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2012年臘月二十八,壬辰年的最后一場雪沒有任何約定,在清晨飄落而下。雪下得很大,兩個小時后地面就被雪覆蓋。從窗戶往外看,已經(jīng)白茫茫一片。如此美景,遂與馬嘉菩老師相約,進山到千竹庵去賞雪、品茗、賞梅。
在戶縣紫峪村的山谷之中,距離山口公路約8公里的路程,千竹庵座就落于河谷對面山坡東麓的半山間。
到達紫峪村村口,雪一直在下,積雪已厚,出于安全考慮,我們將車停在村民家門口,給房主打了招呼以后,即步行進山。
路不難走,雪很松軟。因為沒有人走過,雪未踏瓷實,路也就不滑。一路上看著被雪覆蓋的群山,別是一番美景。雪還在下,有風(fēng)吹過,雪像柳絮,紛紛揚揚,落在我們的頭上、臉上、衣服上,非常愜意,沒有感覺到冷。
步行了將近一個小時,遠遠的就看見了風(fēng)雪中的千竹庵,它靜坐著,被雪覆蓋以后,與山體化為一色,如同一幅畫卷,甚至看不清茅舍的輪廓。千竹庵如同一片世外的凈土,它遠離城市的車流、遠離鬧市的污濁、遠離人群的喧鬧,安靜地坐落著,與世無爭,平靜亦平凡。這時候,只有風(fēng)在吹,雪在飄,白色在蔓延,時光在流逝,大地被一片蒼茫籠罩。
與大覺月印師傅、南山如濟老師、郭風(fēng)老師等一行五人踏雪走過蜿蜒的小道,穿過低矮的河谷,再踏上一條石徑,便來到了柴門前。茅舍被白雪覆蓋,素凈而又靜謐。小院里雪鋪滿地,雪地上有一串流浪犬的爪印,到了柴門前略略停頓,又掉頭回去了,大概是不忍心打擾這里的寧靜吧。
入室后,即在室內(nèi)架爐煮茶。室里面積不大,因天陰下雪,光線也并不好。把地爐生著火后,屋里瞬間亮堂了許多,并漸漸有了溫度。從缸里舀出前幾日儲存的山泉水,架爐煮水……
水煮沸以后,即開始泡茶,先泡潮州鳳凰山的鳳凰單樅,這是2012年4月底潮洲友人寄來的,今天帶來用這冬日的的山泉水泡,尚不知味如何?
泡好開蓋后,但聞得清香撲鼻,似有天然花香,人口后頓覺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湯色清澈黃亮,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慈~底,葉芽完整,條索均勻,算得上是鳳凰單樅的上品了。郭峰老師也覺得此茶甚是不錯,幾杯之后已沉醉在茶香之中,很是愜意。山泉水泡的茶味道確實非純凈水與礦泉水可比擬的。陸羽在其著作《茶經(jīng)》中就指出“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認為用來泡茶的水,以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最佳。而千竹庵的水正是用竹子做成水管從山間引流而下的山泉水。之后又沖泡了2002年的大益普洱茶和金駿眉。這山泉水無疑是泡茶用水的上上之選,它能讓你把每一款茶的特點沖泡出來,并體現(xiàn)到極至。
三道茶罷,揭簾來到屋外。雪已停了下來,空氣清新冰冷又充滿著水氣,深吸一口氣頓覺全身舒暢,氣韻貫通。南山如濟老師拿來竹竿敲落壓在竹子上的雪。他興致極好,又在院落中的竹林旁吹簫一曲,夢醒、人醉、葉落、雪飛……
我也借景撫琴一曲《陽關(guān)三疊》。彈入佳境,似人與琴相依相偎,人琴合一,與山為友,以雪為伴,留戀之時卻又略感蒼涼,不由的去想一個人,一些事,也讓人體能會到生命的真實與飄渺。
屋合之后,幾株臘梅在飛雪中獨自開放,琴聲泠泠,臘梅含香。凈空之中能聞到這臘梅淡淡的清香,讓我感受到臘梅的孤傲、頑強,聰明伶俐而又含笑原野的氣度。
再次入室靜飲,頓時感到茶香清遠,美茶似酒,禁不住要醉倒下去,只好停下來,輕啜舌根,感受那茶的回味幽香。
茶和生活一樣,有苦澀有甜蜜、有哭泣有歡喜、有回憶有期望。這情境,如夢如煙、如塵如光,你能看見她,卻抓不住她,但她確實就在你身旁……
伴著茶的幽香,在這樣一塊凈土之上,心境很隨意地便與這山野交織在一起。此刻的茶味與生活一樣,冷熱回味,漫長而又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