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課標的具體要求
閱讀能力的高低,一般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理解程度,即閱讀理解;二是讀速快慢,即閱讀速度。閱讀不是被動地接受型語言活動,它不僅涉及語音、語法、詞匯這些語言因素,還有非語言因素,如背景知識、邏輯推理、評價判斷等,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對文章進行猜測、證實,再猜測、再證實的心理活動,通過這些心理活動過程,達到對文章的深度理解。新課標要求我國學生的閱讀速度要達到60-100 wpm,理解準確率達到70%。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1.牢抓英語閱讀課堂教學
影響中國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即學生的英語水平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如對詞匯、句型、語法的掌握,為學生實施進一步的閱讀活動奠定必要的語言基礎。閱讀課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文本這一融語言點與語境為一體的媒介,加強對語言基本功的夯實與實際運用能力的提升,達到“教學做合一”。
2.精心指導學生泛讀
要達到課標對讀的要求,僅憑教科書上的閱讀量是無法達到的。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指導,對大量的優(yōu)秀文章進行泛讀。在閱讀中提高了英語的閱讀水平,同時也擴大了詞匯量,還可以對聽力、口語、寫作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合理選擇閱讀材料。英語原著、中學生閱讀教材、專業(yè)英語報紙雜志或網(wǎng)絡資源等都可以作為閱讀的好素材。
(2)逐步加大難度。當學生的閱讀量越來越大時,其語言流利程度將會提高,“閱讀水平區(qū)”將會擴大,此時,以前他們感覺難的東西就會變得很容易。因此,教師要熟悉學生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材料的具體內容。
(3)正確處理生詞匯。在閱讀中遇到生詞時,如不影響對語義的理解,跳過它,順勢閱讀下去,這有助于提高閱讀速度,不打斷閱讀思路。
(4)制訂閱讀目標。在閱讀英語時,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的水平制訂計劃,分哪幾步,哪些方法,都應一一名列??梢园磿r間制定:如一周一本,一個月一本書,或者每天讀20分鐘,不限內容、頁數(shù)等。
3.朗讀并背誦范文
在大量閱讀過程中遇到優(yōu)美的句子、精彩段落,要求學生大聲朗讀甚至背誦,以培養(yǎng)語感。
只要方法正確,我們就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在21世紀,為了較快地掌握信息,快速閱讀與準確理解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當我們給學生提供了有效、正確的閱讀方向、方法時,我們就幫助學生從多方面提高了閱讀和語言能力。
(作者單位 河北省廊坊市第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