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確實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學生作文的能力差,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缺少必要的學習積累,及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對生活感悟的積累,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1)指導學生學會朗讀課文,多積累好詞好句。(2)在觀察生活中學會寫作文。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能把自己感興趣的事記錄下來。(3)學習優(yōu)秀作文,指導學生學會積累作文技巧。(4)在活動中學會寫作文,教師可利用語文課堂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總之,學生只有感悟生活的真諦,善于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關鍵詞:作文教學;學會;積累
“作文難,難作文”是當前中學生常常發(fā)出的感慨。有些學生一到寫作文,就沒有什么可寫的,即使是寫出來了,也難免內容空洞、東拼西湊,根本就不成其文,這確實是令語文教師最頭痛的一件事。筆者認為要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確實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學生作文能力差,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缺少必要的學習積累,及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對生活感悟的積累,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的。
一、指導學生學會朗讀課文。多積累好詞好句
1.讓學生熟讀教材上的所有課文,教師要利用課堂時間,經常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每個學期都要進行一次朗讀測試,即從所學課文中,任意抽取現(xiàn)代文一篇、詩詞一篇、古文一篇,對班上每個學生進行現(xiàn)場朗讀測試。教師評委按項打分,不合格的學生下次復試,直到合格為止,這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俗話說得好:“會說才會寫?!睂W生口語表達能力強了,作文能力必然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積累好詞好句,教師指導學生把平時課堂學習的,或日常生活所聽到的富于表現(xiàn)力的詞語或語句記錄下來
學生每個人每學期準備一個專門記錄好詞好句的積累本,要求學生每個星期至少積累5個詞語、5個精彩的語句或片斷。通過好詞好句的積累,學生掌握了構成作文的最基本材料,這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觀察生活中學會寫作文
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能把自己感興趣的事記錄下來。要求描寫細致,重在情感表達,因為情感的表達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每個學生準備一本日記本,要求學生每周寫2篇觀察日記,要求500字左右,教師要進行反復批改指導后,方可收入日記中,學生只有通過長時間的日記積累,頭腦中才會存儲很多的作文素材,這樣就解決了學生“寫作文,沒什么可寫的”的問題。
三、學習優(yōu)秀作文,指導學生學會積累作文技巧
學生每學期準備一個優(yōu)秀作文積累本,要求學生每個星期抄寫一篇優(yōu)秀作文,要求學生熟讀文章,并分析、劃出文中的好詞好句,并在其文后做點評,主要是點評文章的寫作技巧,通過這項積累,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作文的技巧,拓寬和鍛煉學生思維。
四、在活動中學會寫作文
1.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講四大名著故事的活動
眾所周知,四大名著是我國漢語言最光輝、最典范的著作,是我們漢語言的藍本。班級學期召開四大名著故事會,爭取人人都有講故事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讀名著的興趣。通過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好詞好句及一些精彩的片斷,對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組織學生經常進行采訪活動
采訪前要根據(jù)采訪的目的,擬好采訪提綱。采訪時要邊提問邊記錄。通過采訪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及組織語言的能力和語言的應變能力。
3.組織學生到社區(qū)、農村、工廠體驗生活
比如,到綜合市場,幫助攤主銷售蔬菜、水果等商品,從中體驗到做生意的艱辛。又如,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生產流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讓學生感到勞動的快樂。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寫作文要有生活氣息。
4.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項有益活動
比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教師都要組織學生走上街頭,發(fā)傳單,貼標語。倡導“共建生態(tài)文明,共享綠色未來”口號。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教育學生只有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傊?,學生通過活動積累了作文素材,在活動中找尋到作文的靈感。
綜上所述,讓學生在感悟到生活中,學會積累,學會寫作文,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只有感悟到生活的真諦,善于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才能寫出有感情實感的好作文。
作者簡介:唐延生,生于1962年7月12日,男,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作者單位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缸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