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古蘭經》與《圣訓》兩部經典為依據,結合穆斯林世界的現(xiàn)實案例,從婦女的地位、經濟權利、政治與宗教權利、社會權利、婚姻權利五個方面分析其中關于婦女問題的教義和思想,并對相關方面的誤讀辨析論證,以體現(xiàn)伊斯蘭文化中對婦女的尊重和男女平等的內涵,并力爭揭示出針對目前尚有部分穆斯林國家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現(xiàn)狀,應結合當?shù)厣鐣v史文化背景的結構框架予以討論。
關鍵詞:伊斯蘭文化;婦女問題;權利;社會框架
中圖分類號:B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4-0147-02
伊斯蘭文化中的婦女問題比較復雜,也比較敏感。一方面,有觀點認為“在許多穆斯林國家存有壓迫婦女,剝奪婦女的人權的現(xiàn)象”[1]。持這一批評聲音的主要為西方政界、學界的人士。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伊斯蘭教作為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宗教,其教義充滿了尊重婦女的內涵??梢哉f,出現(xiàn)這種觀念上的差異是與不同人士對各地區(qū)伊斯蘭文化多元性的認識及對伊斯蘭教義的解讀視角相關的。本文將從婦女的地位、經濟權利、政治與宗教權利、社會文化權利、婚姻權利五個方面分析伊斯蘭教中關于婦女問題的教義和思想,并對誤解性的認識進行辨析論證。
一、婦女地位
所有的婦女問題都是與男女平等概念相關的,也即男女的地位問題。伊斯蘭教認為:男女都是真主的造化,二者在靈魂、人格和生命權利上是平等的。
(一)靈魂上的平等
《古蘭經》中反復提到“真主以你們的同類做你們的妻子”,這說明在真主創(chuàng)造男女之時,在靈魂上是將其看做具有平等地位的個體,是“從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是“同類的”、同出一源的。比如,《古蘭經》在第七章中講述阿丹的故事時,是將男人與女人放到靈魂平等的位置上,指出男女應在真主面前單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梢?,經典中使用的是諸如“他們”、“我們”、“你們”這樣富有平等意味的詞語,將男人與女人看成是一體的,體現(xiàn)了男女在地位上的平等,是作為共同責任的承擔者。
(二)人格上的平等
真主說:“她們是你們的衣服,你們是她們的衣服?!拔医^不使你們中的任何一個行善者徒勞無酬,無論他是男的,還是女的——男女是相生的”??梢姡谡嬷骺磥?,男女不僅在權利上、而且在義務上也是完全平等的?!恫脊锸ビ枌嶄洝分兄v到“女人猶如肋骨,如果你要將它矯直,它必折;如果你享受它,那你就讓它保持彎形而享受吧?!边@段圣訓說明,男女雖同出一源,但婦女有其天然的特長和弱點,因而要求男性對女性應溫柔體貼、關心、照顧,忍受其性格“彎曲”,在靈魂上對婦女近而愛之,對女性的特點要善于尊重、引導,不能強行改變。
(三)生命權利的平等
伊斯蘭將一切都看做是真主的決定,在對待生命問題上也是如此,《古蘭經》講到“天地的國權歸真主所有。他欲創(chuàng)造什么,就創(chuàng)造什么;欲給誰女孩,就給誰女孩;欲給誰男孩,就給誰男孩”?!妒ビ枴分幸仓v到:“誰撫養(yǎng)女孩而加以善待,將被保護免于火獄的刑罰”?!豆盘m經》中嚴厲譴責和禁止殺害女嬰的罪惡行為,維護生命平等的權利。穆圣說:“無論誰有一個女兒,只要他不將她活埋,不侮辱她,不愛子勝于愛女,真主將讓他進入天堂”。
二、經濟權利
伊斯蘭教賦予婦女以財產的獨立擁有權利,完全承認女子對金錢、房產及其他財物的所有權,這一權利不會因未婚或已婚的情況而變的不同。婦女可買賣、抵押、出租她任何的財產,婚前和婚后的財產均歸她所有,所有權不會因婚姻而轉移到丈夫那里。
伊斯蘭賦予婦女遺產的繼承權。早在公元6世紀的《古蘭經》中就規(guī)定“男子得享受父母和至親所遺財產的一部分,女子也得享受父母和至親財產的一部分,無論他們所遺財產多寡,各人應得法定的部分”。但《古蘭經》又規(guī)定“一個男子,得兩個女子的份”。針對這一點有必要作出解釋。首先,伊斯蘭教法是一個復雜的體系,為人所不知的是教法中那些對于遺產分配非常詳盡的規(guī)定,伊斯蘭教法會根據亡人所有親屬的情況規(guī)定具體的遺產分配情況,充分考慮女性在物質擁有上的平等權利。第二,男女繼承的份額多寡是由他們各自所承擔的義務上的差別決定的。伊斯蘭教規(guī)規(guī)定女子沒有掙錢的義務,女性所得的那份遺產,任何人包括她的父親與丈夫都不得占有。所以說女方的經濟壓力非常小,她們也較少有花錢的機會。參照這樣的框架,我們對伊斯蘭文化中的對女性遺產繼承方面規(guī)定的理解便是合情、合理、公正的了。
三、政治與宗教權利
(一)政治權利
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無論男人、女人都享有個人思想、言論和行為自由的權力。伊斯蘭對個人在思想上的根本原則,是自由與自覺的選擇。從伊斯蘭婦女的政治地位看,伊斯蘭認為,婦女和男人具有同樣的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被選舉權、參政權以及言論自由等。有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婦女在政治上與男性具有平等的地位,在歐麥爾執(zhí)政期間,有一位婦女曾同他在清真寺發(fā)生爭議,最終,這名婦女證明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并說服了歐麥爾,于是歐麥爾當著眾人的面宣布:“這位婦女是對的,而歐麥爾錯了?!?/p>
(二)宗教權利
伊斯蘭文化中重視男女在宗教問題上的平等,且更加注重保護婦女的特殊利益。比如《古蘭經》與《圣訓》中都有關于婦女在經期和分娩時期可以免禮和免齋。在婦女懷孕和哺乳期間,考慮到婦女和嬰兒的身體健康,婦女亦可免齋。此外,主麻日的聚禮穆斯林男子是必須參加的,但考慮到婦女因哺乳或照顧子女生活而無法出門等原因,她們可選擇參加或者不參加聚禮??梢?,伊斯蘭教極富體諒和保護女性的人道主義精神。真主是按每個人的能力規(guī)定其義務的,“真主要你們便利,不要你們困難”。
四、社會權利
(一)受教育權利
穆圣說過:“求知,是穆斯林男女的天職”,“求知,從搖籃到墳墓”[3]。出于對智者的尊敬,伊斯蘭教法十分重視男女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在中國的回族社區(qū)當中,多數(shù)辦有女學經堂及女子學校以對女子的言行儀表進行專門的教導,清真女學不僅始終是穆斯林女性履行宗教功課、進行思想交流和維系穆斯林女性社會生活的橋梁,更為伊斯蘭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保障。同時,在埃及、約旦、馬來西亞,經??梢钥吹脚允且了固m教育的主力,她們領導《古蘭經》學習班和輔導站,在清真寺中有她們的教學區(qū)。
(二)工作求職權利
伊斯蘭教將婦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賢妻良母看做是最崇高、最重要的職責,這一職責不僅要求女性要洗衣、做飯、打理家務,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培養(yǎng)后代、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強調這一點并不是說伊斯蘭文化中反對女性在社會中求職,“許多符合女性個性特點、適合女性工作的職位如幼師、護理、保健等工作是非常需要女性來完成的”[2]。無論什么工作或工種,真主對男女一律平等,在真主面前都是以本人的能力而責問。所以,在穆斯林世界對于婦女的就業(yè)問題是從保護女性和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fā)的,并非是男女在工作求職地位中的不平等。此外,在經濟發(fā)展落后的穆斯林國家中,工業(yè)發(fā)展落后使得可提供的社會崗位連男子都難以滿足,婦女只能在家里,這是與當?shù)氐纳鐣蟊尘跋嚓P的。
五、婚姻權利
(一)關于“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很多人對于伊斯蘭教法中的“一夫多妻”提法存有誤讀,因為這一提法本身便是不妥的?!豆盘m經》中“允許”一個男子可娶四個女子,但并不是“提倡”與“規(guī)定”。《古蘭經》中講到“……那么,你們可以擇娶你們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妻;如果你們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們,那么,你們只可以各娶一妻。”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公元6世紀,當時在世界各地是不限制男性娶妻子的數(shù)量的。同時,這一教法也是充分考慮了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男女數(shù)量不平衡的情況。比如伊朗與伊拉克長達9年的海灣戰(zhàn)爭,死亡人數(shù)多為男性,面對此類特殊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這一教規(guī)也是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合理之道。對于多妻子的穆斯林男性來講,更重要的是公平對待妻子,這種公平并非是指感情上的公平,更多的指的是物質上的平等,比如生活費、住房條件等。所以“一夫多妻”是有條件的、限定性的“多妻”。
(二)婚姻自由權利
1.結婚的權利
伊斯蘭教主張女性有婚姻自主權,承認女性有選擇丈夫的權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須在男女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才能生效。根據伊斯蘭教規(guī),未經女子同意,不能強迫她結婚,任何形式的強迫、買賣婚姻都是非法的。《古蘭經》中講到“但她們與人依禮而互相同意的時候,你們不要阻止她們嫁給她們的丈夫。這是用來規(guī)勸你們中確信真主和后世的人的”。
2.離婚、再婚的權利
伊斯蘭教給予了婦女離婚的主動權和再婚的自由權。比如,婚后,如果妻子發(fā)現(xiàn)丈夫不贍養(yǎng)她或欺負她而無法與丈夫繼續(xù)生活下去,便可以根據婚約而不通過法庭自行解除婚姻關系。所以說,不僅男子可以提出離婚,女子在某種條件下也可以提出離婚,并且《古蘭經》指出男子不可以輕易休妻。
綜上所述,伊斯蘭文化中重視婦女權利與地位的傳統(tǒng)是這一宗教人性化價值觀的完美體現(xiàn),因此,決不能將伊斯蘭婦女觀的真理與某些國家中婦女生存及地位現(xiàn)狀混為一談。在某些穆斯林國家,婦女之所以受到不平等待遇,是由其經濟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背景等因素影響的結果,并非是伊斯蘭教義的不合理。所以說當今世界每一個民族的婦女所處的社會地位和所受到的待遇,都是該民族具體的歷史產物。任何對伊斯蘭婦女問題的偏見、歪曲和詆毀都是不客觀、全面的,是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國家社會框架的主觀判斷。
參考文獻:
[1]馬麗蓉.西方傳媒語境中伊斯蘭婦女問題的文化辨析[J].回族研究,2005,(4).
[2]周立人.從跨文化的角度看伊斯蘭婦女的地位[J].中國穆斯林青年網,[2009-10-20]
[3][埃及]穆·福·阿卜杜勒·巴基,編.[M].圣訓珠璣努爾曼·馬賢,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4]馬堅,譯.古蘭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