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三個教學案例,分析學生在英語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與錯誤,尋求改進教學方法的途徑。
【關鍵詞】中學英語;英語運用;案例教學
【案例1】
教師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在課堂上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氣氛,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如在學習 “Although…”這一語言點的時候,有學生出現(xiàn)了這樣的句子:“Although I’m not very clever,but I still work hard every day.” 我對他說:“I think you are already very clever,because you can say such a great sentence.” 而后,我又問全班同學: “Don’t you think he is a clever boy?” 此時全班同學齊聲答到 :“Yes!” 接著,我又問: “Bu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sentence and the one on the blackboard?” 幾秒鐘的思考之后,許多同學發(fā)現(xiàn)了錯誤,回答到 “ There should be no but in the sentence.” 在一個輕松的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的成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積極性、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同時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一個重要的語言難點與重點,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2】
世界上的各種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共同的特點,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與中文一樣也應注重啟、承、轉、和。教師在處理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應該注意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與過度,這樣才能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避免給人支離破碎的感覺。如,當學生準備對話表演的時候,我巡視了整個教室。當他們準備就緒的時候,我說到:“ It’s so amazing.Because when I was walking around the classroom,I found some interesting dialogues. Do you want to share them with me?”“ Of course.”學生們興奮地回答到。自然而然地我們一起進入了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話表演與展示。兩個教學步驟之間的過度水到渠成,不露痕跡。
【案例3】
這是一則充滿童話色彩的故事。故事在幸運女神(the Luck Fairy)和一對貧苦夫妻( Fred and Doris) 之間的對話中展開,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讓步狀語從句。當我最初接觸到文章的時候,我把教學線索設計為“wishes”(愿望),以情感作為一根主線貫穿整堂課。可是,第一次試講的失敗,讓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設計,認識到:沒有語言支撐的教學是非常單薄無力的,是行不通的。重新備課之后,語言點的教學與訓練成為了教學的出發(fā)點。因此,在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的前提下,課前的熱身,新課的導入,課文的梳理,課外的延伸等等一系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圍繞著語言點展開,聯(lián)系緊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個教學過程一氣呵成,自然流暢,學生對語言點的掌握也令人滿意,他們能運用新的語言解決問題,表達自己的思想。
當然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與錯誤,因此在課堂上,我特別重視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做出評價,給予鼓勵。語言學習應該使學生形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在語言情景中使用語言知識,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的遷移。我認為這種教學措施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同時也進行了情感教育。
點評
英語課程適合每一個學生,教師如何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恰當?shù)厥褂媒虒W資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應注意到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并且應善于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比如,在每一個學生對問題做出回答之后,教師都應該及時給予反饋,并且注意評價語言的豐富性。學生每一次的開口表達,都是教師進行教育,進行鼓勵,進行師生交流,達到師生互動的最佳時機。一堂課上這樣的機會在不斷地反復出現(xiàn),教師應該善于把握好每一次機會,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得到發(fā)展與提高。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都充滿被關懷,被鼓勵的愿望,對于學生而言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尤為重要。因此課堂上老師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要教授的不應僅僅只是語言知識,還應包括人文關懷,包括情感熏陶。教師在課堂上的與人為善,不僅是對學生成績的肯定,同時也會對全體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產(chǎn)生潛移默化地影響,他能教會學生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教會學生用寬容去對待身邊的一切人、事、物。有人曾說過:情感教育滲透在課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教師就應該先從自身做起,用關懷的目光,用鼓勵的言語去肯定,去激勵我們的每一個學生。
教師除了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同時也應運用好過度語言。因為,每一堂課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并非是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簡單地相加。如何處理好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問題,過度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很多教師忽視了它的重要性,簡單地用“next”“then”等簡單的詞匯來替代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度,使得整堂課顯得單調(diào)枯燥,讓人感到語言的貧乏。充分發(fā)揮過度在教學的作用,不僅能夠展示語言的魅力,使教學過程顯得自然流暢,同時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它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跟隨著教師,始終被老師所牽引著。過度語言是展示教師個人魅力,展示語言魅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它還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調(diào)整教學節(jié)奏的作用??梢?,不僅中文課堂教師要注意語言的組織與運用,英語課堂也同樣如此。在某種意義上說,英語課對教師駕馭語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