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官場秘書作為一項職業(yè),越來越為輿論所關注。個中因由,最主要的有以下兩點,一方面,相比過去,秘書在官場里的地位有大幅度提高,提拔官員時,秘書經歷也往往被看重;而另一方面,這些年查處的一些官場腐敗大案要案中,總是少不了秘書的身影。
于是,我們會在這個群體的身上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因為接近權力核心,他們往往握有一般人所沒有的“隱權力”,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資源多升官也快;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同領導之間也往往容易形成一種人身依附關系,領導興則自己興,領導腐敗自己也很難干凈得了,而一旦領導失勢乃至出事了,自己也就只有認栽的份了。當然,秘書隊伍中也不乏一些能秉持獨立意志、守得住道德法紀底線的人,所謂“清者自清”。而且,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官場秘書在整個官僚隊伍中,無論是理論素養(yǎng)還是實踐能力,都相對較高,換句話說,秘書不是誰都能做得了的。
也許,我們無法對作為一項職業(yè)或者一個群體的“秘書”做出整體的價值判斷。但是,關于這個群體,在當下中國的官場運行中,卻有一種為很多人所詬病的客觀現(xiàn)象,即秘書治國。往細了說,這里邊又包含了兩種情況,一是秘書作為首長身邊的紅人,往往能起到影響決策的作用,而且這種決策不單單包括國家、地方或者某一部門的大政方針,而且會直接波及到人事任免這個層面;另一方面,秘書這一職位還是成為走向首長之位的終南捷徑,現(xiàn)行的官僚系統(tǒng)中,這類事例不勝枚舉。而不管是秘書代首長行決策之事,還是最后真的成了首長,很明顯都超出乃至違背了現(xiàn)行制度,其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茲列舉以下三個方面:
公權私有化,潛規(guī)則盛行
在秘書治國的諸多危害中,最為老百姓所不能容忍的是,現(xiàn)實中不少秘書利用自己的職位優(yōu)勢,打著領導旗號,干一些常人很難辦到的事,謂之“公權私有化”。誠然,從秘書的本來定位來講,他們只是領導干部的助手、參謀和事務處理者,是一般的工作人員,本不該享有什么公權。但現(xiàn)實中,因為秘書協(xié)助或者服務的是領導干部,很多情況下甚至是國家、地方或者部門的“一把手”,他們無形中擁有了一種隱性權力,而且這種權力通常跟領導干部的級別高低成正比。
正是因為秘書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包括官員在內的很多人,在同這個群體打交道時,往往是既想逢迎又生畏懼,不為別的,只因為他們是首長身邊的紅人?,F(xiàn)實中,一般人或者普通官員要想見到首長絕非易事,而在這個過程中,秘書就成了他們辦事繞不開的一個渠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秘書往往能獲得巨大收益,自是少不了各種貪腐。
除了會催生貪腐之外,這種“公權私有化”,還會在官場中造成一種潛規(guī)則盛行的局面。在有著濃厚人情傳統(tǒng)的中國,有事找關系一直是慣例,而找關系,自然要找有權有勢的人,但是正如前文所說,這類人又豈是人人能見得了的?秘書的存在,則為這種找關系開了一扇門,正所謂“有事找領導,領導找不到,那就找秘書”??膳碌氖?,在現(xiàn)實中,走這條路辦事往往比通過正常途徑要迅速有效得多,而且走的人越來越多。
務虛而不務實,長、空、假催生語言腐敗
其次,由于長期在領導身邊工作,秘書通常會形成一種謹小慎微的性格,這種性格自然有其好處,但一旦拿來治國理政,則弊端叢生。而且,由于長期服務于領導,以揣測首長意圖為業(yè),他們中不少人養(yǎng)成了一種務虛而不務實的處事風格。
別的不論,僅以官場的干部講話為例,這種務虛真可謂發(fā)揮到極致了?,F(xiàn)實中,由于大多領導的文稿由秘書操刀,滿篇充斥著口號式的空話套話,而且好比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也許,在不少人看來,這算不上什么嚴重的問題。但正是在一篇篇講話稿中,執(zhí)政黨干部用口號代替論證和分析,讀著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意識形態(tài)套話,長此以往,失掉的不僅有現(xiàn)政權的合法性,而且會導致整個社會的道德墮落。學者張維迎將這種現(xiàn)象概括為語言腐敗,而且在他看來,“如果能夠消滅掉一半的語言腐敗,80%的官員腐敗都可以消除”。
值得慶幸的是,執(zhí)政高層似乎也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不止一次撰文講話強調文風不正的危害性,他認為干部講話應該力求“短、實、新”,避免“長、空、假”。
陰謀詭計大行其道,以術治國而非以道治國
《解放軍報》曾有專文指出,機關干部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就是“領會首長意圖”。文章還進一步指出:“機關干部在首長身邊工作,有的甚至很長時間跟隨首長,有條件也應該用心把握首長的思想、積累首長的思想。要‘善聞其言’,注意收集領導經常講什么,從平時言談中捕捉首長思想,無論跟隨首長下部隊檢查工作、參加會議,還是在處理日常事務中,對領導每一點閃光思想火花,都要記錄下來,揣摩領會,特別是首長反復強調的思想一定熟記于心。要‘善觀其行’,行為是思想的客觀反映,首長意圖往往會通過行為表現(xiàn)出來,有心者應該從首長的點滴行為表現(xiàn)中發(fā)現(xiàn)其思想和主張,并細心觀察對比。要‘善觀其文’,無論是首長親自撰寫的文稿、發(fā)表的文章和各種批示,還是給草擬材料提出的修改意見,無不反映首長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和態(tài)度,只要機關干部悉心研究首長這些批文批示,就能從中把握其思想本質,洞察其意圖?!?/p>
其實上述這段話,用在官場秘書的身上可能最為貼切,因為相比其他官員,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距離優(yōu)勢,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且,作為一個秘書要想盡早升官發(fā)跡的話,也必須時刻揣摩上峰意圖,想方設法討其歡心。而阿諛取悅于人,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它的要求遠不止于聽話服從,它需要更高的政治技巧——權術。盡管有人會說,玩政治不講點權術和謀略,是很難玩得轉的,但是,真正優(yōu)良的政治運行機制,只講權術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而要想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政治家,只懂陰謀詭計也是遠遠不夠的。遺憾的是,受限于職業(yè)特點以及自身視野,現(xiàn)實中不少官場秘書走上領導崗位不是因其有多大的真才實干,只是因為他精通權術善于逢迎。
縱觀歷史,有道者以道治國,無道者以術治國。道者,客觀規(guī)律也,術者,權術詭計也。而在盛產陰謀詭計的官場,一般情況下,相比其他官員,秘書玩權弄術的本事自是略高一籌,一旦他們當政了,勢必造成“以術治國而非以道治國”的局面。
本欄目責任編輯: 張菲菲(changpusansh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