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教育中,很多同行都有同感,以前聽話的孩子現(xiàn)在都變得不那么聽話了,往往是你說東,他往西;你說學習,他要玩耍;學習壓力大,想悄悄早戀……這些表現(xiàn),往往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祟。就拿我班的黃軍(化名)來說,在2012年春季開學的前一天,黃軍就犯了懵懂的青春期最忌諱的毛病。因為特別喜歡我班的趙昕(化名),同時,兩人又不想受學校的拘束,決定離家出走,可是又怕家長擔心,黃軍就想了一個很離奇的辦法,結果逼迫趙昕的家長動用了站前路派出所的警察!
3月4號早晨10點左右,趙昕母親給我打電話說,就在她出去買菜的一會工夫,女兒離家出走并且還帶走了各種日常用品。通過跟班里同學打聽,得知是黃軍悄悄把趙昕騙出來藏在了他認識的一個社會青年家里……大約到了下午6點左右,趙昕還沒有回家,他們只好動用警察,請求警方的援助,母親為了能找到女兒,央求警方如果可以的話請監(jiān)聽黃軍的手機,再加上趙昕母親的嚇唬,果然不到一小時,趙昕回家了。從監(jiān)聽的過程得知,的確是黃軍偷偷把趙昕騙出去,以帶她出去打工為由,故意把趙昕藏在他“朋友”家里。還欺騙趙昕說,讓她在那兒等著,他回家拿東西,等他回來兩個人就一起離家出走,去找工作自食其力。也就在這時,黃軍一聽說有警察介入,心里就害怕了,所以就發(fā)生了后來由趙昕獨自晚上回家的那一幕。
盡管還是一個未成年人,可是黃軍的行為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越出了青春期逆反行為的度。所以,警方?jīng)Q定把事情的整個過程告訴他家長。然而,讓警方驚愕的是,黃軍的母親根本不相信這一切,反而袒護黃軍。沒辦法,開學第一天,趙昕母親就跑到學校,請求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師幫助兩個孩子,教育他們,讓他們快樂健康地完成初三學業(yè),并安全地升入高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軍不再像以前那樣,他開始慢慢地將心思投入到學習中來了。
我們慶幸孩子們健康的成長與轉變,同時也擔憂他們青春期的懵懂和叛逆。我認為,家長是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家庭教育是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能否順利走過人生這個轉折期、能否健康成長、成材的最重要因素。如何與家長溝通,幫孩子們走出花樣年華的煩惱更是重中之重。
一、加強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
感情是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人們的行為傾向和思想動態(tài)。有些事情并非順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學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無形地左右著人們的某些行為,這就是情感魅力。對于心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來說,在其行為意向和決策中,受感情因素的影響頗多,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行為。有經(jīng)驗的教育工作者們都有體會,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喜歡某個老師的結果。如果我們教育者在感情上與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親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會再有那種厭惡、背離,逆反心理自然就會淡化或消除。
二、加強對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分析和導向
面對社會錯綜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青少年通常還未具備正確的認知理念,常常是因為好奇心驅使進行模仿,難以辨清其實質或其中蘊含著的積極、合理因素。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及時、有效、準確地把握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把它提出來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實質和其中積極向上的因素,幫助青少年建構正確的認知結構,避免盲目追隨的現(xiàn)象一再發(fā)生,以預防、消除逆反心理。
三、積極、鼓勵代替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
常言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辟澝朗枪膭?,它在人們心靈深處植入信心和力量,播種奮發(fā)向上的種子;贊美是興奮劑,讓人更加充滿活力和精神;贊美是一種認可、一種肯定,使人們堅定發(fā)展的方向。我認為,多一些鼓勵,就少一個背離者;多一句贊美,就有可能把搖擺不定的青少年拉人我們期望的行列。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調適應少批評多鼓勵、少訓斥多贊美。與青少年時常進行心靈間的呼喚和溝通,未嘗不是一種好方法!
(作者單位青海省格爾木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