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本人從制定班級奮斗目標,細化班干職責,發(fā)揮學生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定期評比各方面成果,組織班級活動,促進交流,加強團結等幾方面來闡述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
[關鍵詞]班集體;班主任;凝聚力
班級作為一個整體,其班風直接影響班級的每一個學生,而每一個學生的行為習慣,加起來又成為整個班風的寫照。如果把班級比作一艘船,要讓船高速平穩(wěn)地揚帆起航,準確地朝著目的地前進,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一份子和舵手,他首要做的事就是提高班集體凝聚力。
一、制定班級奮斗目標
教育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認同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措施,并主動予以配合。班主任應指導學生在時間上看得長遠些,在空間上想得寬闊些,注目于未來世界和自己的將來,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這一點,通常許多班級會流于形式,找一些勵志的話語,貼到講臺前面,黑板正上方,就算結束了,這樣完全是為了標語而標語,失去了確立班級共同目標的意義。正確的做法是,了解學生為什么來到這所學校學習,希望獲取怎樣的成績。這樣,搞清楚學生的動機和目的,有的放矢,制定的班級目標,才能真正成為班級精神內(nèi)核的外在表現(xiàn)。例如我班的班訓 “團結、自制、刻苦、奮進”,是綜合了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經(jīng)過學生討論而制定的。
二、細化班干職責,發(fā)揮學生管理的主觀能動性
有了共同的目標,還需要制定具體的實施和監(jiān)督方法。要建立一個得力的班委組織,讓班干明確各自的職責所在,各司其職,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比如,班長的職責:組織、領導、協(xié)調(diào)、監(jiān)督班委抓好班級各項事務工作(出勤、儀表、學習、紀律、思想);定期主持班委會和班會(班主任現(xiàn)場指導);制定近期班級目標和遠景目標;制定班級工作計劃,帶領同學完成學校和班主任分配的各項任務;了解同學們的思想狀況,主動及時與班主任溝通交流,并提出建議;安排班級的值日生和值周干部。又如,副班長的職責:協(xié)助班長抓好班級各項事務工作,班長不在時,代行班長的職權;協(xié)助科任老師做好課堂偶發(fā)事件的處理,工作和會議的記載;協(xié)助值日生管理自習和課堂紀律等等。
三、定期評比各方面成果,增強班級凝聚力
例如,我班班委會根據(jù)實情制定了一套“百分評比”班級管理制,詳細規(guī)定了班干部值日要求,衛(wèi)生打掃安排,紀律處分等細則,每兩周進行一次班會小結,每月進行一次得分評比,并做為期中期末評優(yōu)評先和寫鑒定的依據(jù)。班里有了一套制度就等于有了公共制約力并做為共同的行為準則,能步調(diào)一致,增強凝聚力。
榜樣的作用是無限的,一個班的班干部好比雁群中的領頭雁。要想增強班級凝聚力,抓好班干部工作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班主任不妨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及時了解班情,總結管理得失;組織班干部崗位培訓,強化班干部技能;規(guī)定班干部輪流值日,全面負責班級日常事務,每日記錄,每月總結,獎優(yōu)罰劣。班里重大決策先經(jīng)過班委會商討通過,民主治班,充分發(fā)揮班委會的作用,履行班委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細心的班主任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往往三五成群的存在“朋黨之爭”,這極不利于班級內(nèi)部團結,可是老師與學生有代溝,難以妥善處理他們的小矛盾,這時倒不如發(fā)動人緣較好,善于溝通的班干部在兩頭來做做工作,效果一定比老師直接協(xié)調(diào)要明顯。在管理過程中,可以靈活實行小組競爭制,根據(jù)班級實情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配備專用記錄本,供班干、班主任隨時了解情況,并長期開展學習、紀律、衛(wèi)生、活動等各方面的競爭。
四、組織班級活動,促進交流,加強團結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顒邮谴龠M團結的粘合劑,班級的活動要有班級的特色,要引領班級的發(fā)展。組織班集體活動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意愿,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要切實成為展現(xiàn)學生長處的平臺,達到取長補短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的目的。每個學生都重視班集體活動,一旦有了可以在班集體活動中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往往全力以赴地準備,力圖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所以班主任要重視班集體活動,從籌備工作開始,應當不時到學生中去關心準備的情況,鼓勵學生全力以赴,提高活動質(zhì)量。班主任一句關心的話語,常能使學生感到溫暖備至,反之,如果班主任對活動的全過程不聞不問,對學生漠不關心,則會大大降低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活動往往變成一盤散沙,達不到活動的真正目的。
班集體活動開展后,不論成功與否,都應當及時進行總結。在總結活動成效時,應當注意:充分評價活動的質(zhì)量,切忌泛泛而談,否則,會使學生對今后的活動失去興趣。評價應盡可能具體而中肯,對具體的細節(jié)進行點評,讓學生在活動后既得到了付出努力后的贊揚,又清楚了自己的弱點。要讓學生充分吐露自己的感受,總結活動的得與失,讓學生在自己參與、自己總結中接受教育。
要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是一件需要常抓不懈的事情,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探討。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