產(chǎn)
B.為了照顧阿廖沙
C.經(jīng)過格里高里的挑唆
D.為了阿廖沙的舅媽
(3)使阿廖沙的外祖父變得吝嗇,專橫,殘暴的理由是( )
A.不幸的童年所致
B.生活所迫,為了賺到錢
C.他性格就是這樣
D.父親教他變成這樣
2.《童年》最基本的主題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第一主題。
3.鼓勵高爾基把童年的經(jīng)歷寫出來的人是__________。
4.《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__的形象是俄國千百萬勞動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shù)典型。
5.通過與高爾基比童年,你有著怎樣深刻的認識?
本版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