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應用領域的廣泛,《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成為大學生找工作的一塊敲門磚。那么,如何提高二級Access等級考試的通過率成為很多人關心的問題?,F將我院五屆培訓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一下:1.緊扣大綱和教材。2.重視課堂教學。3.公共基礎復習方法。4.配發(fā)教學軟件,以培養(yǎng)學生程序開發(fā)能力。5.熟悉考試系統(tǒng)。6.考試過程注重技巧。7.培訓考試后的總結。
關鍵詞:二級Access;考試;培訓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7-0000-02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不斷滲入,許多單位把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作為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之一,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是國內權威性很強的計算機考試,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普遍受到各單位的認可,因此《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成為大學生找工作的一塊敲門磚。因為我院非計算機專業(yè)較多,大多數學生沒有程序編寫的基礎,也沒有學過公共基礎知識,鑒于以上原因,我院利用課余時間開辦了這方面的培訓班,不但豐富了學生計算機方面的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從五屆培訓的通過率來看,集中式培訓比學生自學通過率要高的多,現淺談一下培訓過程:
一、緊扣大綱和教材
按照考試大綱和教程來復習備考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荚嚧缶V中含有考試的基本要求、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等。由于我院學生計算機基礎底子薄,所以在選擇教材時選擇既有理論講解,又有操作實踐的基礎類教材。通過做最近三四年的真題,不難發(fā)現,考試真題直接來源于教材。因此筆試教材選用高教出版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數據庫技術教程》和《公共基礎知識》兩本書,機試選擇歐陽創(chuàng)作室開發(fā)的《二級Access》模擬軟件。
二、重視課堂教學
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本門課,有最佳的教學效果,第一次課,我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法和講練結合法。在課堂上我不斷以身邊的實例啟發(fā)大家并提出問題,讓他們在思考中獲得知識,從而有效地傳授知識與培訓能力結合起來。
三、公共基礎復習方法
選用高教出版的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公共基礎知識,先把高教的公共基礎知識認真地看一遍,一定要認真看,“認真”的標準是:知道這本書上講的知識點,遇到試卷上不會的問題,能夠迅速的在書上找到,而不用在看書的第一遍就死記書上的內容;歷年真題,每份試題的選擇題前十道,填空題前五道都是考二級的公共基礎知識試題;做兩套試卷上的公共基礎知識題目,兩套就可以了,主要是感覺一下真題的難度;把書看第二遍,這一遍是大略的看,此時結合做完兩套題目的感受,把書上的知識點串成一個整體,這時要用好書本上目錄的功能,通過目錄反復聯想,讓自己的大腦中有一個整體框架;把所做題目中的錯題在書上找到改正的依據;把全部試題(不管是做對的還是做錯的)再做一遍,再糾正錯題;把前幾次的錯題再反復做兩遍;考試前再把所有試題看一遍。
四、配發(fā)教學軟件,以培養(yǎng)學生程序開發(fā)能力
考試過程中試卷由系統(tǒng)隨機生成,使相鄰學生的試題內容不同,有效地避免了互相抄襲的現象,考慮到上述原因,學生必須自己認真動手操作每種類型的題目,以應對考試。現對培訓中使用的方法總結一下:考前,學生必須認真練習歐陽工作室開發(fā)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模擬軟件,在這里,不要求大家的做練速度,但做題的質量必須達到做一道題對一道題,做錯的題目要認真分析考點知識點,并記錄到學生筆記上。對于特別難的套題,要求大家把前兩個題目的分值拿到即70分,最后一個題目可以酌情拿分。
五、熟悉考試系統(tǒng)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采用統(tǒng)一的考試系統(tǒng),由于考試系統(tǒng)要求考生必須將考試結果放置在考生文件夾內,因此要求考生在操作完每個題目后必須把結果文件保存到與自己考號一致的文件夾內。
六、考試過程注重技巧
筆試部分:要認真反復的做真題。將錯誤的知識點歸納整理,防止下次犯錯誤。最好將前4屆的真題至少做兩遍,另外,考生在作答選擇題時可以使用一些答題方法,以提高答題準確率,如使用排除法等做題方法。
機試部分:至少要保證前兩個題目的分值是滿的,最后一題可以根據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所學知識解決。
七、培訓考試后的總結
通過組織這樣的培訓,既考查了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不斷完善自我,提高了教學水平。通過五屆的考試檢驗,學生的通過率還是非常滿意的。
結束語:通過這五屆的培訓經驗總結,我采用如上步驟和方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二級Access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計算機方面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鐘貞魁.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新思路考證促學[D].江西.環(huán)境工程職業(yè)學院,2005
[2]劉敏昆,李莉.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教學的導向[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6
[3]袁小英.“程序設計基礎(Access)”教學實踐與探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20
[作者簡介]
劉秀麗(1981-),女,漢,助教,學士,數據庫應用技術,2000-2005就讀于德州學院計算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